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18,(11)
正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党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重要的理论创新。坚持文化自信,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
郭海军 《党建》2024,(2):37-39
<正>逐梦浩瀚太空,难忘探索之艰。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30多年来,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攀登高峰、刷新高度,同时培育铸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载人航天精神“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拼搏奉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李中华 《奋斗》2023,(6):63-6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守正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的历史结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无疑能够不断建立起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进一步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孙大光 《党建》2023,(6):13-16
<正>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举行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阐明了陕西在新征程上一系列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给全省上下以极强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奋斗感召,  相似文献   

7.
李春梅 《奋斗》2023,(9):17-19
<正>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蕴含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其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就是将"文化自信"上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层面,与"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一并列入党章,凸显了"文化自信"重要地位和党中央的极端重视,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趋成熟。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自觉  相似文献   

9.
孙鸿鹤 《奋斗》2023,(21):17-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围绕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围绕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将坚定"文化自信"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的第四个自信,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其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定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道路自信,必须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坚定道路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和目标;坚持道路自信,就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道路自信,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事业。  相似文献   

12.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自信,这种自信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实践性和强大生命力的自信。《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不断激励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夺取新的伟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且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理性认识和清醒把握,有力彰显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担当和坚定意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之中。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一道,托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更加坚固。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三个自信”中,道路自信是前提,理论自信是牵引,制度自信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历经风雨、艰难探索开辟出来的现代化道路,坚定的道路自信来源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在不断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坚定道路自信,就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勇向前。  相似文献   

18.
重要言论     
《湘潮》2019,(7)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6月16日)  相似文献   

19.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文化根基。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充分证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0.
黄洁 《实事求是》2013,(2):27-2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要厘清三个基本理论问题:“三个自信”由何而来、“三个自信”之确切内涵、坚定“三个自信”之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