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推行政务公开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公开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也是当前群众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1999年以来,沈阳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总结行政执法公示制和社会服务承诺制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逐步推行政务公开,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但政务公开毕竟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在理论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一、正确认识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是指除属于国家规定保密以外的党务、行政事务等,都要向社会和群众公开,以接受监督。推行政务公开,首先必须对政务公开有个正确的认识,解决敢公开、真公开的问题。  第一,政务公开…  相似文献   

2.
田少婕 《传承》2009,(12):120-121
我国政务公开法治化发展中存在着政务公开的主体具有局部性、公开内容具有选择性、公开程序机制不健全、公开救济机制缺乏等问题。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政务公开各部门职责;规范政务公开的程序;扩大政务公开的主体,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完善政务公开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务公开法治化发展中存在着政务公开的主体具有局部性、公开内容具有选择性、公开程序机制不健全、公开救济机制缺乏等问题.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政务公开各部门职责;规范政务公开的程序;扩大政务公开的主体,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完善政务公开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作为公共行政改革的基本取向,政务公开在我国经历了从萌芽、推广到深化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权威性、渐进性、整体性、多样性等特征,目前正面临诸多实践难题,其主要原因在于陷入理论分歧、法律滞后两大困境。要有效深入地推进政务公开、破解目前难题,就必须正确理顺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的关系,处理好"小公开"与"大公开"的关系,实施"大公开"战略,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务公开之花。  相似文献   

5.
要想和老百姓一起把党组织建设好,把政权建设好,把国家建设好,就一定要公开透明。尤其是事关人权财权事权的问题,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公开,都要透明。群众参与进来了,他知情了,就会支持你,他没参与进来不知情,即使你是对的,他也可能要反对你。现在一些矛盾的产生,就是因为党务政务不公开,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多也是因为党务政务不公开,而贪污腐败的出现,还是因为党务政务不公开,搞暗箱操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英国中央政府政务公开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的政务公开和政府改革密切相连,且发展曲折、内容丰富。因此,我们对英国政务公开的具体做法和经验进行研究,为提高我国政务公开理论和实践层次,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推行政务公开必须从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机制入手 ,以科学的机制促进政务公开向广度、深度拓展 ,保障政务公开的健康、有效运行。一、完善制约机制 ,确保政务公开的内容真实可信。衡量一个单位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是真心实意的 ,还是图形式、搞花架子 ,关键是看这个单位公开的内容是否完整、规范 ,公开的办事结果是否真实可信。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政务公开工作还不够规范 ,随意性较大 ,公开哪些事项、公开到什么程度以及有关的程序、时限、收费标准等往往只凭个别领导的主观意愿确定。有的单位虽然实行了政务公开 ,但公开的结果可信度不高 ,群众仍…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我国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塑造政府公信力、展现政府自信的重要措施。针对"互联网+政务服务"条件下政务公开路径与方式创新进行探讨,有助于提升政府形象,促进政务公开,推动政务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政务公开作为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参政督政方式 ,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政务公开 ,要使政务公开制度化 ;要设计标准模式 ,使政务公开规范化 ;要将政务公开贯穿在重大行政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要突出公开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政务公开作为一项民主制度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推进和加强,其本质是使公共权力运作透明化,将知情权、监督权交给群众。本文从防治腐败的视角来分析实行政务公开的意义,并从目前我国政务公开制度发展的现状来分析如何推进政务公开防治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