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0年11月17日,巴拿马.第十届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这里举行。19个拉美国家的元首以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家领导陆续飞抵巴拿马城。就在这祥和氛围的背后,一桩令人毛骨悚然的暗杀计划正在进行,其目标就是即将飞抵巴拿马城的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实施此次暗杀计划的头子是一个名叫路易斯·波萨达的古巴人,曾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工。卡斯特罗通过秘密渠道事先获悉了暗杀阴谋,有备而来。巴拿马警方得到通报后,立即部署力量侦破此案,一举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事实上,这并不是卡斯特罗第一次遇险。几…  相似文献   

2.
多次躲过间谍暗杀的传奇人物莫过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2001年3月,美国媒体透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中央情报局针对他的暗杀行动总计有数百次,但他却毫发无损。  相似文献   

3.
陈久长 《小康》2010,(3):84-87
在全世界15万名家庭医生中古巴就占了1/5,英国《泰晤士报》的文章说:"在卡斯特罗的治理下,古巴这个贫穷的加勒比海岛国建立的卫生和教育体系连富裕得多的国家都会羡慕。"  相似文献   

4.
“嘴里叼着粗长的雪茄、满睑美髯、一身戎装”,古巴前总统卡斯特罗这一魅力十足的经典造型好似为古巴做了最好的宣传。尽管,卡斯特罗已经不再抽雪茄,但是古巴的名字却让更多的人们记在了心底。  相似文献   

5.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病了。为此,世界上有人揪心,有人忧心,也有人开心,蛰居在美国迈阿密的古巴流亡分子更是兴高采烈,欢呼卡斯特罗终于“大势已去”,嚷嚷着要打回老家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动向。它不仅是迈阿密“还乡团”的总后台,更是颠覆古巴的直接策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卡斯特罗生病住院使山姆大叔怎么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8月1日,即老卡住院的第二天,美国务院发表声明,提出古巴“要向民主过渡”;8月22006年8月15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前往探视卡斯特罗。日,美国会通过议案,决定向古巴的异议分子增加拨款;8月3日,在得克萨斯州…  相似文献   

6.
《环球时报》1999年7月30日刊出一篇短文《卡斯特罗月薪二十六美元》。文章说,卡斯特罗作为古巴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执政40年,古巴有关方面反复核实,目前的月薪是26美元。  相似文献   

7.
走近古巴     
《时事资料手册》2006,(5):46-47
7月3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通过古巴电视台和电台宣布,由于接受肠手术,在康复期间,他将把职权暂时移交给他的弟弟——古共中央第二书记、古巴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和革命武装力量部部长劳尔·卡斯特罗。国际反古势力得知卡斯特罗病倒消息后欢欣鼓舞.称卡斯特罗大势已去.“后卡斯特罗时代”即将到来.古巴国内将面临动荡.呼吁古巴人民起来争取“民主和自由”。一时.古巴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金姬 《思想工作》2006,(9):44-45
卡斯特罗被西方称为“一个时代的最后神话”。8月13日是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80岁生日。几天前,他因肠胃出血接受医疗手术而暂时将职务移交给弟弟劳尔·卡斯特罗。美国《纽约客》杂志近日报道说,这位传奇的南美革命领袖生于古巴内地的比兰庄园,在首都哈瓦那接受教育,后  相似文献   

9.
(一) 80年代末以来的世界政局的大震荡,使国际环境对古巴政治、经济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卡斯特罗说,古巴“正处于革命以来最困难的时刻”。(《格拉玛每周评论》1991年1月13日)古巴所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苏东剧变使古巴受到严重的冲击和震荡。政治上,古巴失去了重要的政治依托。军事上,原苏联单方面宣布从古巴撤军,意味着它不再对古巴承担防卫义务。古巴外交部认为,原苏联的撤军为美国的侵古计划开了绿灯”,苏古联合对抗美国的战略格局不复存在了。最严重的是经济上,古  相似文献   

10.
卡斯特罗认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在于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实现人民参政议政的愿望。古巴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实现人民高效的政治参与。卡斯特罗指出国家政权属于人民、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必须调动人民的政治热情和当家作主的自觉性、责任心。为完善古巴民主制度,卡斯特罗不断推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探索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各种实现方式。在实践中,古巴经历了60年代对直接民主的追求——70年代代议制民主的确立——90年代后对参议制民主的探索过程。古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也日益走向规范和科学。  相似文献   

11.
卡斯特罗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以马蒂思想为代表的古巴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古巴坚持马蒂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坚持独立、公正、平等、民主、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等治国理念。这些构成卡斯特罗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而马蒂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上有共通之处。正如卡斯特罗所言:从马蒂思想开始,一个人可以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作为革命理想和激情化身的切.格瓦拉的思想也不同程度影响了卡斯特罗的社会主义观。  相似文献   

12.
卡斯特罗非常重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希望全体国民能公平、公正、有尊严地共享社会建设成果。卡斯特罗在古巴社会建设上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三方面。古巴的社会建设成就在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中都居于前列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在领导古巴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卡斯特罗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社会建设实践经验,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美国人、俄国人和古巴人同乘一列火车包厢旅行。列车行驶中,俄国人拿出1瓶伏特加酒喝了起来,但没喝几口就把酒瓶从车窗扔出去了。美国人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浪费,俄国人回答说:“我们国家有最好的伏特加,也有最多的伏特加,多得可以随便扔!”旁边的古巴人正在抽雪茄,见状不声不响地把一支只抽了一半的雪茄也从车窗扔出去了。美国人说:“你这又何必啊?”古巴人回答说:“在古巴,我们有最好的雪茄,也有最多的雪茄,多得扔了也不担心浪费。”美国人想了想,二话没说,站起来打开车窗,转过头来就把随行的律师从窗户扔了出去……  相似文献   

14.
吴化  徐曼 《传承》2009,(7):8-9
卡斯特罗在一片欢呼声中走上讲坛。他发表演讲,全面谴责美国对古巴革命的种种污蔑和攻击。讲到一半时,这位古巴总理忽然大声问道:"古巴革命政府愿意提请古巴人民考虑,是否愿意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会场上近百万人振臂欢呼,回答说:"同意!同意!"那声音震天动地,响彻云霄。  相似文献   

15.
苏东剧变后,古共和古巴人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考验面前,古共注重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以保卫古巴政权和社会主义事业。 (一)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996年古共四届五中全会专门讨论了改革开放时期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卡斯特罗明确指出:“我们正在为革命和祖国的生存而战,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古共第二书记劳尔·卡斯特罗也强调指出:“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置于保卫祖国战斗使命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月,拉美地区又一位左派领袖上台,被誉为“智利左派的一面旗帜”的巴切莱特当选智利首位女总统。她表示“要和(其他)左派政府保持更加亲近的关系”。如果算上宣誓就职3小时就恢复与古巴外交关系的乌拉圭首位左派总统巴斯克斯、去年12月刚刚上台就宣称要“埋葬美帝国主义”的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以及巴西左翼政党领袖卢拉,再加上老牌“反美英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和古巴总统卡斯特罗,拉美地区对美说“不”的力量正在日益壮大。2006年是拉美地区的大选年,可以预料将会有更多的左派政党走上前台,但就此断定拉美地区已形成“反美中心”…  相似文献   

17.
卡斯特罗领导的1959年革命是一场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实现了古巴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古巴开始摆脱被殖民地位和实现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尽管人们对卡斯特罗是否自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颇有分歧,但对其在实践中贯彻的独立、公正、民主、平等、尊严等理念都能找到其思想和历史根源.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卡斯特罗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即历史背景、思想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时代条件.  相似文献   

18.
张金霞 《理论月刊》2012,(9):179-184
古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其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教育文化体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体育文化等.卡斯特罗强调文化的革命性和政治性来统一社会思想,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反对文化指导的多元化及资产阶级文化.同时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艺术,张扬古巴大众文化魅力,发展体育文化.卡斯特罗认为古巴文化既是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武器,也是提高人们艺术品位和生活质量的手段.卡斯特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宋国栋 《前沿》2013,(18):31-32
卡斯特罗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是卡斯特罗依据马列主义相关原则、创造性地将古巴人民追求社会自由平等的精神运用到古巴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是古巴社会主义的重要生命力源泉。尽管它的可行性是以本土性为基础和前提的,本身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继续完善的地方,但它仍旧可以为当前我国的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古巴最高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名字,已是家喻户晓;但菲德尔的哥哥拉蒙·卡斯特罗,可能知者甚少。他是一位既平凡而又伟大的国际友人。 初识拉蒙,是1988年6月。当时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应古巴与各国人民友好协会的邀请,访问古巴。代表团到达哈瓦那的第二天,就在古巴友协的安排下,参观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