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过去的2011年,是不平静的一年,各种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事件频频占据新闻头条。"苏丹红"、"地沟油"、"塑化剂"……人们在关注食品问题的同时,也知道了这一个个新名词;"3·11"东日本大地震、海啸和时有发生的高层建筑火灾,也在提醒着人们住宅安全的重要性;校车、动车事故狠狠地撞痛了交通安全的神经;去年年底,沸沸扬扬的"泄密门"拷  相似文献   

2.
安清 《中国减灾》2012,(2X):20-20
<正>近年,"幸福指数"这个词被屡屡提及,但也有很多人在迟疑是真的"幸福了",还是"被幸福"了?笔者近期读到一篇文章说,"有没有安全感,决定你的幸福指数",很是赞同。试想,当我们要处处提防"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甚至毒奶粉、毒大米……出门害怕交通事故,坐地铁担心电梯出事,乘高铁害怕追尾……整日惶惶不安,何谈"幸福"?也许,在人们心中,"家"是最安全的。年少时,山头上有灯芯闪烁的地方就是最温暖的地方;长大后,高层如火柴盒亮着灯的地方就是家的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古语亦云"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的物质基础。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后,人们进而追求饮食的多样性和它所带来的各种感官愉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世界各国各民族都产生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有"bread and butter"这样的短语用来表示"生计",有"Breadis the staff of life."这样的句子说明食物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这种与食物相关的谚语难以尽数,表明了饮食在西方文化中占据的重要地  相似文献   

4.
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是悲痛也是革新。人们开始尝试从不同角度去面对灾难。"未雨绸缪"、"曲突徙薪"的成语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因其中道理真正行动起来的人并不多。人们总是按照习惯把房子建在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山脚下、半坡上、河谷里。以前,个  相似文献   

5.
减灾2011     
2011年,时代的车轮滚滚而过,中国也在飞速前进。在前进的洪流中,有我们每一个防灾减灾人的足迹;在每一瞬间,我们都见证着世界和中国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这一年改变了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媒体都以这样的口吻总结即将结束的2011年。按照世界气象组织报告,2011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之一,而在国际的舞台上,2011年无疑也是"灾难与骚乱交织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正>早春悄然而至,清雪漫天飞舞。在料峭的春风里,日本仙台人群熙攘。仙台,因鲁迅先生笔下的《在仙台》一文走进了中国人民的视野,也因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海啸带来的重创而让人们哀痛不已。而今,因为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全球人民更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7.
<正>人们无法忘记汶川之痛。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两年过去了,玉树地震又一次撕开了我们还未完全愈合的伤口。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中国有句古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意在做事要未雨绸缪。中国已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防灾减灾,关系民生,关系稳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8.
<正>人们畏惧灾难,因为它给予人的只有痛苦与伤痛。人们喜欢出行,因为他可以放松心情与陶冶情操。从词语上分析灾难与出行是两个很不搭调的词语。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自然灾害、人为灾害自然而然与出行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掌握防灾减灾知识,了解相关信息对出行非常重要的!关注问题安全你我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各种灾祸频繁在发生。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经济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齐头并进,出行在我们生活中的比重越  相似文献   

9.
萧野 《中国减灾》2012,(2X):48-48
<正>娱乐,是人们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忙忙碌碌的工作日结束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放松心情的方式。或假日里与家人一起去游乐场,或背上行囊进行一次远行,或利用网络交友购物,都是不错的选择。然而在享受娱乐生活的同时,我们还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潜藏在娱乐活动里的危险。游乐场:开心而来,安全而归游乐场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许多年轻人的天堂。找一个周末的日子,或是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或是情侣们一起去追寻浪漫和刺激。  相似文献   

10.
<正>还记得去年暑假的热门电影《爱宠的秘密生活》吗?动物们憨态可掬的怪招让人们捧腹大笑,也让人们羡慕爱宠们在美国无忧无虑的生活。不论是在混凝土丛林中的纽约曼哈顿还是在被称为"大农村"的中小型城镇,都可以看到许多牵着狗散步或锻炼的人们。宠物狗的数量之多甚至催生了"遛狗人"的职业,以每小时5至20美元不等的价格来代替忙碌的狗主履行遛狗的"义务"。而针对宠物的设施也相对  相似文献   

11.
子荷 《中国减灾》2012,(9X):63-63
<正>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为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唤起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以下简称"国际减灾十年")。所谓"减轻自然灾害",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  相似文献   

12.
正同舟共济,继往开来。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进入到"十二五"规划的第四年,减灾救灾工作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春的希望,在此播种;新的征程,从此开始。2月25日,民政部召开全国减灾救灾工作视频会议,回顾总结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安排部署2014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明显感受一是冬季不冷了,二是气象灾害增多了。如近50年旱灾呈加重趋势,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2006年重庆和川东的大早及2007年大涝和淮河流域的洪涝也给人们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正>五月的风,越过高山,穿过大海,将绿色覆盖荒凉,让大地换上新装。在五月温柔的和风中,我们迎来了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201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主题的拟定,吸收借鉴了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最新绘就的全球减灾蓝图精神和内涵,也体现了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具体要求。科学和法治是主题中的关键词,其中,科学是思维,是方法,是第一生产力;法治是理念,是规  相似文献   

15.
徐娜 《中国减灾》2008,(3):22-23
2007年,是全球变暖的一年;2007年,是因全球气候异常致使世界许多地区多灾多难的一年;2007年。是气候变化不断为人类社会敲响警钟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世界人们对于减灾救灾事业的关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同时各国也纷纷加大了对减灾救灾事业的投入。2007年。国际上值得我们记取的减灾救灾大事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16.
西藏地域辽阔,地理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严重地影响着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藏北的一场大雪灾,冻死饿死的性畜尸横遍野,在一些县区,牲畜死亡率高达80%;川藏公路的泥石流和严重塌方,曾经吞噬了许多年轻的生命,通麦桥头的十烈士墓永志大自然的劣迹;人们还清楚地记得1950年8月15日察隅8.6级地震的严重灾害,土石建筑物倒塌十分之九(极震区则荡然无存),木栅、木笼式  相似文献   

17.
人们无法忘记汶川之痛.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两年过去了,玉树地震又一次撕开了我们还未完全愈合的伤口.  相似文献   

18.
细菌与减灾     
一提到细菌,人们往往会想到那些可怕的危害人们健康的细菌。其实自然界中的细菌,大部分是人类的朋友。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和培养出越来越多的能科学减灾、造福人类的细菌。用细菌融化积雪每到冬天,一场大雪过后,路面上落满了积雪,为了不影响交通,需要及时把雪化掉。日本科学家试验成功了一种用细菌化雪的新方法。他们首先在道路下面埋设输水管道,然后在连接管道的"大锅炉"中储入稻  相似文献   

19.
周长生 《中国减灾》2013,(5X):26-27
<正>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每年因灾带来的种种创伤与阵痛,足以让我们对自然灾害"刮目相看"。抛开导致灾害发生的客观因素不说,单因人类自身原因诱发的灾害已屡见不鲜,而防灾意识淡薄和侥幸心理居上是重要原因。由于经验主义导致大众对自然灾害常常进行错误判断,人们总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定式去思考问题,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示却并没有在人们的心中打下坚实的烙印。笔者认为,加强防灾减灾要将儿童作为重点,增加防备意识,加大宣传引导,强化应急演练,是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的根本所在。防灾减灾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学龄前的娃娃来说,从小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潘江峰 《中国减灾》2013,(5X):63-63
<正>自然灾害,连同人为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泥石流、台风等。人为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人们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遇到灾害时我们心连心应对灾害。是啊,现在的灾害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危险。例如,1998年特大洪水,造成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问。2008年年初,我国发生了50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