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7月21日,湖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批准了《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武汉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的决定》。根据该决定,武汉市7个城区除春节期间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些城区的农村地区,经区政府报市政府批准,可暂不列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其他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由区政府确定。这标志着在该市实施了12年的“禁鞭令”有了重大变化,武汉也成为继北京等地之后又一个“禁改限”的城市。北宋王安石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我国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  相似文献   

2.
方娟 《公民导刊》2004,(3):19-20
爆竹能给人们带来欢乐,给春节增添气氛。爆竹的危险性又给人们带来伤痛甚至灾难。燃放烟花爆竹是值得提倡的传统习俗,还是理应革除的传统陋习?改“禁”为“限”是顺应民心,还是理性的倒退?不管是禁是限,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总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3.
自北京等大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以来,关于禁燃与解燃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人们喜欢在中国最盛大的节日里看到火树银天的热闹欢庆场景,在春节因为放几个爆竹而被请进派出所个人感情接受不了,这种流传了几千年的民俗能否以法律的形式斩绝?这些都是人们议论的话题。杭州1994年正式实施《杭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但从1997年年底,杭州市主管部门便有意在重大节日期间对鞭炮解禁。一些城市通过人大讨论修改章法,大连、青岛、合肥、无锡等地已先后解禁,而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都再三严令,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并且还加大了惩处力…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辞旧迎新、表示喜庆的风俗习惯,在人口密集的北京,燃放烟花爆竹有很多危害。一是容易造成人员伤害,近年来每年春节都有几百人被炸伤,不少人因此而失去宝贵的眼睛,造成终生遗恨。二是容易引起火灾,北京冬季干燥多  相似文献   

5.
春节刚过,说说爆竹。春秋时期古人为了驱除鬼神,用火烧竹,竹裂发声,称为爆竹。宋朝火药发明后,纸裹药爆竹随之出现,这就是沿袭至今的爆竹,因此爆竹也称"炮仗"或"爆仗"。不过今天的放炮,以增添节日喜庆气氛为多,驱鬼的含义早已没有了。改革开放后,爆竹的种类越来越多,烟花等新品种层出不穷,威力也越来越大。放炮时产生噪音、污染环境、伤害人身、引起火灾等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加强对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管理势在必行。1991年8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州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这  相似文献   

6.
5月1日,《青岛市禁止制作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正式生效。岛城人民从此与世代沿袭的这一习俗告别。强烈的呼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这句诗,已成为人们过年过节的写照。然而,与过去相对比,在现代生活中,烟花暴竹给人们带来的又是什么呢?爆炸!火灾!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噪声!污染!……据调查,1991年以来,青岛市区由于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火灾事故高达250余起,公安机关出动消防车466车次,警力4500人  相似文献   

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人们在声声鞭炮中除旧迎新,在暖暖春日中温暖团聚,在年夜饭与春晚的欢声笑语中分享点滴.窗外烟花绚烂,室内热闹欢腾.在千百年的文化中,人们用燃放烟花爆竹来表达喜悦、传递温情,但在浓浓的节日气氛背后,人们却往往忽视烟花爆竹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3]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2013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13年1月8日2013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为确保全市2013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各项工作(以下简称燃放工作)落实到位,根据《重庆市2013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渝办发[2012]331号),特制定本办法。一、考核原则(一)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力求科学、准确地反映、衡量全市各地各部门开展燃放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重庆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5年9月29日经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11月28日公布,并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确保《条例》贯彻落实,切实做好2006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工作,保障国家、集体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减少火灾、伤人事故的发生,为市民营造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贯彻《条例》和做好2006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条例》精神  相似文献   

10.
爆竹声中客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民俗,在一声声爆竹中辞旧迎新,在姹紫嫣红的烟花中憧憬美好的未来。"由于燃放鞭炮造成伤亡,并危害环境。近10多年来,我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深圳、苏州等282个城市先后禁放烟花爆竹。但近年来,保留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以增加节日气氛的呼声越来越高,正因如此,部分地方政府顺应民意,把一度禁放的规定予以修正。哈尔滨、成都、杭州、济南等城市市区内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有所松动。282个禁放城市中有106个有限开禁。"正如春节过后,一些媒体所言“鞭炮,让…  相似文献   

11.
叶健 《中国减灾》2012,(1X):14-14
<正>据公安部消防局的消息,2011年2月2日零点到2月3日上午8点,全国共发生火灾5945起,直接财产损失1300余万元。燃放烟花爆竹不当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2011年大年三十,北京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情比2010年同期上升178%。2011年除夕零点至大年初一下午两点,北京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223人,死亡2人。同一时段,仅一些省会城市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的火灾就高达数百起。各地共出动消防官兵10余万人次参与灭火救援。  相似文献   

12.
日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以高票通过了修订的《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规定解除了北京市实行了12年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北京市的老百姓从2006年1月1日就可以在春节时重新听取久违的喜庆的爆竹声。其实,在年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由来以久的传统,早在宋代时,王安石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爆竹一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给老百姓带来的是喜庆,是美好的祈盼。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庆祝欢乐的形式,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陆续在一些大中城市被取消了,并且是以法律的形式被禁止了。据不完全统计,禁放的城市最多时达到282个。在这些城市里,  相似文献   

13.
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部署2008年春节期间全市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燃放安全和社会稳定。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刚才,祖相同志宣读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地、各部  相似文献   

14.
在华裔众多的泰国,春节也是泰国人普天同庆的重要节日,也兴放烟花爆竹庆祝。不过泰国人非常注重燃放的礼节,不仅讲究爆竹的种类,遵守燃放时间和地点的规定,而且还会在狂欢之后将爆竹灰打扫干净。在泰国,逢年过节或是赶上喜庆活动燃放烟花爆  相似文献   

15.
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贯彻实施《重庆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电视电话会议,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刚才,夏祖相同志宣读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重庆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条例》已于2005年9月29日经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11月28日正式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确保《条例》的贯彻落实,切实做好2006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管理工作,有效预防火灾、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这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做好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武汉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的决定》,并报经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根据该决定,武汉市中心城区除春节期间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些城区的农村地区,经区政府报市政府批准,可暂不列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其他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由区政府确定。这标志着在该市实施了12年的“禁鞭令”有了重大变化,武汉也因此成为继北京等地又一个“禁改限”的城市。  相似文献   

17.
<正>渝府发[2015]2号为加强2015年春节期间主城区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保障市民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根据《重庆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规定,特通告如下:一、本通告适用于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北部新区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主城区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维护良好的燃放秩序,防止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爆炸和群死群伤等重大事故,保障市民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确保春节期间全市安全稳定,根据《重庆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19.
<正>渝府发[2017]57号为加强2018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公共安全风险,保障市民人身财产安全,根据《重庆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规定,特通告如下:一、本通告适用于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两江新区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不能因为某些习俗长期延续,而不能加以改变;也不能因为某些习俗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弊端,而彻底加以禁止。在制定法律规则改变习俗时,必须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一、燃放烟花爆竹的法律制度变迁燃放烟花爆竹是历史悠久、文明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岁月长河中形成的民族风俗习惯之一。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传统的节日、重大的庆典、个人或者家庭隆重的仪式等都有可能成为燃放烟花爆竹的理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全国各大城市因燃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