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粮食生产不断发展,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粮食购销体制的重大变革,粮食生产和种粮收益也因此出现波动。据对湖北省三种粮食(稻谷、小麦、玉米加权平均)调查统计分析,从三  相似文献   

2.
2012年以来,南美、美国以及俄罗斯、乌克兰等世界主要粮食产区分别遭受旱灾,导致粮食大幅减产、粮价剧烈波动,给全球粮食市场稳定和粮食安全形势带来严峻挑战,引起国际社会对爆发全球粮食危机的担忧。  相似文献   

3.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11年,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玉米振兴计划,努力克服特大干旱和局部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年粮食产量达627.1亿斤,比上年增产11亿斤,  相似文献   

4.
19世纪这一百多年的时间内体现在交通与通讯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的飞跃、进化论思想在社会领域的发展,度量单位的标准化和统一、以及军事技术的巨大发展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的巨大飞跃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变迁对于19世纪、尤其最后30年欧洲国际社会的巨大扩展和现代全球性国际社会的形成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正是这种影响,使得在20世纪初期,一个伴随着欧洲国际社会的扩展而不断发展的在地理上囊括了整个世界的但并不是欧洲国际社会的简单扩大的现代全球性国际社会形成了.  相似文献   

5.
黄亚雄  陈旺民 《求索》2010,(6):86-87,195
在国内资源成本(DRC)的理论指导下,对我国的粮食进行了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影响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是政策和体制、政府公共服务、生产结构、生产者自身和粮食加工。我国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包括加快经济增长、完善粮食保护政策、调整粮食生产的地区结构、发挥区域生产比较优势,来增强粮食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国际政治社会学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新兴学科。近年来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和重视。国际政治社会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的互动,坚持社会本体论。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时期、成长时期、壮大时期、成熟时期四个发展阶段。国际政治社会学始终强调国际政治的社会内涵,突出政治权力的社会性,关注国际社会的扩展和演变。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成熟将为国际关系研究打开新的研究视界,为国际关系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金湖县水稻总产量达到30万吨,商品量19万吨,全县各粮食企业已腾并仓容6万吨,租借社会仓容6万吨,基本满足需要。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有政协的一份功劳。粮食安全是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支撑,是实现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金湖县政协委员通过调研了解到,作为产粮大县之一,该县仓容设施严重老化,部分仓库存在屋面漏雨、墙体破损、通风设施不足等问题;粮食品种逐步退化,  相似文献   

8.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的背景下,由于气候"风调雨顺"、重大技术措施落实较好,我市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势头,大春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增长,水稻、玉米单产创历史新高,灾害损  相似文献   

9.
王怀胜 《中国人大》2010,(18):50-5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交流不断增多,彼此影响并紧密相连,我国更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创制国际社会共同认可并遵循的国际规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人类发展所面对的反恐、核安全、环境、能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维护我国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0.
姚高宽 《前进》2010,(7):32-34
<正>近两来,国际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波动加剧,部分国家发生了粮食危机,粮食问题与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把粮食安全摆上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高度重视粮食流通,确保了全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杨随亭 《前进》2013,(1):30-31
实行粮食省长负责制,是我国粮食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进而确保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山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80%,粮食产需缺口30亿斤左右,主要粮食品种产需结构严重失衡,产粗吃细,小麦缺口50%以上,稻谷、食油几乎全部靠外调,玉米、杂粮有余,保障粮食供需平衡的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12.
梁薇 《今日民族》2008,(11):51-53
国际领域国家权力的调整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启动,原本属于国家独享的权力,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享的权力。冷战的结束促使人们的思维和意识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运用国际机制有利于国家利益的维护,国际机制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参与国际活动,让渡部分权力在国际社会逐渐成为国家自觉自愿的选择。由此,国际机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胡非凡  施国庆 《求索》2007,(1):30-33
从对世界粮食贸易状况以及世界主要粮食贸易国四大粮食品种的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粮产品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是美国和阿根廷,中国粮食产品在国际市场总体已不具备比较优势,今后应该在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品质和加工质量、提高粮食生产者组织化程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4.
王东 《时事报告》2012,(10):62-64
近期,随着美国、俄罗斯等世界主要产粮区出现严重气候灾害,世界整体粮价扶摇直上。在6月到7月间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国际玉米和小麦期货价格累计涨幅分别接近50%和超过了45%,大豆价格也有接近25%的涨幅,粮价上演着疯狂上涨的行情。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各种预测都表明,未来几年农产品的价格将会维持在高位,而且未来10年间农产品的价格极易波动。 粮价上涨,天灾人祸一起来 世界粮价上涨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除了需求增长过快、国际燃油价格上涨使农业成本大幅度增加、生物燃料的发展造成粮食供应趋紧以外,气候因素显然是此次世界粮价剧烈振荡上行的“天灾”诱因。事实上,严重的气候灾害总是牵动着国际粮食期货市场敏感的神经,稍有风吹草动粮价便应声上涨,气候因素越来越成为市场粮价形成的重要参考依据。近期受持续高温干旱极端天气影响,美国、俄罗斯等世界主要产粮区粮食大幅度减产已成定局,由此预期全球粮食供求关系将有可能失衡的恐慌情绪在市场上蔓延,从而导致世界粮价出现了新一轮的上涨。其中,国际期货市场小麦价格触及近年来的最高值,玉米和大豆价格也紧随其后上涨。显然,受气候灾害和消费需求急剧扩张的影响,不仅使全球粮食供应和价格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也给国际粮食期货市场提供了更大的炒作空间。尽管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供需关系基本平衡,未出现根本性逆转,但期货市场投机行为的猖獗则是抬高粮价的另一只“推手”,粮食期货交割金融化使粮价脱离了供求关系。从历次世界性粮价上涨过程看,投机资本的活跃无疑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助推粮价上涨的人为因素。另一人为因素是,许多国家实行粮食出口和粮价控制措施,从而也加剧了世界粮价的异动。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粮食价格飞速上涨,几乎达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根据统计,同期大米价格上升107%,而小麦、大豆和玉米等其它粮食价格则分别上升了69%、61%和48%。由干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关系到每一个民众的生存,因此,国际粮价的上涨将会产生严重的国际政治后果。  相似文献   

16.
<正>3月29日,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因病住院8个月后首次公开发表署名文章,批评美国大力发展乙醇燃料的政策是与发展中国家争夺粮食。卡斯特罗的文章使布什能源新政中利用玉米生产乙醇这一替代能源的举措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原因是美国总统布什在1月23日发表国情咨文时提出,到2017年,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22日,联合国世界粮食署执行干事希兰在英国举行的“粮食峰会”上指出,全球正在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范围粮食危机。希兰将这杨危机称为“寂静的海啸”。她表示,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着世界上最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联合国世界粮食署执行干事乔塞特&#183;希兰22日说,粮食价格上涨犹如一场“无声的海啸”正席卷全球,迫使超过1亿人口“退回”到挨饿困境。希兰呼吁国际社会像当年在印度洋海啸后协力救灾那样,采取“大规模、高级别”行动,共同应对这场“无声海啸”。那么,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如何呢?又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8.
粮食是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它直接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因此粮食安全自然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安全的目标就是要确保能够获得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相适应的足够的粮食供应,防止因粮食短缺或意外突发事件而出现的危险。粮食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改善粮食品种结构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先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总量。在总量达到平衡后,还有一个粮食品种结构的问题。我们讲的粮食,在我国至少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品种,前三者产量占粮食总产的近90%,大豆占到约4%。这四大品种都  相似文献   

20.
李华锋 《桂海论丛》2006,22(6):63-65
当今国际社会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政治问题社会化和国际社会问题政治化、权力政治和权利政治共存竞争的全球性国际社会。这启示中国应当在坚持符合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的原则基础上,以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与塑造和谐国际社会为目标,更积极地融入国际社会,在融入中做到传统外交和非传统外交并重,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自信心,灵活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身份,着力处理好与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