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卞吉 《中国减灾》2010,(7):54-54
又是一年青草绿,春天的脚步悄悄来临。然而,恼人的沙尘暴也会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侵袭我们。3月至4月,是我国北方地区强沙尘暴天气的高发时段。狂风卷着沙尘,不仅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危害,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恶劣影响。沙尘暴除了大风之外,还混有大量的尘埃颗粒、花粉、细菌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沙尘暴被认为是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  相似文献   

2.
卞吉 《中国减灾》2010,(4):54-54
又是一年青草绿,春天的脚步悄悄来临。然而,恼人的沙尘暴也会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侵袭我们。3月至4月,是我国北方地区强沙尘暴天气的高发时段。狂风卷着沙尘,不仅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危害,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恶劣影响。沙尘暴除了大风之外,还混有大量的尘埃颗粒、花粉、细菌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沙尘暴被认为是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6,(3):110-110
入春以来,我国受沙尘天气影响的人口已达1亿人次。中国气象局4月30日发布的4月天气气候概况和主要气象灾害事件显示,我国北方地区4月份出现了6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3次强沙尘暴、2次沙尘暴过程。4月9日-11日,我国北方出现了今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沙尘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4.
潘启雯 《中国减灾》2010,(11):34-35
最近几年,极端天气接连发生,如海啸、沙尘暴、干旱、暴雨、高温等。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考验着人们的神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常态化"趋势。天气、气候和地球环境与人类未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欣闻 《中国减灾》2007,(5):54-54
中国气象局灾害评估专家周自江日前说,气候变暖会导致温压场结构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看,气候变暖对沙尘暴的发生是有影响的,但是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温度升高,沙尘暴却变少,“所以,近几年沙尘天气偏多,可能还不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3~5月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市将进入沙尘天气的高发季节,这也是目前大家关注度较高的气象灾害之一。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沙尘天气。什么是沙尘天气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明显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根据气象部门的规定,沙尘暴、扬沙、浮尘统称为沙尘天气。浮尘,指尘土、细沙均匀浮游在空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并印发了《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可见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已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对于突发性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气象部门应该做到:一要科学预警;二要及早防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全市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市制定了《张掖市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沙尘暴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尘暴是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所致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主要发生在沙漠及其临近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世界范围内沙尘暴多发区位于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及华北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35°~45°N之间,属于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是全球现代沙尘暴的频发区之一。沙尘暴发源于人口稀少的沙源区,然而,在适宜的大气环流背景下,沙尘气溶胶可以输送到其下游上千公里以外的人口稠密且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这种影响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区域环境问题,它已经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具体说:沙尘暴过程对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公共健康新闻是指涉及与个人医疗保健和公共健康领域的新闻资讯,它可以帮助人们知晓重大公共健康突发性事件的应对、防护知识,个人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方法。具体分为:个人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保健;整个人类的公共卫生的预防、最新医疗科技成果的发现和临床应用;人类对于重大疾病的流行的控制及其应对策略等。  相似文献   

11.
据气象部门报道连续几次沙尘暴席卷了半个内蒙古及华北、西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而且跨过了长江与1998年4月导致北京地区出现泥雨的那场沙尘暴一样都是起源于蒙主高原尤其是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沙尘暴是一种由强风将地西沙2卷起使天空能见度降低的恶劣的气候现象同洪涝干旱泥石流等灾害一样都能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从直观的角度看沙尘暴是天气恶化干是及荒漠化加剧所致但就本质而言它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中草原森林等植被的破坏而造成的简草说是人祸而不是天灾。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建H以来已发生了数十次沙尘暴其中50年代发生[衣60…  相似文献   

12.
徐娜 《中国减灾》2006,(5):14-21
强劲的西北风裹挟着漫漫沙尘呼啸而过,使得北方地区的大部分城市变得面目难辨,也使得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无助。如今,浮尘蔽日、黄沙漫天的天气逐渐过去。风和日丽的景象再现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而沙尘暴的黄色阴影仍然高悬在我国北方数亿人的头顶。沙尘暴还会来吗?沙尘暴能根治吗?面对今后可能会再次来袭的沙尘暴。我们难道只能紧闭门窗吗?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李淑日 《中国减灾》2012,(3X):46-46
<正>什么是人工影响天气?人工影响天气需要用到些什么物质?它们会不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人工影响天气"就是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包括飞机播撒催化剂作业、地面高炮发射含催化剂的炮弹作业、地面火箭发射含催化剂的火箭弹作业等)对局部大气的云物理过程进行影响,使天气过程发生符合人类愿望的变化,从而达到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的目的。人工影响天气包括人工增雨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与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卫生服务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保护伞”,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安全阀”,是社会政治稳定的“稳压器”。全球化加剧了公共卫生安全的危险因素,迫使我们要更加重视非传统安全因素。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必须强化政府对公共卫生的领导责任;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10年以来,在人类寓居的这颗星球上,地震、海啸、暴雨、洪水、沙尘暴接连发生,地球究竟怎么了?难道这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真是玛雅预言的前奏?抑或是美国大片《2012》的预演?  相似文献   

16.
杨亮 《前沿》2012,(13):51-53
社会危机是人类社会历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就是不断回应各种社会危机的挑战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战胜各种风险和社会危机的历史。从哲学的视角分析,社会危机具有客观性与属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渐进性与突发性、公共性与复合性等特点。对社会危机特点和作用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对发生的社会危机进行分析,以期对社会危机管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春季,有两起事件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一起是南方和北方频繁发生森林大火,另一起是北方沙尘天气特别多。实际上,这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其发生的主要原因都是长时间的干旱少雨。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风险社会,甚至是高风险的社会。高科技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人类制造了潜在的风险。对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突发性事件日益增多,各种影响安全的显在的、潜在的因素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突发性社会群体事件的研究,需要从理论层面来洞察,认真分析其性质、内在原因及特点,从而为防范预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利益矛盾是现阶段突发性社会群体事件的根源所在.当前,突发性社会群体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利益多元和表达不畅矛盾交织;社会差别和社会公平问题凸显;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预警防范和妥善处理准备不足.对此,我们必须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建立与完善统战部门参与预防和处置突发性社会群体事件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温幼喜  张成波 《中国减灾》1992,2(3):22-24,14
问题是决策的发端,准确反映问题是决策的基础。为党政部门领导决策服务是政务信息有别于其它信息的重要特征。反映问题和突发性事件的信息称之为忧信息,隶属于政务信息的农情信息,灾情是忧信息的主体。搜集、传递政务忧信息,其作用之一在于呼唤领导重视,呼唤领导决策。本文就作为忧信息的灾情,对呼唤决策,服务生产等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