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王曦 《中国减灾》2014,(11):48-49
按照《民政部关于加强自然灾害救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2] 148号)的相关要求,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据行业部门发布的年度预测信息,结合已有的基础数据和评估模型,开展了2014年度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为灾害救助准备提供了决策支撑.地震灾害是我国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影响重大的灾种之一,针对其开展的年度风险评估是本次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全国尺度探索地震灾害年度损失风险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2.
<正>依据《民政部关于加强自然灾害救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2〕14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自2014年始,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力量,在每年2—4月开展年度全国与省级层面的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此项工作在年度自然灾害趋势会商会的基础上开展,主要为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开展年度防灾、备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尤其是对某一地区未来一年内重点灾种(地震、洪涝、台风、干旱等)、重点区域(高  相似文献   

3.
正按照民政部年度减灾救灾重点工作的安排,依据《民政部关于加强自然灾害救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2〕14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2014年3-5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力量对本年度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此次工作是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每年组织召开、多部门参加的年度自然灾害趋势会  相似文献   

4.
周洪建 《中国减灾》2014,(11):47-47
洪涝灾害是中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发生次数之多、损失之重、影响之广均居各类自然灾害的前列.为做好年度自然灾害的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按照《民政部关于加强自然灾害救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我们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对洪涝灾害的高风险区范围与损失开展评估。  相似文献   

5.
袁艺 《中国减灾》2013,(11):36-39
灾后救助评估灾后救助评估包括倒损农房重建救助需求评估、过渡期救助需求评估、冬春救助需求评估以及相应的倒损农房恢复重建救助、过渡期救助和冬春救助工作的灾后救助绩效评估(见图1)。一、倒损农房重建救助需求评估倒损农房重建救助是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自然灾害救助条列》第四章灾后救助的第十九条规定"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研究制订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规划和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6.
正洪涝灾害是中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发生次数之多、损失之重、影响之广均居各类自然灾害的前列。为做好年度自然灾害的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按照《民政部关于加强自然灾害救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我们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对洪涝灾害的高风险区范围与损失开展评估。我们依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汛期降水量距平百分  相似文献   

7.
实务     
正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召开了二〇一五-二〇一六年度全国冬春救助工作视频会议。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出席会议并讲话,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庞陈敏主持会议。会上,山西、湖南、广东、西藏四省(自治区)民政厅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制定冬春救助指导标准、开展冬春救助和应对台风、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情况。  相似文献   

8.
按照民政部年度减灾救灾重点工作的安排,依据《民政部关于加强自然灾害救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2〕14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2014年3-5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力量对本年度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9.
吴玮 《中国减灾》2023,(17):12-15
<正>全过程自然灾害评估是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基础,可以为防灾备灾、应急救援和灾后救助提供全方位的决策支撑信息,对于提高风险防范水平、增强灾害处置能力、保障救灾救助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开展全过程自然灾害评估的重要意义和工作现状,介绍了全过程自然灾害评估的内容、方法体系以及业务实践案例,并对全过程自然灾害评估业务未来的发展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2,(13):60
2012年6月19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会见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银成一行。王银成总裁介绍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希望与民政部在推动开展农房保险和自然灾害公共责任险、灾害信息共享、灾害研究、防灾减灾公益宣传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李立国部长在会谈中指出,民政救灾工作着眼于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体现政府责任;保险业着眼于灾后保险赔付,帮助群众增强抗灾能力,体现社会责任,两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李立国部长表示,民政部愿意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一道,共同推动各地开展  相似文献   

11.
<正>全过程自然灾害评估是指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影响和后果进行预测、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包括灾害风险评估、灾害快速评估、灾害损失评估等多个方面。开展全过程自然灾害评估,对于提高灾害风险防范水平、增强突发性重大灾害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全过程自然灾害评估是为防灾备灾、应急救援和灾后救助提供全方位决策支撑信息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水利、气象、地震、自然资源等行业部门结合自身业务需要出台了一批关于台风、暴雨洪涝、草原干旱、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地震和台风灾害为主,干旱、雪灾、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全国灾情虽然总体偏轻,但局部地区灾害损失严重,持续影响受灾群众的灾后生活,灾贫叠加因素突出,生活救助压力大,尤其是入冬以来新灾频繁发生,冬春救助任务进一步加重。近日,财政部、民政部一次下拨2015-2016年度中央冬春救灾资金60.1亿元,用于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4,(3):34-35
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地震、台风、干旱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给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按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派出应急工作组协助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紧紧围绕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确保灾后救灾资金和物资及时到位。  相似文献   

14.
袁艺 《中国减灾》2013,(1):34-37
近年来,我国灾害损失增加趋势明显、风险形势严峻。同时,突发事件应对、自然灾害救助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救助应急体系建立健全,救助项目不断扩大、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对灾害救助工作的决策水平、措施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救助工作的开展对加强灾害评估工作提出了迫切需求。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灾害评估工作,自然灾害救助评估工作逐步开展,初步发挥了为救助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洪水肆虐全国各地,台风不断侵袭沿海地区,地震、干旱、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灾时有发生,给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面对灾害的威胁,全国各地超前部署,有序应对,及时救助,打赢了一场场救灾攻坚战,并在灾后迅速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尽早搬入新居。时至严冬,保障受灾群众冬春时期基本生活的问题摆在了各地民政部门的面前。在前期各地排查摸底、会商评估和民政部综合评估核定的基础上,财政部、民政部于2016年12月12日下拨2016—2017年度中央冬春救灾资金57.05亿元,用于帮助各地灾区统筹解决冬春受灾群众口粮、衣被取暖等困难,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冬春期间基本生活。2016年12月14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召开2016—2017年度全国冬春救助工作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分析当前灾区救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部署安排受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等工作。各地民政部门、财政部门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本期杂志特别刊登安徽、江西、湖北三地的冬春救助工作经验,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为支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2014年6月,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制定印发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其统计内容与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相衔接,能够较好地为恢复重建提供参考。然而,《统计制度》在指标体系设计上仍需不断完善:一是需求类指标缺失,也就是说评估结果直接为决策服务的支撑作用受到影响;二是灾后恢复的相关指标缺失,影响了评估效果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为支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2014年6月,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制定印发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其统计内容与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相衔接,能够较好地为恢复重建提供参考。然而,《统计制度》在指标体系设计上仍需不断完善:一是需求类指标缺失,也就是说评估结果直接为决策服务的支撑作用受到影响;二是灾后恢复的相关指标缺失,影响了评估效果和决策  相似文献   

18.
《湖北政报》2010,(15):39-40
<正>鄂民政规[2010]3号第一条为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灾情,规范灾区现场灾情核查,指导灾区开展救灾工作,根据《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湖北省民政厅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规程》,制定本规则。  相似文献   

19.
灾害社会心理影响评估是实施高效心理救援的基础和前提,对灾害救助及灾后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盈江县"3·10"地震发生后,国家减灾委及时派出由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有关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赴灾区开展地震社会心理影响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于201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8月31日,民政部召开贯彻《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新闻通气会,向与会记者介绍条例有关内容并回答提问。民政部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建军等出席通气会。条例共分七章三十五条,主要规定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原则、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