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罗十二拜卿”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用人范例。  相似文献   

2.
发现式用人     
任用人才靠大人物或上级发现,而后委以重任,在咱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此桑榆先生称这种干法为“发现式用人”。用人靠自己发现,若真是慧眼识贤才、识英雄,倒也没话可说,然而,若是“慧眼”不慧,硬是把蠢才、狗熊、混蛋看成大人才,结果可就糟了糕矣。  相似文献   

3.
<正>“规划”的内涵所体现的是理性,文明与智慧,其本质上就包含了对于已有规划的应有敬畏。上海将对64条道路实施“永不拓宽”的政令,以此保护堪称经典的“海派”历史文化风貌。这是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伍江日前在“上海一台北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交流研讨会”上披露的信  相似文献   

4.
《朱批谕旨》所见雍正帝用人之道的主要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兵 《前沿》2009,(8):164-166
雍正帝秉持“首重用人”的治国理念,认为治理天下“得人为要”,他坚信“治人重于治法”。为求用人得当而饱尝苦乐,认为治理天下察吏为本。因为贤才缺乏,其用人讲求整体布局,统筹配置;他珍爱人才,任用人才不拘一格;其用人还讲求人地相宜、人事相宜、人际和谐。雍正以一人之力监控臣僚难以奏效,是其用人之道的根本缺陷。  相似文献   

5.
《福建通讯》2002,(2):1-1
人才问题,是一个史论浩瀚的古老问题。先哲先贤曾给我们留下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等传世箴言,还给我们留下了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等千古美谈,纵观历史,得失治乱,盛衰兴亡,无不与能否选贤任能息息相关。虽然古今悬隔,形势各异,但是这个道理相同,启迪意义犹在。  相似文献   

6.
刘有明 《当代广西》2008,(13):48-4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在用人问题上由投票表决取代口头表决和举手表决,进一步扩大了民主,是干部任用决策制度的改革创新和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7.
身为一家高科技跨国公司,戈尔已经将其非常规的用人理念作为一种坚不可摧的“戈尔式传奇”渗透到公司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8.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领导者必须根据事业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到适当的岗位,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作为几千年封建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用人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用人不疑”会导致被用人的权力放纵;“疑人不用”则可能导致偏听偏信,真正的有学之士却可能因小人谗言而得不到重用。深入思考社会现实,我们应当建立“用人疑人,疑人用人”的新用人观。  相似文献   

10.
张丽 《创造》2002,(8):46-47
我们党执政5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必须从改革、建立和健全制度方面解决问题。这当中,关键的又是用人、用权和理财制度。结合国有企业的情况,应当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一、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用人制度,从入口处预防腐败“官吏之贤否,民生之休戚相关”。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绵延数千年的古代官吏制度,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用人思想。其中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启示的,一是“国之兴亡,务在得人”。这是人们经过了无数次社会…  相似文献   

11.
搞财务的要求“会计证”或者“注册会计师证”,干货运代理的要求“报关证”,做通讯的要有“CCNA(思科网络工程师)”,学外语的要过八级,最好还通过“高级翻译”……  相似文献   

12.
赵玉平 《群众》2013,(5):I0067-I0067
分槽合槽 有位老先生,养了两匹千里马,准备合适的时候出手卖个好价钱。养马要每晚起来给马喂草添膘。老先生很勤快,但几个月下来,两匹马反而掉膘了。原因何在呢?请来了“马博士”。“马博士”告诉老先生,马不安心吃食,关键就是因为合槽饲马,每次吃的时候,两匹马你争我抢,根本不能安心吃食。解决方案就是为两匹马准备两个食槽,分开饲养。一试果然有效,很快就变得膘肥体壮。这就叫做“分槽喂马”。  相似文献   

13.
范波涛 《前进》2008,(8):30-31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选好用好一个人,就能树立一面旗帜、确立一种导向,就会调动一大批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作为山西省“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县,我们以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和省委“三个规定”为总抓手,坚持“八个规范”选拔任用干部,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胡长生 《创造》2002,(9):14-15
选人用人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问题。江泽民同志今年1月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抓住了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全党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深刻而明确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选人用人的问题,重申了选人用人工作在党的作风建设乃至整个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阐明了“用好的作风选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梁建才 《群众》2009,(12):68-6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在党的全会文件中鲜明地强调“以德为先”,表明了党在新形势下对干部的新要求。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按照这一要求,把执政道德建设放在“为先”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6.
俞德友  恒均 《现代领导》2004,(11):26-26
“伯乐相马”的典故,早已耳熟能详。唐朝的一位身怀绝技、擅长相马的智者伯乐,面对成群的良驹,独具慧眼,能从中挑选出最好的“千里马”。  相似文献   

17.
只要“财”而不重“才”,只见物不见人,是浅见,是本末颠倒。有了人才什么奇迹都可能出现,可创造出大量财富。  相似文献   

18.
善于发现     
一位旅行者在岷江北岸拍摄乐山大佛全景,相片冲印出来,发现乐山本身就是一座临江而卧的“睡佛”,“乐山大佛”只不过是其心中的一座小佛而己。这个发现为乐山佛地增添了几份神秘,也为乐山旅游业增添了无限商机。这种发现似乎纯属偶然,但一切“偶然”都存在于“必然”之中。这位先生如果不是旅行者兼摄影爱好者,不是对大自然景色充满热爱、对个人生活充满情趣的人,就不可能有“睡佛”景观的发现。  相似文献   

19.
王华 《新东方》2010,(1):72-75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命题,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党干部工作更高的要求。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是21世纪初我国的国情和党情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步入了从“权威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变的历程。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条件下,在“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的内涵中,必须扩大民主的范围,选人要通过民主,而具体用人必须既需要老百姓认可,又需要党内民主认可。此外,国家人才队伍的迅速扩大,也使过去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显得有些老套、滞后。  相似文献   

20.
潘岳 《现代领导》2004,(11):38-38
“人的潜力有多大,就看压力有多大。”,拿破仑说:“最难的倒不是选拔人才,问题在于选拔之后,怎样使他发挥才能到极限。”1804年初,警察总监不经意地抓到了两个保王党的匪徒。一审问,两个家伙又不经意地泄漏了一个天大的机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