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法律》2015,(2):11+13
2015年3月,中央政法委印發《司法機關内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規定》共15條,明確:司法機關内部人員過問案件的,都應當按照規定予以記錄;屬於違法干預辦案的,一律予以通報;違法干預辦案造成後果的,依紀依法追究責任。《規定》明確,司法機關内部人員不得違反規定過問和干預其他人員正在辦理的案件,不得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打探案情,不得以任何方式為  相似文献   

2.
“治安管理处罸条例”的頒布是我国六亿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教育广大人民羣众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集体观念的一个重大的政治思想的建設工作,同时又是广大人民羣众有了对那些違法行为和不遵守国家紀律的行为作斗爭的一个武器。我們国家根据宪法第49条第12项和第一百条規  相似文献   

3.
<正>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法律,是规范公民社会生活行为的准则,是禁止和制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有力武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于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比较原条例,它的内容更加明确,条文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条例》的贯彻实施,必将使治安管理进一步加强,为改革和四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新《条例》是宪法精神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没有象刑法那样明确地规定指导思想,这并不是立法者的疏漏,而是因为它体现在具体条文之中。概括地说,可作如下表述:以宪法为根据,参考了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一些基本理论和特点,总结了建国以来治安管理的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制定。就以宪法为根据而言,《条例》体现了宪法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精神。条例在制定过程中首先是经过人大常委会反复修改讨论,并在广泛征求各方面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这本身就体现了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条例不仅规范了人们在治安管理方面的行为,同时,也把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限划分清楚,规定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受到条例的处罚,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原则。《条例》还体现了宪法关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精神。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  相似文献   

5.
政法要闻     
(2004.10.21-2004.11.20) 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首 次提请审议 在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基础上修 改完善形成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由 国务院提请10月22日开始举行的十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审议。草案 对条例的主要修改有:增加了应当受到 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增加了对单 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增加了处罚的 种类,提高了罚款处罚的幅度,减小了对 行政拘留处罚的自由裁量幅度;增加了 治安管理强制措施的规定;完善了处罚 程序等。  相似文献   

6.
陳光中  肖沛權 《中国法律》2013,(5):8-9,60-61
中國的勞動教養制度是根據1957年8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頒佈的《關於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國務院《關於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以及1982年頒佈的經國務院同意批准的公安部《勞動教養試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建立的。依照法律規定,勞動教養不是刑事處罰,而是為維護社會治安,預防和減少犯罪,對輕微違法犯罪人員實行的一種強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隨著中國司法改革的穩步推進,勞教制度改革穩健推進。  相似文献   

7.
一1957年10月2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8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第一部法)共34条,其中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有11条,这11条全部规定了可以进行警告处罚。1986年9月5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第二部法),自1987年1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共45条,其中规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行为的有14条,这14条中可以给予警告处罚的有12条。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第三部…  相似文献   

8.
劉樹德 《中国法律》2011,(3):28-31,91,94
在繼承我國司法傳統經驗的基礎上,最高人民法院立足於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新需求和改革新期盼,經過多年的調研論證、反復徵求意見,於2010年11月15日出台了《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該規定從指導性案例的界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律》2013,(5):8-8,59
中國的勞動教養制度是根據1957年8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頒佈的《關於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國務院《關於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以及1982年頒佈的經國務院同意批准的公安部《勞動教養試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建立的。依照法律規定,勞動教養不是刑事處罰,而是為維護社會治安,預防和減少犯罪,對輕微違法犯罪人員實行的一種強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隨著中國司法改革的穩步推進,勞教制度改革穩健推進。  相似文献   

10.
妥善安置年老体弱的工人和职員,使他們能愉快的渡过晚年,这一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經济意义的問題,在我国“劳动保險条例”(1951年頒布,1953年修正的)第十五条和劳动保險条例实施細則第七章已用立法的手段明文規定了。这是我国工人阶級在中国共产党的領导下經过長期艰苦的英勇斗爭的胜利果实之一。“劳动保險条例”的頒布和最近“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員退休处理的暫行規定(草案)”[以下簡称新規定(草案)]公布,解决了在旧中国所不能解决的与职工切身利益最为密切的生、老、病、死、伤、残的問題。这說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57年10月22日颁布实施以来,先后经过了1986年、1994年两次修改。它对于制裁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当看到,《条例》在内...  相似文献   

12.
<正> 严格区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的界限,对于正确运用治安管理处罚与刑罚,有着重要意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损害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应当受到治安处罚的行为。这种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对它的处罚是一种行政处罚,而犯罪则是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前者情节轻微,对社会影响较小;后者情节较前者重,对社会危害较大,因此,无论两者的性质、情节、对社会的影响或危害以及处罚方法,都是不同的。条例规定的某些违法名称与刑法规定的某些罪名是相同的或者类似的,但其内涵或  相似文献   

13.
从2013年1月1日起,浙江省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条例》、《河北省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条例》、《上海市沿海边防治安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实现了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为公安边防机关依法行政提供了法规依据,为维护沿海边防治安秩序提供了法制保障,对于切实加强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的法制化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违反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行为,有效维护沿海边防辖区治安秩序稳定,服务保障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具有重要意义。履行沿海边防治安管理工作是公安边防部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稳定海上治安秩序、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神圣职责。随着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全面铺开,公安边防部门面临着既要防范打击海上违法犯罪活动,又要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的重要课题。各省(区、市)颁布实施边境沿海地区治安管理条例和办法,必将激发边防官兵主动融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大局,全面提升海上治安管理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和谐平安海区的信心和动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公安机关在处理“没收”问题时,既不是把“没收”作为治安处罚的种类,又不是作为治安处罚的附加手段,而是作为非治安处罚的处理方法。原因是1989年1月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七条和第三十七条规定,对行为人违反治安管理所得所使用的财物除依法应退还原主的以外应予以没收。而该条例第六条把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分为三种:警告、罚款、拘留。并未将“没收”行为归于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更无关于“没收”适用程序的具体规定。鉴于1990年10月实施的《行政诉讼法》是将“没收”行为明文规定为受其调整的具体的行政行为之一——行政处罚,为此:  相似文献   

15.
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下称《条例》)实行至今三周年多了。三年来,公安机关高度重视,严格执行,严运条例处理了大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预防犯罪,建设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1)案件的基本事实不清,证据收集不全的情况下就仓  相似文献   

16.
正蘆竹鄉代王貴芬掌摑護士事件引發台灣各界關注及指責,台灣「立法院」1月14日三讀修正通過《醫療法》部分條文。其中,明定對執勤中醫事人員強暴、脅迫、足以妨害執行醫療業務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以下罰金。同時也規定,任何人若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方式,妨礙醫療業務執行,導致危害醫療安全或其設施,員警機關應協助排除、制止,並可處3萬以上5萬以下的行政罰款,如果警方在處理時認為前述行為涉及刑事責任,應移送檢察官偵辦。新增加的罰則主要針對毀損醫療機構或其他設備,導致危及他人生命、身體或健康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整个社会治安秩序逐渐趋于正常,呈稳定态势。然而,哄抢国家、集体和个人财物行为在局部地区仍很猖獗,严重破坏着经济建设。因此,很有必要对哄抢进行探析。哄抢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我国刑法中无此罪名。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亦无处罚。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三条才明确规定对哄抡行为“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的治安处罚。  相似文献   

18.
论性病患者卖淫、嫖娼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一般的卖淫、嫖倡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0条规定:“严厉禁止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宿暗娼,违者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警告、责令具结悔过或者依照规定实行劳动教养,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上海市特种行业和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决定对《上海市特种行业和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一条修改为:“为了加强特种行业和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20.
《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用语变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荣  金雅兰 《政法学刊》2007,24(2):125-128
与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用语更加规范,行为表述更加准确。法律用语是法律规范内容的文字表述,蕴含着丰富法律实质内涵,其变化,是法律规范的调整和执法理念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