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全国亚洲问题研究所出版的《亚洲政策》7月号上集刊登的一组关于中国军事力量评估的文章指出,虽然解放军制订国家军事战略的行动是务实和慎重的,但美国方面依然对中国军力发展的动机表示疑惑,并对中国军力将来发展到何种规模表示担忧。美国方面认为,中国政府的远期目标是早日确立其国家的大国地位,而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建设也是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防部新近公布的2006年《中国军力报告》,引起了各方关注。该报告重提中国威胁的老调,引起了广泛异议,美国国内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们也竞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本刊刊发此文并不代表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原定今年3月公布的五角大楼“中国军力报告”,在延宕四个月之后终于出笼。作为美国军方和政府对华政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这个报告在描述与评估中国军事力量、安全战略与外交政策动向时,本应采取客观与务实的态度,使美国公众与国际社会得以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世界各国的政府和舆论以及许多中国问题观察家,也想通过这个报告来了解和判断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以推测美国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4.
7月30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2003年度中国军事力量报告》,该报告指出了目前和今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技术发展的可能路线以及今后20年中国的主要战略。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和军事机构、作战理论的原则和可能的发展情况。这份向国会提交的报告指出了以下五部分的具体问题:关于中国的战略、军事领导转变、中国军事力量、中国从俄罗斯购进武器以及台湾海蛱的安全形势。本刊特编译该报告第四部分有关中国常规军事现代化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格局的变化和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在美国战略问题研究领域,中国军事和战略问题研究正成为日益热门的学术焦点之一,而美国学者如何看待我国国防力量的发展及军事战略的调整,既是相当重大的学术课题,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因此,根据美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特组织翻译、发表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亚洲项目”副主任大卫·M·芬克斯坦博士(冯德威)先生的《解放军2020》一文。本文原系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牵头举办的“不断改变的战争性质——2020年全球趋势”会议上的一篇会议报告,该会议于2004年5月26日召开。本文原文发表于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本刊发表时略有删节。本刊并不认同或证实原作者的观点、论证及相关相关论据,仅供有关学者和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布什总统第一任期,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一直未能实现访华,作为政府两任国防部长和冷战老将,此翁乃美国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也一直是美国朝野中国军事威胁论的大力支持者,因此,此次他主动释出将于十月访华的信息,不仅对于人们进一步观察美国对华政策与中美两军的未来交流走向甚有价值,而且,也折射出美国国防与安全当局对于美国军事战略重心的一些考虑和侧重。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战略重心向太平洋的转移,美国国内对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愈加关注。本文编译自2005年11月18日发布的美国国会研究署报告。作者罗纳德·奥若克系美国国会研究署外交事务、国防和贸易小组防务专家。原作者依据美国国防部的报告以及众多美国评论人士的报道评估了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并分析了未来的发展前景。需要注意的是,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明显的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中国海军正常的装备更新换代以及技术发展都被其作为宣扬中国海军威胁太平洋地区安全的论据。本刊刊发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台海一旦爆发冲突美国可能的军事干预一直是美国防务和军事学者高度关注的课题。3月29日,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发表了题为《深入龙潭:中国反介入战略及其对美国的意义》报告。作者罗杰·克利夫、马克·伯勒斯等人在报告中宣称,“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中击败美国”。很显然,通过夸大解放军的威胁,五角大楼急欲为美军加强军备,增强军事介入的能力寻找借口。本刊特综述评论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网络军事战略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该战略为美军在网络空间有效开展行动、保卫国家利益提供了指导方针。鉴于互联网和其他军事行动领域的紧密联系,网络空间军事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为此,美军不断加强网络战和网络威慑能力建设,进攻性倾向越来越明显。通过加强与盟友及伙伴国的合作打造网络军事同盟,美国力图引领未来网络空间秩序的发展方向。然而,美国的网络军事战略面临一系列挑战。网络空间的结构性特点使得美国难以实现在该领域的绝对安全,美军构建和维护网络空间优势地位进而谋求网络军事霸权的构想将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4日,中国公布了2007年中央预算草案中的国防费预算。西方部分媒体不顾中国经济总体增长,国防预算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并未发生重大改变的事实,断章取义地认为,中国加大国防支出是要搞军备竞赛。美国权威智库兰德公司在今年春季先后发表了由R·克利夫等三位“中国问题专家”撰写的文章和副总裁赫恩的报告,声称中国已经对亚太美军构成现实性威胁,到2020年,中美将可能爆发全面军事对抗。掀起了又一轮“中国军事威胁论”的炒作。本刊特综述评论相关报道,为广大关心中美军事关系的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确保国家安全,按照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以及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作为对信息化时代的回应,解放军进行了新军事变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引起了国内外军事观察家及战略研究机构的广泛注意。国外学者,特别是美国军事研究学者对中国的国防现代化进程进行紧密、多层次、全方位的跟踪研究,每年都有可观的研究文章和报告公开发表。在近年的研究成果中,关于解放军新军事变革的《哈德逊报告》最为引人注目。尤其是玛丽·菲茨杰拉德主笔撰写的第二部分,探讨了解放军新军事变革的外部与内部因素及理论与进程,原文虽然有相当的偏见与谬误,但不失为严肃的一家之言。本刊文综合编译,评述其主要观点,供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美国国防部发布所谓《中国军力报告》后,中国威胁论似乎又有甚嚣尘上之势。美国国内一些保守派学者纷纷撰文或发表研究报告,评估中国国防现代化对美国的影响。本文原作者约翰·谭慎格系美国传统基金研究会亚洲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他依据美国国防部的报告评估了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提出了美国在太平洋的潜艇霸权即将崩溃的结论。本刊刊发此文绝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在文中公然鼓吹向台湾出售潜艇,美、日联合遏制中国。希望读者阅读时有所鉴别。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3日,美国国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提前公布了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原定于2月6日提交国会),由于这是决定未来数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美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走向的纲领性文件,因而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国际展望》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国内最大型综合性国际时政军事半月刊,由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海峡两岸协会会长汪道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外交部长黄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正副院长刘精松上将、糜振玉中将等担任顾问,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协助审稿。本刊于1987年创刊,系国内知名国际政治时事刊物,2000年全面改版,以全新出版规格、全新栏目、全新形象、全新内容展现在世人面前。本刊近年追踪国内外军事战略热点,集中报道最新国防科技及高新科技前沿发展、战略性产业发展动态与全球军事战略动态。本刊与海内外许多专业政治、军事及新闻机构有可靠的合作关系,与国内地方和军队有关权威机构有良好  相似文献   

15.
"意图"(intention)是国际政治研究的核心术语。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军力的发展,中国的意图愈益为各国所关注。譬如,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等文件力促"中国应该做出更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杨毅 《国际展望》2010,(4):18-22
<正>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与奥巴马政府大战略转型2010年上半年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DR)、《核态势评估报告》,最近又由奥巴马总统签署发表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一系列的重要战略报告勾画出了美国安全战略、对外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大政方针。可以说,奥巴马政府的美国大战略作为政府文件的形式已经成型。这些重  相似文献   

17.
台海问题从来都是美国关注的焦点,中国是否会在台海发起军事行动,以完成国家统一的使命更是美国军事观察家,中国问题专家们分析的课题。本文作者毛文杰博士是美国情报研究和分析中心副主任,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在2005年9月15日,中美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召开的“中国军事现代化和台海平衡”听证会所做的这份报告中指出:由于直接军事行动的风险过高,中国更可能采用由信息战、心理战、计算机网络攻击、“斩首行动”等超限战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并阻止美军的军事干涉。整份报告充满了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以及各种捕风捉影的分析。望读者在阅读时有所鉴别。本刊发表此文并非赞同其观点,更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霍默·T·霍奇是美国陆军国家地面情报中心(NGIC)负责亚洲事务的高级情报官员,他是美国陆军退役军官,曾担任驻东北亚地区军事外交官员,并曾在韩国和日本服役。退役后曾任职于美国国家安全局驻美国本土及韩国的机构,驻韩国的第501军事情报旅,“联合国军”司令部/朝鲜停战委员会/驻韩美国空军的特别顾问办公室。霍奇从1990年开始在NGIC(前身为美国陆军情报和威胁分析中心)任现职,曾撰写了大量有关朝鲜军事力量的情报研究文章。 本文发表于美国陆军作战学院《参数》杂志2003年春季号,本文认为,一国的军事战略是由该国实现那些满足于其国家利益的目标和条件的国家战略演变而来,军事战略反映了该国针对其潜在对手、资源限制和期望达成目标而具备的军事能力。朝鲜也不例外,其军事战略也反映了平壤的国家战略目标。军事战略同样还反映了人们可能称之为的“接触的文化原则”,它建立在该国独有的社会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刊立场。  相似文献   

19.
冷战变成了软战 《考克斯报告》的全称是《关于美国国家安全以及对华军事及商业关系的报告》,1999年1月3日上报美国国会,5月25日公开发表,请记住这些日期。500多页的报告中并没有一个字谈到巴拿马运河。但是,《考克斯报告》开创了在冷战结束之后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系统地、放肆地在莫须有的基础上再次展开冷战思维的模式,根据这个模式,凡是与CHINA这个词有关的事情,就成了美国一些政客和传媒哗众取宠、危言耸听的当然题材,并将其演变成“黄祸”的现代版。 和记黄埔是一家在香港注册的跨国公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译自兰德公司报告《中国军事现代化:机遇和局限》第五章,该报告系美国空军资助研究项目,本刊节略编译发表,旨在介绍美国主流战略研究机构的主要观点和成果,并非同意或证实文中的观点与数据。值得读者注意的是,美国的对华军事问题研究是为美国最高利益服务的,也是从有利于美国的立场出发的,同时也反映报告撰写者的某些观念与偏见,望广大读者明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