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中的症结及瓶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莉  刘彬  朱兴龙 《前沿》2005,(11):82-83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负责发放,对象是在校的全日制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目的是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国家助学贷款从1998年提出,1999年试点,到2000年在全国铺开,走到今天已历时6年,但一直进展缓慢。无论是发放贷款的银行、还是借贷的学生,或是处于“中间人”位置的高校都认为发放助学贷款难。因此,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中的症结及瓶颈研究是大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高校收费政策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毅 《理论月刊》2004,(6):89-91
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但是大量贫困生不但交不起学费,生活费也成问题,日益严重的学费拖欠已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发展。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以大规模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其他方式为补充的规范化的学生助学体系,并通过建立个人诚信制度、增加还款方式、延长还款期限、建立担保和保险机制等来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收费政策的制度保障,其发展趋势是让所有学生都能自由选择以接受助学贷款的方式来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金融手段支持教育的实践和尝试,是以帮助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为目的的财政贴息贷款.北京市属、市管高校自2000年开始施行国家助学贷款迄今已经有四年时间了.  相似文献   

4.
曾庆璋 《前沿》2004,(5):103-106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持续扩招,高校贫困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受到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不仅身负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而且还承受着难以名状的心理负荷。国家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在高校中逐步建立起了以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基本上缓解了贫困生学习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但由于贫困生最直接地承受了改革的冲击,所以也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  相似文献   

5.
高校应把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纳入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体系中来,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上困难的同时,注意加强对贫困生的诚信教育、逆境拼搏意志教育等,充分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作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应把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纳入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体系中来,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上困难的同时,注意加强对贫困生的诚信教育、逆境拼搏意志教育等,充分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作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最初是由国家指定中国工商银行试点,面向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的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在校学生发放的,用于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并由教育部门设立“助学贷款专户资金”给予贴息的人民币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按贷款对象分为一般助学贷款和特困生贷款。一般助学贷款是指由借款人自己选择担保方式,提供符合规定担保的人民币贷款。特困生贷款是指对确实无法提供担  相似文献   

8.
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保证公民平等受教育权而推出的优惠政策措施,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其目的是帮助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日常生活费.但是2002年初,随着第一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部分学生进入还贷期,许多高校毕业生不如期甚至逃避归还贷款导致助学贷款陷入困境.2004年春,几大商业银行全面停止了大部分助学贷款业务.针对学生不还贷、银行惜贷等问题,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银监会四部委出台了新的助学贷款政策,并于2004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实行.  相似文献   

9.
学费的大幅度上涨,使得供养一个大学生成为不少家庭的沉重负担。 国家助学贷款正在成为解决贫困生上学难问题的重要途径。贫困学生只需经过身份证便可得到相当于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的无担保信用贷款,同时享受国家财政贴息50%的优惠,最长可在大学毕业后4年还清贷款。 在我国尚未建立相应的个人信用制度的情况下,仅凭对借款人的道德评价是无法保证作用的,解决还贷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靠相应的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9,(5):91-91
问:对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内容是什么? 答:从2009年起,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补偿。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10,(1):97-97
问:特岗教师算不算在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范围内? 答:根据《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财教[2009]15号)规定,自2009年起,国家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5,(6)
随着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教育公平至关重要,而当前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实施过程中却出现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良性循环是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 ,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我省自 2 0 0 0年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以来 ,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 2 0 0 4年 6月 ,累计有 3.1万名普通高校学生与银行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协议 ,协议金额 1 .3亿元 ,实际发放 1 .1亿元 ,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渠道 ,受到广大经济困难大学生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多种原因 ,全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整体进展缓慢 ,贷款发放和学生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  相似文献   

14.
赵娟 《青年探索》2004,(1):16-19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为家庭困难大学生提供必要经济援助的政策,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南京市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着重研究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认知程度、态度以及动机分析,为进一步推动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在解决贫困大学生困难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借贷学生违约率较高,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正常运行,其中不仅有经济方面的原因,还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心理干预的各种手段和措施,妥善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让心理干预在提高助学贷款还款率方面发挥应有的效用。  相似文献   

16.
蒙英姿  关东 《当代广西》2006,(18):46-47
都安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西部,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目前,该县学生总数为107336人,在校特困生占到37%以上。8月1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反映都安贫困生上大学难问题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我们再穷再困难,也要助他们一臂之力,不能让孩子们失去希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家推出了助学贷款。旨在让一些贫困学生不会因贫失学,还可以让他们树立“用自己明天的劳动果实来支付今天学费”的自立精神。但眼下,这样一个催人自立自强的政策,却屡遭冷遇。  相似文献   

18.
新学期开始之际,身处小乡村的表姑哭了掺半:既高兴女儿终于考上大学,又对通知单上高达9000元的学杂费一筹莫展。烈日下,她手拿着通知书,奔波于各亲戚家,希望能筹上学费。大家劝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但她拒绝了。作为一个乡村妇女,她根本就不知道有“国家助学贷款”这样一个词,而且在潜意识里,她认为“哪有那么好的事”。"据了解,截止到2005年7月31日,海南省、天津市、黑龙江省按新机制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和金额均为零。"以“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失学”为目标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自2000年正式实施以来,受到了贫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  相似文献   

19.
政策信息     
《政策》2000,(6)
《若干意见》指出,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类。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国工商银行开办、国家财政贴息的,适用于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的助学贷款。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对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或其直系亲属或法定人发放的商业性贷款,  相似文献   

20.
吴杰 《青年论坛》2011,(6):139-142
国家助学贷款鲜明特征是,政策性较强、资助对象及目的具有特定性、风险性较高。目前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银行运行成本高,贷款风险大;二是学生诚信守约意识淡薄;三是贷款发放不平衡,供求矛盾突出。为此,一要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二要大力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三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四要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缓解国家助学贷款压力;五要完善立法,降低银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