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俗话说得好:“只有把一滴水放到江河海洋中去它才不会干涸。”这无疑道出了一个生活的真谛,即万物皆不能脱离其生存的空间而存在,而且也只有溶入其生活圈才能显示出它内在的价值。也许此刻有人要质问,鲁滨逊不是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就像一滴水脱离了海洋一样,只身生存,不是也照样度过了很多日子吗?其实不然。提出这个疑问的人仅仅是看到了一个表面现象,似乎鲁滨逊过的是一种脱离人类、社会的生活,但如果鲁滨逊不是依靠在人类社会中所学到的本领来捕食、盖“居室”,他能生存下去吗?他只能像一滴脱离了大海的水,被一阵风吹没,被…  相似文献   

2.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被认为是英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现实主义小说的摇篮。自1719年首次出版以来,它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的两个关键元素——"自我"和"他者"——为中心,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其一,鲁滨逊如何构建"自我"?其二,鲁滨逊奴仆星期五在作者笔下如何变成一个沉默的"他者"?  相似文献   

3.
记得是“文革”后期,那时已多年无小说可读,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本《鲁滨逊漂流记》,欢喜得不行。关于鲁滨逊,我上小学就知道,是老师讲给我们听的。那故事带给我许多遐想,我觉得荒岛上的鲁滨逊那么浪漫,我很想试试做这样一个人,命别一孩子做“星期五”(编者注:鲁滨逊的仆人)。而这时读这本书,感觉就不一样了:当时正值内心的苦闷期,文化大革命搞了这些年,  相似文献   

4.
试论潜能     
这绝对算得上是《鲁滨逊漂流记》的再版,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42年11月23日,当时年仅24岁在一艘英国轮船上当司务的中国人潘濂不幸在大西详落难, 幸而爬上用木头和油桶绑捆成的救生筏,靠雨水解渴,靠生鱼、水鸟充饥。孤筏在水天一色、茫茫无际的大西详上漂泊133天以后被巴西渔船搭救。这时,他仍能行走,只是休重减轻了30磅。医生得知潘濂吃的是生鱼,特地检查肠胃,结果,没有发现什么寄生虫,只发现肠功能轻度紊乱。当一位心理学家得知潘濂与世隔绝133天,他坚持认为这个漂泊者一定会精神失常。他检…  相似文献   

5.
他将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写在这片土地上,他将一个开拓者的足迹印在这片土地上。’他将科学创新的理念践行在这片土地上——这个村子曾经贫困落后,而今却是一个讲科学、富有创造力,不断提升着文化素质与综合实力、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6.
题记日他将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写在这片土地上,他将一个开拓者的足迹印在这片土地上,他将科学创新的理念践行在这片土地上——这个村子曾经贫困落后,而今却是一个讲科学,富有创造力、不断提升着文化素质与综合实力、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伽利略因自己的科学信念而被审判。事实上导致他被审判的原因非常复杂,学者们就此争论不休,不过,可以肯定导致他被审的原因绝不仅仅是他的科学信念。笔者认为,导致伽利略被审的原因既有政治形势的影响,也与他的宗教和科学信念有关,更与他的哲学立场密切相关。这其中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他所处的时代使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场天主教与新教的严酷的政治斗争之中;二、他在神学上关于解释《圣经》的观点被视为有异端倾向,他的科学方法论所具有的反权成的特色使他在哲学上得罪了亚里士多德派的经院哲学家;三、他又很不合时宜地得罪了教皇;以上种种因素汇集在一起,促成了他的悲剧性的结局,使他很不幸地成了一个牺牲品。  相似文献   

8.
《创造》1999,(9)
二十世纪是科学获得空前发展的世纪。从相对论、量子力学揭开自然科学之新篇章到本世纪末计算机、信息科学集中了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人类正大踏步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崇尚科学,依靠科学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人们的主要意识。  然而,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科学与反科学、伪科学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歇过。近年来,各种迷信活动、各种伪科学有所抬头,李洪志的“法轮大法”就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宣扬迷信邪说,否定一切科学真理。他声称“人类现在的科学实质上是站在一个错误的基点上发展的,对…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经济时代正迎面向我们走来的世纪之交时期,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所散布的歪理邪说居然还能迷惑为数不少的人,这实在应该引起我们多方面的反思。就拿他反科学的荒谬胡诌来说吧,几乎完全近乎梦呓与疯话了。李洪志宣称:“现在的科学不算科学,因为用这个科学这条路永远都测不到这个宇宙的奥妙”;“人类现在的科学实质上是站在一个错误的基点上发展起来的,对宇宙、对人类、对生命的认识都是错的,所以修炼界我们修炼的人根本就不承认现在的科学,认为它是一个错误。”他还胡说地球是大宇宙的“…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幽默故事:一个牧师的烟瘾很大。有一次他问他的上司:祈祷的时候能不能抽烟?上司说不行。后来他换了一个问法: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结果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可见问法不同,答案竟然截然相反。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对于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有时会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发现。在科学理论的钻研中不乏…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现代众多科学家群体中,有众多的科学家是值得敬重的。不过要是有人向我提问:你最敬重的科学家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周培源先生。其原因,不仅是我上大学的力学专业是周培源先生所创办,周培源给我们上过基础课理论力学,也不仅是我工作后,许多年是在力学系度过的,经常能够聆听他的教诲,而是近若干年来我逐渐对力学史产生兴趣后,在浏览了许多科学名人传略后,在熟悉了我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之后,经过比较和思考得到的结论。只有跳出一个系,而从近代整个中国的科学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才体味出他在我国近代科学发展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续集》中的鲁滨逊来到中国的南京、北京以及长城以外的蒙古地区,以比较的方法描述中国见闻。城市、生活、贸易、军队等等一切都不如欧洲。书中充斥着对中国的歧视、偏见和傲慢。欧洲中心主义的优越感使笛福藐视中国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东方主义视角使他鄙视东方、随意建构中国形象,进而觊觎主宰中国;殖民主义者的眼光驱使他从精神和物质方面寻求对中国进行殖民统治的理论依据。《续集》为殖民扩展奠定了舆论基础,为贬斥中国扩充了文本基础,对当今跨文化交流有着一定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3.
跨越生命线     
读过的外国作家作品中 ,让我心灵振撼的还是列夫·托尔斯泰。托翁算是一个贵族作家 ,但心灵始终向着平民倾诉。论地位 ,他是伯爵 ,拥有可观的产业 ,有众多的奴隶和仆人供职在他的庄园。但他对这种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深深厌恶。于是 ,这位当时就驰名中外的作家也常常操起犁耙在庄园耕作 ,一干就是大半天。他放弃了贵族的生活方式 ,参加农民的劳动 ,他吃素 ,激烈反对妻子生育后请奶妈 ,认为让人家抛开自己的婴儿而给别人的孩子喂奶 ,是最不人道和反基督的行为。于是家庭的分歧产生了 ,妻子索菲娅称他自食其力的作法是扮演鲁滨逊的滑稽行为 ,而…  相似文献   

14.
翻开人类现代科学史画卷,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涌现出一批闻名于世的杰出科学家。为了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跻身强国之列,他们以殉道者的姿态,身许科学,孜孜以求,含辛砥砺、自强不息,不仅为人类做出了贡献,而且也点燃了中国现代科学的圣火,使科学之光照亮了中国。严济慈自然属于他们中的一员。他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实践了“让科学在中国土地上生根”的誓言。 走进科学殿堂 1900年12月29日,严济慈诞生在浙江东阳县下湖严村一个普通的农家。他从小似乎就对数字有着一种天然的嗜好,5岁就跟父亲学…  相似文献   

15.
高伟 《当代广西》2009,(2):56-56
《美的突破》是阮直的又一本杂文集。阮直是中国最优秀的杂文家之一。 杂文家就是一个能视事态及人类之病的医生。优秀的杂文家真的得有无比深刻的洞察力,他得把自己的眼睛长成一架能透视得了生命病体的窥视镜,比如医院里那些能够透视得了我们内脏的仪器。组成杂文家这台优秀仪器的,是杂文家卓越的思想,深刻的洞见,对于事物内部细胞的生成及发展趋向的正确的认知力。当然,我说的是阮直这样优秀的杂文家,不是世面上那些肤浅地大声小叫地在事物外部周游列国的写字者。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专制,成为运动的主将,对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的今天,考察陈独秀当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陈独秀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表现在他首先提出并积极宣传民主科学的主张。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改名为《新青年》)。他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中,就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所谓民主,就是人权。他说:“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  相似文献   

17.
友情颂     
人是需要朋友的,鲁滨逊飘流到孤岛上,我想他最恐惧的不仅仅是生存的艰难,孤独才是对他最沉重的负担。有一次,我在湘黔一带的森林里迷失了方向,怎么也找不到来时的路径,走来走去,总是走到刚才自己走过而且留下记号的地方。我知道,别人曾经告诉过我的,老百姓管这叫“鬼打墙”,也就是迷路了。越紧张,越找不到出路,走来走去,在绕圈子,我真是吓傻了。密林里本来光线暗淡,眼看天色黄昏,更觉得恐慌了。就在  相似文献   

18.
不断探索真理,同时代一起前进──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萧灼基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是一位不断探索真理,在科学上不断开拓和创新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一)与传统观念决裂早在年轻时代,恩格斯就敢于追求真理,坚决与保守的传统观念决裂。他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代地理科学的先躯──黄国璋中共陕西师大委员会统战部现在的青年地理工作者也许不知道黄国璋先生了。但在六七十岁老一辈学者的心中,黄国璋曾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他作为中国现代地理科学的先驱者之一在地理学的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他的学术思想,他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1973年至1982年,段远钟同志先后担任自治区建委副主任、主任职务。在这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段远钟同志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广阔胸怀,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全面贯彻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巩固一个基础(粮食)、抓紧两大支柱(蔗糖、水电)、发展八项优势”的战略方针,大力抓好重点工程建设;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满腔热情推行建筑工业化,强化企业管理,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他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他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