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我国配偶权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我国配偶权制度之完善王丽萍配偶权,是配偶的权利的简称,是指配偶之间要求对方陪伴、钟爱和帮助的权利,①属夫对妻和妻对夫的身份权,其内容包括基于婚姻的自然属性产生的权利,如同居权、生育权,以及基于婚姻的社会属性产生的权利,如忠实请求权、日常家事代理权、...  相似文献   

2.
论配偶权     
配偶权是一种基本身份权。配偶权植根于婚姻的自然性能和社会功能,经由人伦秩序和道德化提炼,最终成为法律制度。本文试图从配偶权的历史发展和我国现有立法出发,阐述我国的配偶权制度。着重论述如何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配偶权制度,包括配偶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配偶权的派生身份权以及侵害配偶权的民事责任等。文章最后对配偶权制度进行了评价,认为建立配偶权制度会对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配偶权     
配偶权是一种基本身份权。配偶权植根于婚姻的自然性能和社会功能,经由人伦秩序和道德化提炼,最终成为法律制度。本文试图从配偶权的历史发展和我国现有立法出发,阐述我国的配偶权制度。着重论述如何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配偶权制度,包括配偶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配偶权的派生身份权以及侵害配偶权的民事责任等。文章最后对配偶权制度进行了评价,认为建立配偶权制度会对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配偶权是三大基本身份权之一,许多国家的立法及理论对其都予以重视,但在我国立法上却没有对其予以明确规定。本文从配偶权的概念、性质入手,强调配偶权的四大性质,即身份权、支配权、绝对权兼有相对权、专属性、权利义务相互性,并以配偶权最基本的身份权-为立足点,主张纯化配偶权的具体内容,明确规定同居权和忠实请求权,然后结合我国当前的立法状况指出我国配偶权在具体内容和救济途径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该存在的问题从完善配偶权的具体内容和建立配偶权的民事侵权责任制度两方面提出适当的完善配偶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议配偶权     
配偶权的概念  配偶是男女双方基于婚姻由法律设定的亲属身份关系和一种称谓,配偶关系作为一个权利制度是由英美法系国家率先规定在立法之中的。现代法律通说也认为,婚姻关系因对当事人具有重大利益,法律应给予权利化保护,从而具有权利性质,①但对配偶权的界定,观点则不一。最先提出配偶权的英美法系国家认为,配偶权是指配偶之间要求对方陪伴、钟爱和帮助的权利。②我国学者认为,“配偶权是指夫妻之间互为配偶的基本身份权,表明夫妻之间互为配偶的身份利益,由权利人专属支配,其他任何人均负不得侵犯的义务。”③我国台湾地区学…  相似文献   

6.
妻子未经丈夫同意,擅自将腹中胎儿流产,妻子此举是否侵犯了丈夫的生育权?本案判决表明,男女公民均享有相应的生育权,但女性的生育权是基于人身权中的一种生命健康权,而男性所享有的生育权是身份权中的一种配偶权,当男性与女性生育权相冲突时,应更多地保护女性生育权。  相似文献   

7.
刘引玲 《现代法学》2006,28(4):89-94
婚姻权利是现代法的内容之一。婚姻权利是权利人依法享有的以结婚权、配偶权和离婚权为内容的,发生人身效力和财产效力的民事权利,是配偶身份利益的法律保障,是婚姻家庭制度的核心内容。婚姻权利的行使对于权利个体及社会都须有必要的限度。具体表现为其一,为保护权利相对人的限度;其二,为保护公共利益的限度。只有对婚姻权利的限度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才可能实现法律设立的价值与目的,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8.
试论配偶权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马强 《法学论坛》2000,15(2):49-57
配偶权是我国立法尚未完全确立的一项权利,审判实践对侵犯配偶权纠纷多按侵犯名誉权纠纷处理.本文对配偶权作为基本身份权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研讨,重点研究了配偶权与名誉权的本质差异以及将配偶权纠纷按名誉权纠纷处理对受害人保护的不妥适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了结论--我国立法应当确立配偶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身份权请求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厚省 《法学研究》2006,28(5):17-29
身份权应当包括配偶权、亲权、亲属权和监护权四个方面的内容。法律对身份权的保护历史悠久,对身份权的民法保护包括赋予身份权人请求权、确认诉权和形成诉权三种方式。身份权并非典型的绝对权,其在对外的关系上具有绝对权的性质,在对内的关系上具有相对权的性质,故身份权人的请求权只能向身份义务人主张。因此身份权请求权应当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身份义务人的请求权,一种是针对身份关系之外的第三人的请求权。  相似文献   

10.
钱泳宏 《北方法学》2011,5(3):126-134
理学是清代统治阶级所尊奉的正统学说,夫权具有深厚的生存土壤。从《大清律例》与刑科档案考察,清代的夫权主要包括夫可自由处分家产而不受限制的财产权;夫肆意詈骂妻而不被处罚、殴妻轻罚与不罚及过失杀妻勿论的教令权;妻犯七出时的休妻权;妻背夫逃亡或者犯奸时的嫁卖权;妻殴骂夫之直系尊亲属或犯奸时,杀死该有罪之妻的选择权等。清律法定的夫权至上,导致现实生活中夫权被恣意发挥,这也是清代夫犯妻案件多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身份权若干问题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民法教材对身份权论述篇幅有所增加,但多限于介绍身份权的概念和具体种类,而从民法原理的角度对其作技术分析则比较少见,甚至还有部分学者持过去的观点,即认为只要是民事主体基于一定身份所享有的权利都是身份权,既包括配偶权、亲权等,也包括荣誉权和智力成果权中的人身权,这种看法是受前苏联民法的影响,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什么是私的,提倡人们无偿地为社会做贡献,智力成果当然也就不能成为商品,从而也就不能成为财产权的客体,但又不能否认它是民事主体的权利,既然它和民事主体的身份有一定联系,于是就把它归…  相似文献   

12.
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亲属身份性是婚姻家庭法调整的亲属关系的共同特征,身份性是婚姻家庭法的灵魂。我国现行亲属身份权民事立法的伦理性有待强化,设计体系有待完善,立法内容有待健全,因此,在民法典视域下,需要在统一法律体系的前提下,重新厘定亲属身份权,以配偶权、亲权、亲属权三类亲属身份权为主线,重塑亲属身份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试论贞操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强 《法律科学》2002,(5):60-68
贞操权为区别于身份权性质的配偶权,是男女均享有的以性行为为特定内容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其侵权为一般侵权行为,其损害赔偿仅限于精神上的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4.
《民法典》第1001条关于亲属身份权参照适用人格权编的规范有利于完善对亲属身份权的保护。基于参照适用这一立法技术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所体现的法定类推特色,需要对参照适用的可能空间以及参照适用的方式、对象和效果等具体规则进行法解释学层面的厘清。亲属身份权与人格权的牵连及差异分别为“适用”的可能和“参照”的限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对侵害亲属身份权中配偶权、亲权和亲属权的行为进行规制即为参照适用的可能空间,兜底性适用和适度性适用则是参照适用的妥善方式。经由规范意旨、相似性和体系性标准的考量,人格权编的规定对于亲属身份权的保护存在可以参照适用、部分参照适用和不能参照适用三种区分。通过参照适用,将产生身份权请求权的法律适用效果。基于亲属身份权的绝对权属性和更好地保护身份法益的需求,身份权请求权并不受限于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是自然人和法人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方面享有的身份权和财产方面享有的所有权。目前受我国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范围包括: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国家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方式和对其他民事权利的法律保  相似文献   

16.
关于婚内侵权民事救济制度,需要认清婚内侵权豁免原则的成因及婚内侵权损害赔偿救济制度的确立理由法律基础和物质基础已为确立婚内侵权损害赔偿救济制度提供了保障,构建婚内侵权损害赔偿救济制度,必须明确夫妻配偶身份关系,确定配偶权及由配偶权派生出的身份权范围;协调法律与道德对配偶关系的调整,确立配偶权的法律责任与责任承担方式和例外性条款;采纳夫妻共同财产制的强制终止制度。  相似文献   

17.
配偶权与婚内强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配偶权概述 尽管专家和学者对于是否应把配偶权写进新婚姻家庭法仍存在争议,但婚姻关系渴望得到法律更有力的保护却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婚姻法正在经受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重大挑战,只有正面回应公众的意志,婚姻法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因此,虽然婚姻家庭法修改草案的初审未获通过,但笔者相信,立法对配偶权的承认只是个时间问题。 究竟何为配偶权?美国学者认为:“配偶权是指配偶之间要求对方陪伴、钟爱和帮助的权利。”①我国学者认为:“配偶权是指夫妻之间互为配偶的基本身份权,表明夫妻之间互为配偶的身份利益,由权利人专属支配…  相似文献   

18.
配偶权是由英美法系国家首先提出并加以完善的,我国的《婚姻法》并没有将配偶权写入其中。随着中外文化不断交融、学者对婚姻关系的深入研究及社会对于婚姻关系的广泛讨论,特别是"包二奶"现象的层出不穷,因配偶权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尽管我国立法尚未采纳"配偶权"这一概念,本文试图立足于《婚姻法》的基本理论和现行法律法规,对这一权利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我国在婚姻立法上完善配偶权的相关内容,以法律手段对"包二奶"的行为加以有效的调整,从而使配偶权的被侵害者获得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9.
“配偶权”与“婚内强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对家庭暴力”已经提了不少年,专家们普遍呼吁:女性经常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全社会都应重视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制止家庭暴力行为。然而,在井冈山婚姻法年会上,法学专家们在“专家建议稿 ”中却提出了“配偶权”。有的学者指出:“配偶权”是夫妻双方享有的基本民事权利,它基于男女间合法的婚姻关系而产生,体现着婚姻的内在要求和男女互为配偶维护正常夫妻关系的身份利益。包括同居权、住所决定权、性交排他权、日常家事代理权、相互扶助权等。“配偶权”的提法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争论,有些社会学家认为在法律中…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公证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多年.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权利登记部门,如房屋产权管理局、车管所、工商部门等。有时并不实质审查夫或妻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转让财产的行为是否征得了配偶的同意.包括在办理股权或知识产权转让协议等公证时.有的公证机构也不对该转让是否征得了配偶的同意进行实质审查.而只审查权利凭证上登记的权利人转让权利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