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周佛海作为旅日方面的代表参加了大会,会后,由于选举出的中央书记陈独秀暂时在广州无法回上海任职,就让周佛海临时代理陈独秀的书记职务。但回到日本后,他就等于退出了共产党,只是没肓“办理退党”手续而已,他是“一大”13名代表中最早退出共产党的,1924年5月,周佛海从日本回到广州,9月他正式退出共产党组织。从此他投向国民党,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和“三民主义理论权威”;抗战爆发后,他又当了汪伪阵营的第三号大汉奸。周佛海为保退党?这个问题党史界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让我们还是从周佛海的成长过程来慢慢揭开问题的真相吧!  相似文献   

2.
苗体君 《湘潮》2012,(6):35-38
周佛海(1897~1948),原名周福簋,湖南沅陵人。他24岁时出席党的一大,与毛泽东同睡一个地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党的一大后,曾临时代理陈独秀的书记职务,一度成为政坛红人。但党的一大闭幕后,仅仅过了3个月,周佛海就退出了共产党,转而投向国民党,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和“三民主义理论权威”。抗战爆发后,他又投靠汪精卫做了汉奸。本文主要讲述他在党的一大前后。  相似文献   

3.
在共和国创建之初,13岁的十世班禅作为藏族同胞的领袖人物进京与周恩来相会;从此,一位少年活佛同一位年过半百的共产党政治家结下了珍贵的忘年之交。在那次终生难忘的会见后,班禅提出“四爱”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和行动规范。1951年4月27日,班禅第一次到北京。周恩来总理、朱德、李济深副主席亲到北京前门车站迎接。这是班禅第一次会见周恩来,也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的政务活动。当时他年仅13岁。这位13岁少年,在一批饱经革命烽火锻炼的共和国领导人面前,更显得年幼,也有些拘谨。班禅向周总理献上了哈达,表达自己的崇…  相似文献   

4.
赵世炎和他的七论上海罢工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位才华出众的群众运动领袖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曾涌现过无数才华出众、有高超组织才能、叱咤风云的群众运动领袖。著名烈士赵世炎 ,就是其中一个。他生于1901年4月13日 ,今年是他的百年诞辰。赵世炎在中学时代就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崭露头角 ,成为同学中的核心人物。1919年参加李大钊组建的少年中国学会 ,先后主编《平民周刊》 ,《少年》半月刊 ,《工读》半月刊。这时 ,参加五四运动的知识分子起了分化 ,胡适提出“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赵世炎写文章参加“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对胡适的观点进行批评。当时胡适已…  相似文献   

5.
王树人 《党建》2009,(8):58-59
周佛海之子周之友 周之友(1911-1985),原名周幼海。祖籍湖南沅陵。他的父亲周佛海1921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脱离共产党。1938年底随汪精卫叛国投敌。1948年死于南京狱中。  相似文献   

6.
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同时,在北京成立了另一个“中国共产党”,并还创办《今日》宣传刊物,所以被称为“今日派共产党”。“今日派共产党”的组织者是胡鄂公和邝保汉两人,主要成员有熊得山、汪剑农、彭泽湘等人,并发表了声明。胡鄂公曾做过军阀王占元的政务厅长,后为国会众议员。曹锟贿选总统时,他是被收买的议员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今日派共产党”派彭泽湘等人赴莫斯科与中国共产党争“正统”,并要求加入第三国际,遭到共产国际的拒绝。中国共产党本着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的宗旨,曾指示北京共产党组织接纳胡鄂公等,并考察他是否参加曹锟的贿选。北京党组织在弄清情况前,先将胡鄂公、邝保汉等人放入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中考察,经查实胡鄂公确实参加了曹锟贿选,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便设法将他们开除了。不久,“今日派共产党”宣布解散。  相似文献   

7.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望志路106号开幕。全国有七个地区十三名代表参加会议。陈公博、包惠僧、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张国焘、刘仁静、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周佛海及第三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李克诺斯基,一共十五人。在此次会上,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身在广州的陈独秀被选为中共总书记。在中共“一大”会上,包惠僧和毛泽东地位相同,表现各异。27岁的包惠僧发言活跃,28岁的毛泽东沉默寡言。“一大”一结束,包回到武汉,担任湖北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回到长沙主持湖南共产党的工…  相似文献   

8.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毛泽东、何叔衡作为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一大。何叔衡1876年5月27日出生于湖南宁乡,参加一大时,他已45岁,是13位代表中年龄最大的。但他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 他系国民党元老之后,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共产党;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却戴着手铐走完了长征路; 他曾多次被捕入狱,却每次都奇迹般地生还; 他曾因“海外关系”被批判,却藉此在外交战线上独树一帜。 他就是童年被叫作“肥仔”,晚年被尊为“廖公”的杰出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廖承志。 今年是躲志同志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缅怀廖公伟大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国际1月1日欧元现钞开始流通。1月6日韩国决定从美国购买111枚射程为300公里的地对地战术导弹。1月13日数万名德国群众从德国各地来到位于柏林东部的弗里德里希斯菲尔德社会主义公墓,悼念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罗沙·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遇害83周年。当天上午,数千人在柏林还参加了向墓地进军的和平示威活动,抗议德国向海外派兵。1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第109届执委会开会投票决定,不将少数国家提出的“邀请台湾作为观察员参加世界卫生大会”提案列入本届执委会会议的议程。1月18日为报复一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老一辈外交家、原外交部副部长陈家康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肆虐时 ,受到残酷迫害 ,1970年7月7日他在湖南茶陵外交部五七干校含冤病逝。陈家康早在30年代初就在上海投入左翼文化战线的斗争及爱国救亡运动 ,并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40年代 ,他又成为著名的上海周公馆中共发言人。他在上海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迹。30年代的革命足迹陈家康原名宽、字有容 ,1913年1月13日生于湖北广济(今武穴市)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家庭 ,父亲陈云山在抗战开始后在家乡…  相似文献   

12.
《告中国的农民》一文,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较早、较系统地阐述中国农民问题的一篇重要文章。但是,由于该文的开头部分“被上海法捕房没收走了”,遂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使人们难以知道该文的作者是谁。85年来,特别是1949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该文和周佛海的有关情况来分析,特别是依据该文和周佛海的文章中对“设若”、“甚么”、“那末”等词语的习惯性运用,可以断定该文的作者就是当时日本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周佛海。  相似文献   

13.
在汪伪十大汉奸中,除汪精卫被打断脊梁骨于1944年病死在日本外,只有周佛海免遭枪毙的厄运.周佛海为何能逃此一劫,个中秘密又是怎样的呢?周佛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生曾脚踩“三只船”.首先投机革命成为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后脱党效命蒋介石,成为蒋的“文胆”之一,在国民党内显赫一时;最后他又同汪精卫一道投靠日本人,成为汉奸三巨头之一.1945年8月9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这时蒋介石远在重庆,对上海、南京的大接收伤透了脑筋.他连续下了三道命令:一是要八路军、新四军及中共游击队就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日伪军队擅自行动;二是要国民党中央军迅速进入敌占区,准备受降;三是要日伪军切实负责维持地方治安,不得向人民武装投降.周佛海在日本准备投降之际,悄悄给在重庆的蒋介石拍了个急电,表示愿为蒋介石效劳,声称他将集合税警团、保安队、警察等维持上海的秩序,以“完整”的上海奉献给“中央”.并向蒋表示:“职与其死在共产党之手,宁愿死在(蒋)主席之前.”蒋接到电报后,大喜,立即以个人的名义给周佛海嘉奖,后由蒋伯诚转达给周佛海.周佛海接到蒋的嘉奖,心中分外高兴.8月12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奉蒋介石之命,任命周佛海为军事委员会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周佛海摇身一变,由臭名昭著的  相似文献   

14.
周佛海是个大投机专家,他一生曾脚踩“三只船”。首先参加革命成为中共“一大”12个代表之一,后脱党效忠蒋介石,成为蒋的“文胆”兼谋土,抗战月发后,他又同汪精卫一道投降日本,成为汉奸三巨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他又想重投共产党,为自己找条退路。根据周佛海这一复杂的心理,lpel年,我党领导的新四军曾派人策反过周怫海,这一段离奇的经历至今鲜为人知。周的岳父杨自容,初年代曾在长沙明宪女中教过书,他很喜欢一个学生叫杨字久。杨宇久认周的岳母为干妈,杨自容的女儿、周怫海之妻杨淑慧便成了杨守久的干姐姐了。后来杨宇久在…  相似文献   

15.
何孟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是我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 ,中国共产党的首批党员 ,京绥铁路工人运动的先驱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他为开创江苏农民运动的新局面和发展上海工人运动作出重要贡献。他最早公开起来反对李立三、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成为我党反对“左”倾冒险主义的一位杰出代表。1931年1月 ,不幸遭敌人逮捕 ,他宁死不屈 ,英勇就义 ,成为著名的龙华烈士。全家被捕1931年1月17日下午1时40分 ,国民党上海公安局按叛徒提供的情报 ,会同帝国主义租界巡捕房 ,…  相似文献   

16.
苏嘉 《新湘评论》2005,(9):46-47
刘伯承、贺龙入党时已身为军长。刘伯承是“揣着银元上山”参加共产党的。而贺龙在“八一”南昌起义中担任总指挥时,还不是共产党员“刘帅参加共产党是不容易的事呀,他是口袋里揣着银元上山的。”这是一位革命老前辈的一番风趣话。当时,担任国民革命军暂编15军军长的刘伯承军饷在5万大洋左右,相当于当时上万名士兵1个月的伙食费。刘伯承能够放弃这样的高官厚禄加入共产党,确实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7.
彭泽民是广东四会县人,是国民党左派元老、爱国华侨。早年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2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他是一位长期与共产党合作,拥护共产党主张,坚持民主爱国立场,为祖国独立、自由,民主奋斗一生的著名民主战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和受广大华侨爱戴的华侨领袖。  相似文献   

18.
王永春 《党史文汇》2012,(10):45-47
顾永武是一位三次荣获战斗英雄称号的老红军,曾任陈赓兵团红军团团长、三十七师师长、十三军军长,现已离休。小红军入党1936年10月中旬,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陕甘边区后,部队经过整编,加强军政训练,顾永武的政治思想觉悟大大提高,决心参加中国共产党,为解放中国、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原来,13岁参加红四方面军的他,误认为参加红军就是参加了共产党。可在四次反"围剿"战役和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党支部开会只通知党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表弟文强称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干部,参加过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担任过四川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川东特委书记,后脱离共产党,成为国民党"军统"特务和"国军"将领,参加淮海战役时被我军俘虏,在狱中呆了26年,1975年获特赦。  相似文献   

20.
高扬“三个代表”思想旗帜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六大会议上 ,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在报告中 ,他总结了 1989— 2 0 0 2年十三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的“十条基本经验” ,这十条基本经验 ,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 ,归纳起来就是 :高扬“三个代表”思想旗帜 ,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深入思考和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的重大命题。确认这一命题 ,就是确认共产党执政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