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继上海、北京等地之后,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冬至1921年春酝酿并成立。不久,成立中共广东支部。1922年上半年,成立中共广东区委。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劳动组合书记部,随后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  相似文献   

2.
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中央组织就十分重视在东北地区建立党的地方组织工作。同年11月以李大钊为书记的中共北京地委曾派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到东北考察工人运动。1923年3月又派共产党员陈为人、李震瀛到哈尔滨开展建党建团工作。同年7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哈尔滨支部成立。10月,中共哈尔滨独立组成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地方党史和区域工人运动史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维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组织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主要工作,其中北方工商业中心——天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重点城市。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组建工会,创办工人学校,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天津支部,推动劳动立法,使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天津蓬勃发展。历史充分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以天津为代表的城市工人运动的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4.
我国早期工会组织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首先是劳动组合书记部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特别申明,它是“一个要把各个劳动组合都联合起来的总机关”,“他的事业是要发达劳动组合,向劳动者宣传组合之必要,要联合或改组已成立的劳动团体,使劳动者有阶级的自觉,并要建立中国工人们与外国工人们的密切关系”。为此,以后又设立一  相似文献   

5.
河北是李大钊同志的故乡,是全国建党、建立省委组织机构较早的省份之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中共北京地方支部、北京区(地方)执行委员会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先后派人到河北省的唐山、保定、石家庄、张家口、安平、饶阳、乐亭、玉田等城乡,从事建党活动。1922年4月,河北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中共唐山地方委员会成立。到1923年底,河北省现辖  相似文献   

6.
陈玫 《世纪桥》2011,(6):13-18
1923年3月,已从苏联回国、在北京铁路总工会工作的陈为人,被时任中国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书记的李大钊派到东北,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当年春,陈为人化名陈涛,与京汉铁路总工会秘书、中国劳动组合书记干事李震瀛(化名骆森)从北京来到哈尔滨。  相似文献   

7.
第一本用中文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陈望道翻译的,1920年在上海出版。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总机关,是1921年8月在上海建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是1922年2月在江西安源路矿建立的,由李立三组建并担任支部书记。中国农村的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是1923年3月  相似文献   

8.
许梦醒 《兵团工运》2021,(4):27-30,37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18天后,就在上海建立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从此揭开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崭新篇章. 在今天的上海静安区成都北路893弄1-11号,一栋两层石库门小楼静静伫立于此.这座建于20世纪初的建筑,就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办公旧址.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起点,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摇篮.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的名称、起止时间及人员构成,综合原始档案与文献、回忆材料的考辨,可作出如下初步结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东的分支机构成立于1921年秋,初称南方分部,部员为谭平山、冯菊坡、梁复然、王寒烬、郭植生、张瑞成。1922年6月后,该部改称广东分部,冯菊坡、阮啸仙、周其鉴、刘尔崧为部内负责人士。广东分部结束于1923年5月爱群通讯社闭社,其联络工人、组织工会的功能被广东工会联合会取代。  相似文献   

10.
李安葆 《湘潮》2014,(11):50-50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创办机关刊物《劳动周刊》,李启汉被任命为书记部干事兼《劳动周刊》编辑。创刊于上海的《劳动周刊》,宗旨是“为劳动者说话,并鼓吹劳动组合主义”,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份全国性工人期刊。《劳动周刊》的主要任务是通俗地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他们组织起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11.
1921年隆冬时节,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一位外表像乡下人的青年,踏着泥泞寻访到武昌黄土坡下街27号。 27号是当年中共武汉地方组织最早的机关,也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的所在地。来访者叫项德隆。不久前他给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写信,自称是模范大工厂的纺织工人,经常阅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办的《劳动周刊》等书刊,希望能见面谈谈工人运动的问题。此时武汉党组织负责人包惠僧正与陈潭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出席中共一大之后,到他返回长沙之前,除了去拜访过上海泰东图书局经理赵南公和看望过正在上海学习的新民学会会员杨润余之外,还参加了为期5天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会议,并在会后担任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的主任。  相似文献   

13.
1921年10月,中共中央指示武汉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长江分部(后改为武汉分部),以便在武汉地区开展劳动组合的工作。分部刚成立时,党在武汉的工作主要是在学校的教职员和学生中展开,但深入到劳苦群众,特别是人数众多的铁路工人中,工作还做得不够。1921年11月,京汉铁路工人受陇海铁路工人罢工胜  相似文献   

14.
罗章龙,原名罗墩阶。湖南浏阳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曾参加五四运动,是中共创建时的党员之一。在担任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负责人期间,先后组织领导了陇海铁路、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及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是中共早期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21,(9)
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早期党员马骏从天津回东北,在哈尔滨、家乡宁安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1922年中共北京(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书记李大钊)派遣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来东北考察工人运动。罗章龙在哈尔滨期间到中东铁路总工厂、三十六棚、戊通航业公司、秋林洋行等地考察。回北平后,向中共北京(北方)区执委会提出在哈尔滨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23年2月初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最后一个怒涛。中共北京区委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负责人罗章龙,亲自领导了这次空前规模的罢工斗争,并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写下了十万字的《京汉铁路工人流血记》,鼓励工人阶级继续进行革命斗争。《京汉铁路工人流血记》是后人研究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7.
李桂华  朱腾飞 《前线》2023,(2):90-91
<正>工人运动的滔天巨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当年8月,中共中央成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先后领导了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等工人运动,发动工人为捍卫自身劳动权益而斗争。  相似文献   

18.
李曙新 《党史博采》2013,(11):58-59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了二1922年8月赴山海关发动铁路工人运动,10月成功领导了京奉铁路山海关铁路工人大罢工,这一事件既是中国工人运动第…次高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早期中共河北地方党史的重要一页。关于王尽美赴山海关开展工运时的职任,目前党史学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最为流行的说法是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的身份,如2006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河北简史》、2011年2月18日《人民日报》的《“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以及专题论文《王尽美在山海关——记京奉铁路首次大罢工》、《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与工人运动的杰出活动家王尽美》等均持此说;再一种说法是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特派员的身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王尽美》一书持此说。然经笔者查阅出处,发现这两种说法均来自间接的回忆史料,而与文献史料存在着不够吻合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罗章龙作为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在李大钊和中共北京地委领导下,先后参与领导了长辛店、陇海铁路、开滦五矿等工人罢工斗争,主编《工人周刊》。1923年,罗章龙参与组织京汉铁路总工会,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当时由他编写的《京汉工人流血记》一书,全面叙述了二七大罢工的斗争经过及其意义,有力地揭露了军阀当局的凶恶面目,迄今仍不失为研究二七大罢工的珍贵历史文献。罗章龙为党领导的北方地区早期工人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党一成立,就对山海关铁路地区的工人十分关心,1921年10月,便派共产党员、长辛店工人俱乐部委员杨宝昆来山海关工作,这是我党派到山海关的第一个共产党员.1922年8月,王烬美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身份(党的一大代表),前往山海关(时年24岁).开始住在铁工厂工人鲁懋堂家,后又住在工人李耀东家;以铁路工厂冶铁徒工身份,经常深入工人群众中,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启发阶级觉悟;针对工人中存在的帮派分歧,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号召工人们精诚团结,共同战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