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渐成趋势。分析了国内三种典型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的利弊,并重点对银行、政府机关、中介服务机构等参与主体进行了角色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市场化的可推广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目前在我国被作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冲击的重要政策工具,政府推动试点,给予资金、贴息等政策支持,以促进银企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但在知识产权权属的不稳定性和价值不稳定性、质权设立和实现等方面还存在着法律风险,本文提出的法律对策是:应该正确定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践的政府目标和法律关系,探索知识产权担保的创新模式和知识产权质权实现的创新方式,引进知识产权保险机制化解融资风险。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仅有其相应的法律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有的理论,包括对传统交付方式、担保物权的价值取向、传统民法物权体系、物权法定原则的挑战。实践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推动金融业的全面发展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上表现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面临着法律保护滞后、登记程序繁杂、评估技术不成熟和知识产权价值风险高等困境。对此,应从缓和物权法定原则、整合登记机构、加强评估立法、一并审查知识产权和企业盈利能力四个方面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中国司法》2012,(9):109-112
宁夏律师协会决定建立百家律师专业调解机构暨律师调解巡视员制度为进一步拓展律师法律服务职能,创新法律服务形式,开辟法律服务领域,发挥律师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深化法律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形式,宁夏律师协会决定建立百家律师专业调解机构暨律师调解巡视员制度。从2012年起至2014年底,在全区建立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既来自理论研究的不完备,主要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类权利质押的性质定位不准确;也来自管理理念的陈旧落后,具体表现为未把握好效率和安全的平衡。解决的方法一是从"占有理论"和"优先权"方面对其进行弥补,明确知识产权质押具有抵押的权能;二是从统一登记平台、实行形式审查、减少不必要的登记事项着手建立统一的登记机制。这两方面努力的目的是使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向具有私法性质的"公示"回归。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2012,(9):109-109
为进一步拓展律师法律服务职能,创新法律服务形式,开辟法律服务领域,发挥律师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深化法律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形式,宁夏律师协会决定建立百家律师专业调解机构暨律师调解巡视员制度。从2012年起至2014年底,在全区建立100家由律师主导的按行业分类的专业调解机构,建立乡镇(村居)矛盾纠纷调解律师巡视员制度、社会矛盾纠纷舆情动态分析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逐步形成覆盖全区的组织健全、运行规范、效果明显的律师专业调解网络。  相似文献   

7.
质押与抵押的区别在于是否转移标的占有。我国担保法和物权法都是以质押模式设立了知识产权担保制度,但在所谓的知识产权质押中,对知识产权的准占有并没有转移,因此其名为知识产权质押,实为知识产权抵押,理应重构知识产权担保制度,并以抵押模式确立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8.
陈建南 《中国律师》2010,(11):12-14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过程申,律师如果不能认清形势。不积极采取有关对策,而是盲目乐观.以知识产权专业律师自居的话.将来极有可能面临着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的边缘化.失去在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市场上的应有份额,甚至有可能沦为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和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的旁观者。  相似文献   

9.
贺涛 《法人》2008,(Z1)
知识产权融资并不存在任何法律障碍,关键是需要有一个平台,能够使各方的资源统合到一起,政府应该有所作为自去年十月柯瑞药业公司以专利质押从交通银行获得贷款,到近来南京道及天公司从南京银行拿到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目前全国已有上海、北京、成都、南京、湘潭等大中城市先后出现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金融模式,随着国家对于中小企业以知识产权融资的政策和激励机制的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方式似乎开始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破冰,但路途漫漫。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开展的知识产权融资业务实践中存在的困境主要体现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的高风险和高成本,引导风险投资联动是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化解风险的有效渠道。在借鉴国外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构建一种角色科学定位、风险多方承担的新模式,从科学定位政府角色、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补偿与分担机制、创新担保方式等方面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