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前,光明日报社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省委宣传部在沈阳联合召开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理论研讨会,光明日报社、东北三省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及理论界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现将我省与会同志的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东北人民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一直受到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并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誉。同时,在东北抗日斗争实践中,以中共满洲省委为代表的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和东北抗日联军充分吸收和运用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本文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严正立场、毛泽东对东北义勇军的支持、毛泽东与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毛泽东对东北抗日联军的指导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对东北抗战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14,(3):35-35
1931年9月18日,驻中国东北沈阳市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驻沈阳的东北军发动进攻。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组织下,中国人民拉开了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序幕。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从1931年10月开始,陆续派出省委、省军委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杨林、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赴南满、东满和北满等地组织了10余支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4.
《党史纵横》2014,(6):33-35
正士兵运动是党在白区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发展党的组织、壮大革命力量、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途径。1929年7月—1930年3月,刘少奇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期间,省委根据东北特殊的斗争环境,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士兵中开展革命活动,不断扩大党在东北军中的政治影响,使这一时期的士兵运动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开创满洲省委兵运工作的新局面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初期,由于组织力量比较薄弱,加之受到当时"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省委的军事工作走了一些弯路,局面一直没有打开。特别是党的兵运工作,在奉系军阀的严密统治下,与同时期的工运、农运及学生运动相比,发展较为迟缓。  相似文献   

5.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作为中共中央派驻莫斯科共产国际的常驻机构,1933年至1937年参与或直接领导了中共东北党的工作,根据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指导建立了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东北抗日联军的成立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其对东北党组织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撤销了中共满洲省委,以四大游击区为中心建立了党的领导机构,客观上适应了东北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但由于未能建立起东北党组织统一的领导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抗联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在满洲省委撤销过程中组织方式上的问题与失误,也给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斗争。这其中,东北的广大爱国进步作家用笔做武器,创作了大量反映东北军民抗战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产生了过巨大的作用。东北作家群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哈尔滨,东北作家群的诞生地1931年12月,中共满洲省委从奉天(沈阳)迁驻哈尔滨,哈尔滨由此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东北的进步作家也不约而同地先后集中到了哈  相似文献   

7.
龙研 《世纪桥》2004,(6):64-64
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省委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由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党史研究室分别牵头编写的《东北抗日联军史》、《东北沦陷史》和《中共满洲省委史》撰稿工作正在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中。其中,《东北抗日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中共东北局组织部工作,1952年6月,东北局调中共辽西省委书记郭峰到中共东北局任组织部副部长。同年7月,郭峰到任。9月2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文,中央批准郭峰为中共东北局委员。1953年4月,张秀山不再兼任东北局组织部部长,由  相似文献   

9.
省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了“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掀起第二次创业高潮”的号召。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世纪东北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和转折点,也是东北人、吉林人又一次新的伟大创业。 东北这块土地是先人们艰苦创业创出来的。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东北大地上纵横驰骋着东夷、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农业民族、游牧民族和渔猎  相似文献   

10.
张泓 《党史纵横》2005,(8):33-3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坚持东北抗日战争中,曾经同苏联远东军建立了地区性的合作关系。这种军事合作关系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夺取全东北最后胜利的条件之一。但是,东北抗联同远东军合作是在不断的与他们的某些错误做法抗争,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39年以前抗联同远东军的关系1932年以前,中共中央对满洲省委的领导是在上海实施的。中共中央由上海迁入苏区后,满洲省委同上海中央局保持着联系。1934年上海中央局遭到破坏,东北党的工作便由中共中央驻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团直接负责领导。由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中共满洲…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20年代中后期,张作霖奉系集团不仅统治着东北,而且还把持着北京中央政府。由于奉系军阀连年扩军作战,造成了东北民众的不满。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全国掀起了反奉倒段运动。为了适应东北地区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共满洲省委成立后,即开始在东北奉系军队中开展兵运工作。九一八事变后,满洲省委为发动和组织东北军士兵的武装反日斗争,进行了积极的宣传鼓动工作,并采取具体措施,鼓动、协助他们进行抗日斗争。党在东北军中的工作既有经验,也有教训。  相似文献   

12.
刘乃新 《世纪桥》2000,(2):22-2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遭受了日本侵略者14年的残酷统治和压迫,然而,广大的东北人民从没有屈服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了14年的艰苦抗争,为抗战的全面胜利做出了贡献。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爱国运动,是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东北各界人民群众掀起了爱国抗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最前列,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事件宣言》,接着9月22日,又作出了《关于日本…  相似文献   

13.
杜学斌 《世纪桥》2005,(10):30-31
中共满洲省委从1927年成立,就开始领导东北人民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艰苦卓绝,历尽艰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共满洲省委是在极其艰难的政治环境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中共满洲省委成立时,处于十分艰难的环境中。首先,日本妄图变中国  相似文献   

14.
马彦超 《世纪桥》2013,(12):4-7
中共满洲省委自1927年成立就以反帝国主义入侵为己任。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满洲省委随即发表宣言,阐明时势,表明立场,号召广大群众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东北三省;同时,积极组织协调领导各种抗日力量,共同抗击外敌入侵。可以说,在被撤销以前,中共满洲省委是东北抗战思想的指引者、抗日力量的组织协调者和武装抗战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5.
中共满洲省委自1927年成立就以反帝国主义入侵为己任。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满洲省委随即发表宣言,阐明时势,表明立场,号召广大群众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东北三省;同时,积极组织协调领导各种抗日力量,共同抗击外敌入侵。可以说,在被撤销以前,中共满洲省委是东北抗战思想的指引者、抗日力量的组织协调者和武装抗战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满洲省委针对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占领东北进而灭亡中国的罪恶阴谋",十分明确地把领导民众反日斗争"定为"主要工作任务"。并确定了"在满洲的反日工作,要占领革命工作的大部分"的指导方针。明确提出无论在工运、农运、兵运、学运和市民群众运动中,都把反日工作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的宣传发动使整个东北的反日运动不断高涨。因此这一时期,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的东北青年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反日爱国。  相似文献   

17.
最早的省级党校──赣东北苏区党校李仰辉,方进平赣东北苏区党校,先后称之为“赣东北特委党校”、“赣东北忠发学校”、“赣东北省委党校”、“闽浙赣省委共产主义学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方志敏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创建的一所党、政、军干部学校,也是当时农村...  相似文献   

18.
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简称中共代表团)向中共东北党组织发出了《中共给满洲省委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一二六指示信》),明确提出了在东北建立反日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标志党在东北策略方针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9.
罗登贤是东北抗日游击队的创始人,在巡视和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期间,他把满洲省委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党的抗日武装,积极开展军事统战工作,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成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和坚持东北的抗日斗争,经过艰难的过程,建成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联高举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抗日救国的旗帜,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于敌后沦陷区坚持反满抗日斗争。大体经历6个阶段: 1、创建反日游击队,开辟游击区,进行抗日武装斗争。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满洲省委从1931年冬开始,陆续派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