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清明·清醒     
穿过纷纷扬扬的春雨,转眼又到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 清明让人清醒。小的时候,每到清明,父亲总带着我回老家去拜祭先祖。当他合上凝重的双眼,将杯子里的酒洒在坟头的石碑上时,我常用自己稚嫩的双手替爷爷、替爷爷的爷爷……梳理着“额头”上的青发。长大了, 当我读着《孔子》、《孟子》,  相似文献   

2.
清明悟新     
“一年甘四节,父老重清明”。从小就接受了家中爷辈父辈常念在口中的这两句短语,于是,“清明”在我心中一直很重要。 说来也是,清明节前后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一改冬日冷峻枯黄的景象。江南有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清明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何朝何代起,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田蓬镇郎恒村委会和广西那坡县百都乡下辖的几个村子,每逢清明时节,人们都会自发地聚集在弄流与长安两个村子之间的山梁上赶街,当地人称之为“清明街”。  相似文献   

4.
清明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又想起了逝去的母亲。去年是第一个清明节,没能去给她老人家祭奠、扫墓,这份愧疚和思念许许萦绕在我的心底。今年……我是吸吮着继母的乳汁长大的,和继母一同走进我家还有年长我两天的哥哥。我这个“霸道”的弟弟,事事都在继母的呵护下占上风。上中学时,家贫如洗使得学习成绩不错的哥哥只好辍学务农,只供养了我读书。直到大学毕业后我才彻底弄清哥哥才是继母亲生的骨肉。多少年来继母和我就是亲如母子的骨肉。操劳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晚年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哥哥又放弃在外地承揽工程的挣…  相似文献   

5.
周恺 《民主与法制》2014,(17):56-57
这本书叫《名公书判清明集》,就其整体水平而言,是中国古代判词中最好的。这是一本由当时的名人写就的优秀公文和判决书的合集,写成于南宋晚期。“名公”指的是有名的人,“书”是指文书,“判”是指判词,“清明”指案件处理得清正明白。它与唐代的判词不同,唐代是拟判,清明集则是实判,也就是真实发生过的判词。所以这本判词集的选择标准不是辞藻华丽,而是“清明”,即案件处理得公正。  相似文献   

6.
清明,一种品质,对为官者来说,这是廉洁的信仰;清明,一个节气,对农民来说,这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农耕信仰;清明,一个节日,对每一个人而言,这是追思祭情的信仰。  相似文献   

7.
正斗草踏青,桐花烂漫,雨后郊野美若画屏。古往今来,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无不成为人们的终极梦想。"阳和启蛰,品物皆春",惊蛰春分之后便是清明了。都说世景至好是清明,此话不假,因为清明二字可以通观自然、人文和愿治。自然之清明,让我们最先闻到了春的气息。作为节气,清明最直观地反映了天气症候。"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古人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很形象的清明景观:"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  相似文献   

8.
余吕春 《台声》2011,(4):70-71
3月19日,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与台湾中华两岸人民文经交流促进会联合举办、祥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在上海西郊宾馆举行。此次论坛的主旨是“弘扬清明文化优秀传统,促进两岸社会和谐共生”。来自两岸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清明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13,(4):F0003-F0003
今年清明节期间,江西省九江市民政部门继续在市城区三大公墓区(贺嘉山陵园、马宿岭公墓区、华裔陵园)内实行“禁火禁塑”,积极倡导安全、文明、低碳、绿色、环保清明祭扫。  相似文献   

10.
清明遐思     
又是一年芳草碧,千里春风绿年华。在这空气最为清新、和润又绿意盎然的清明时节,我那踏青赏绿、追思溯源的情怀,又被春风唤醒。  相似文献   

11.
到过中华艺术宫的游客都会在那幅多媒体“清明上河图”前流连忘返。不过,尽管高科技制作的影像有多么惟妙惟肖,但是只能观摩,无法参与体验。 其实,在距中华艺术宫才几公里的地方,就有一个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不仅能看能玩,还能徜徉触摸,这个地方就是被称为“上海最中国的地方”——豫园旅游区。  相似文献   

12.
清明怀想     
广敏 《人民政坛》2014,(4):38-39
当清明的冷雨,打在窗前的叶片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响,多么像逝去了的时间的喟叹,每一声都落在我的心上。扫墓归来的午后,清静悠长,我试图忆起父母年轻时的样貌,却朦胧无依。记忆中的他们,已然是银发佝肩的模样,  相似文献   

13.
阳春三月,东南暖风驱散了江南申城的寒意,蒙蒙细雨滋润着万物复苏的大地。3月19日上午.在绿树掩映的西郊宾馆,首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正在举行。论坛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与台湾中华两岸人民文经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及来自海峡两岸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和嘉宾同绕“清明文化”这个主题展开了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4.
清明節     
每年四月五日前後的清明,既是我國節氣之一,又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清明作為標誌着開始春耕春種的一個節氣,早在周朝(公元前一○六六——前二五六年)就已經流行了,但它成為祭祀的節日,却是在唐朝(六一八  相似文献   

15.
“清明将至,正是祭祀祖先的好时节。华夏5000年,自轩辕皇帝伊始5000年来,炎黄子孙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造就了今日之泱泱大国。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身上都涌动着轩辕皇帝的血脉,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对我们共同的祖先魂牵梦萦,是去祭拜这位伟大的祖先的时候了……”清明前,众多网友纷纷发出这样内容的帖子。  相似文献   

16.
王茜 《台声》2013,(4):77-77
3月23日,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和台湾章亚若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章亚若教育基金会董事长蒋孝严,台湾市公共事务交流协会代表等海峡两岸100多位嘉宾、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具有中华传统特色的清明文化。  相似文献   

17.
清明谒邓演达陵余天武很早就有拜谒农工党的创始人邓演达陵墓的心愿。恰在纪念邓演达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时逢清明节,领导安排我带一部分机关干部赴南京扫墓,着实让我兴奋了几天。我们一行九人从武汉港生了30多个小时的船到南京中山码头时,已是4月3日的傍晚了...  相似文献   

18.
<正> “清明时节雨纷纷”,江南的春天总是细雨绵绵,雨丝四处飘散着,凉凉的,密密的,透入心田,带着这份浓浓的湿意,我们兄妹三家人一行,一起来到小和山,为父母扫墓上坟。小和山熟悉的山水树木又一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父亲墓碑旁的黄梁木已发出了嫩芽。陆续鞠躬后,大家便忙碌起  相似文献   

19.
三月的几场细雨,仿佛已经让我们感受到即将到来的清明的氛围。初春的乍暖还寒,更是把清明节的清冷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中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从节气上来说,它是24节气之一。从节日上来说,它是祭祖日。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据此来安排农事活动。  相似文献   

20.
诗意清明     
翟杰 《前进》2015,(4):64
四月清明,桃红柳绿,草木萌动,四野既清也明。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为节日的节气。清明节,人们一面凄凄切切怀念往事故人,一面从从容容享受明媚春光。可以说,这是一个人情味和文化味兼具的节日。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以清明为题,留下了无数寄托哀思的诗句。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堪称唐代清明墓祭的经典:"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