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10日,联合国通过西方七国与俄罗斯政府达成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和平协议;20日,约4万南联盟军队和警察从科索沃撤离,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宣布停止对南轰炸,至此,长达11个星期的北约侵南战争正式告一段落。但科索沃实现真正和平的道路却将漫长而坎坷,整个巴...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民主巩固”概念,从制度巩固和观念巩固两个层面观察中东欧国家1989年后的政治发展。本文认为,中东欧国家实行的西方式民主制在制度层面上已经巩固,政治转轨已然完成;而在观念层面上,多数中东欧国家民众的民主观念虽然已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巩固,但仍需加强。中东欧国家今后将在制度继续运作过程中,不断巩固观念,逐步走向政治制度和体制的实质巩固。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科索沃政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科索沃问题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国际社会普遍担心科索沃独立将成为民族分离主义分子效仿的先例.美国在科索沃独立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简要回顾阿塞两族对科索沃的主权之争,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科索沃政策的演变过程,解析美国科索沃政策演变的背景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科索沃问题原本是南斯拉夫的内政问题,应该由南当事各方自行解决。但是,科索沃的问题现在却成了一个世界局势问题。南斯拉夫特有的政治地缘使它被视为北约东扩和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绊脚石,因而也必然成为美国推行新霸权主义的牺牲品。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加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特别是科索沃战争以来,共同战略利益的驱动和两国首脑的亲自推动,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但同时,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两国经济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双边贸易额长期在50-70亿美元之间徘徊,分别占中俄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很低,与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不适应。  相似文献   

6.
科索沃"独立"问题源于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对科地位的争议,本是一个相对单纯的民族问题.冷战结束后,大国出于各自的战略和地缘政治考虑积极参与塞、阿两族的科索沃地位之争,科问题逐渐国际化和复杂化.本文认为,科走向单方面宣布独立之路,根本原因在于欧美大国的支持.科单方面独立将给地区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欧洲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及俄与西方关系、国际秩序等带来深刻的变化和影响.科未来发展也不容乐观,因为科单方面独立并没有真正确定科的最终地位,反而带来了新的"最终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7.
1999年6月大事:1、北约侵南战争结束,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通过了西方七国和俄罗斯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达成的、并采纳了一些中国主张的决议草案。决议规定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出一切军警力量,由联合国维和部...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件国际重大事件的发生,无论是国际冲突事件,还是重大的国际进展,都有着其深刻的国内根源和国际因素。作为一个重大国际事件,前南地区相继发生分裂以及科索沃的独立绝非偶然,必然有着其内部根源与国际因素的双向度的思考价值。科索沃最终走向独立是在其内部土壤积淀与新的国际环境的紧密互动中不断生成的。本文试图从帝国因素、内部动力因素、大国关系的互动三个方面寻找科索沃独立的根源与动因,并指出科索沃独立作为单边行动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试析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合作主义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欧盟成员国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在西欧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合作主义也开始影响到欧盟层面上的决策机制。本文讨论了合作主义和欧洲一体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回顾了欧洲层面上合作主义机制的演变历史及其最近的发展。总的说来,欧洲一体化的加深,特别是欧洲社会政策的一体化,促进了泛欧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为欧洲层面上的合作主义提供了动力。同时,合作主义也有利于欧盟更好地争取成员国民众的认可和支持,推进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8年8月爆发的俄格冲突是相关各方地政治博弈背景下的产物,它反映了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俄罗斯与美国以及欧亚地区三个层次的地政治冲突的现实。冲突也相应地在三个层次上产生了反映地政治冲突的力量格局和平衡的现实结果。俄格冲突也在地政治层面对今后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包括对当前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冲击,对北约未来发展的冲击以及对国际能源局势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凯尔国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尔国际(CAREInternational)是与牛津饥馑救济委员会(Oxfam)有同样性质的大型人道主义救援和发展组织,不过凯尔的财力更雄厚。近年来,一些西方媒体披露凯尔曾在索马里、波黑和科索沃等地从事情报收集和政治活动,违反了其奉行的独立原则,这些报道给凯尔带来困扰,冲击了其长期形成的国际声望。  相似文献   

12.
科索沃是巴尔干"火药桶"中的易爆点。科索沃独立不是巴尔干半岛"自我分裂"的缩影,而是被"他者肢解"的典型事例。作为国际热点问题,科索沃局势除事关巴尔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外,还关乎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及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与作用。科索沃独立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国际体系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并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亚洲政治结构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和印度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印度的印度教文化分别在两国历史长河中占据主流文化地位,它们所体现的特有政治文化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两国的外交政策选择上,使政治层面烙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相似文献   

14.
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索沃危机尘埃落定,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武力干涉暂时得手。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很多的思考。这些思考至少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霸权主义逐步发展。由于美综合国力增强以及世界力量失衡等因素,美进入一个新的扩张和干涉时期。科索沃危机就是这种扩张和干涉的集中表现,反映了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一)科索沃危机既反映美全球战略的总体构想,同时又强化了美霸权主义和建立单极世界的战略意图。近年来,美国为确定面向21世纪的全球战略,多次在其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宣称,美21世纪的目标就是要“领导整个世界”,使…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发展与政治转型是政治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可以发 现,从广义上讲,政治转型属于政治发展的范畴;从时间上讲,二者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政治转型 范式是在对政治发展范式不断批叛和修正之后逐步走向成熟的。但在理论背景、理论内涵、理论框 架和发展趋势方面二者存在着明显区别。在中国政治学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转型研 究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戴亮  夏尔 《国际资料信息》2008,(1):28-29,33
科索沃战争结束已近八年,联合国托管下的科索沃的地位问题仍悬而未决,一直是巴尔干地区和平和稳定的潜在威胁。科索沃地位问题的谈判双方立场截然相反:一方面,占人口90%的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对独立建国有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塞尔维亚根据科索沃战争结束时达成的联合国1244号决议,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  相似文献   

17.
地缘环境、大国关系和经济需求是新世纪前影响印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新世纪印日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海洋安全和大国关系四个方面。除了经济发展模式的互补性外,新世纪两国之间有了新的经济价值和吸引力。共同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和共同的西方民主价值观是两国靠近的政治动因,但其影响力在印日之间存在根本差别。在海上能源安全和航道方面两国需要相互借重,但有三点需要中国特别注意。美国是印日关系的密切的推动者,但其对印日的影响力是不同的。中国在客观上是印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从内外两个层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政治风险是跨国经营的企业要面对的特殊风险.冷战结束以来,政治风险又有新的表现形式,即恐怖袭击和泛政治化干预.本文对这两种形式的政治风险做出分析,并提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应对这两类政治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空袭以来,国际社会要求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呼声日趋强烈,对科索沃问题的斡旋力度明显加大。 一、俄罗斯 在科索沃冲突中俄支持南联盟主权领土不可分割的原则立场,但不愿直接卷入冲突,力图通过自己作为中间调停人的角色,通过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反战力量,努力使科索沃冲突纳入政治外交解决轨道。在北约对南进行空袭之初,俄的态度以硬为主:3月24日,叶利钦即发表声  相似文献   

20.
东盟对华关系和政策: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与中国的关系是建立在东盟整体、湄公河流域国家和海岛国家这两大板块以及成员国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样三个层面上的关系,其对华政策也受这三个层面的影响。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在这三个层面上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