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杨银禄 《湘潮》2014,(3):36-40
阎长贵是江青的第一任机要秘书。1968年1月江青诬陷他是"坐探",把他投入秦城监狱,关押了7年多。我曾和阎长贵共事3个多月(共同任江青的机要秘书),他出事后,我接着任江青的第二任机要秘书。江青诬陷、关押阎长贵的情况,我亲眼所见。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三次被国君任命为上卿,每一次都是诚惶诚恐。第一次我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我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我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我总是顺着墙根走路,生怕别人说我傲慢。"有一个古人,博学多才,文武兼备,德高望重,但为人处世谦恭低调,生活非常俭朴。为了训诫子孙,他还特意在家庙铸鼎铭文,铭文大意为:"我曾经三次被国君任命为上卿,每一次都是诚惶诚恐。第一次我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我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我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我总是挨着墙根走路,生怕别人说我傲慢。尽管这样,也没有人看不起我或欺侮我。不论是煮稠粥还是熬稀粥,我都是在这一个鼎里,只要能糊口度日就满足了。"这个人就是春秋时期宋国的正考父,他的"上卿"职务相当于宰相。这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刘少奇同志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并写进了党的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决议,曾一度被中央批准成为当时党的工作指导性方针。但这一思想在1953年6月被当作"右倾观点"受到批判,以后被党中央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取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同志被打倒,其"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思想更是被诬蔑为刘少奇"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纲领。当然,"文化大革命"中那些政治诬陷已经不值一驳。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刘少奇同志"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思想一直存在争议。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巨  相似文献   

4.
党在我心里     
我在82岁的时候,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当我拿起笔,填写入党志愿书时,压抑了几十年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像开闸的水,夺眶而出。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一起涌上心头。我一生中两次入党,第一次是在1926年,不到20岁的年纪。第二次,就  相似文献   

5.
<正>1949年,时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政委的王恩茂随军入疆,从此与新疆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新疆这个边远艰苦的少数民族地区,他工作、生活前后达40年之久,这在同级别的汉族领导干部中极为罕见。他两次主政新疆,担任省区党委一把手时间长达25年,迄今无人出其右。他曾饱含深情地说:"我热爱新疆,热爱新疆各族人民,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将来我死后,就埋在天山脚下。"而今,王恩茂一家三代四口人长眠于新疆这块让他魂牵梦绕的土地上,实现了他庄严的诺言。"进军新疆是第三次万里长征"  相似文献   

6.
马立诚在2008年12月12日的《中国经济时报》上撰文指出:我认为,综合起来看,改革开放经历了四次比较大的争论。第一次是1978年前后,争论的中心议题是:要"两个凡是"还是要改革开放?第二次是1992年前后,中心议题是:要计划经济还是要市场经济?第  相似文献   

7.
2013年是中央美术学院建院95周年,也是父亲张启仁诞辰100周年,美院举办了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父亲逝世30年了,他越走越远,与他同时代的那些革命者大都离我们而去,知道父亲的人越来越少,了解父亲的人就更少了。我写文章回忆父亲,是为了纪念他们那一代献身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建设事业的战士。父亲生前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了整整20年,他两次被任命为副院长,第一次是在1963年,第二次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央美院,有父亲青年学生时代的老师王森然大  相似文献   

8.
<正>李德生(1916.5.20-2011.5.8),河南新县人,大别山区赤贫农家子弟出身,在中国革命征程中逐步成长,担任过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政委、总政治部主任,一度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1955年9月,解放军第一次评授军衔,李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9月,第二次评授军衔,李德生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回忆录中,李德生回顾说:"抗日战争8年,我当了1年排长、5年  相似文献   

9.
正在盂县坚持"无人区"工作1941年7月,北岳区党委分配我去盂县任县委副书记。8月5日,我到盂县就任。到盂县没几天,就赶上了日军的"大扫荡"。从抗战开始到1941年,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过5次较大规模的"扫荡"。第一次是在1938年秋。第二次是在1939年。1940年百团大战后,日军在这年秋冬进行过两次报复性"扫荡"。1941年秋的第五次"扫荡",规模最大。这年8月13日到10月16日,华北日军及伪军7万多人,分十几路出动,在  相似文献   

10.
陈良 《廉政瞭望》2015,(3):72-73
两度为帝的李显,一生几乎毫无亮点。第一次在位受制于强势母亲做儿皇帝,无所作为,倒也情有可原。第二次在位可以当家作主,仍无所作为,倒是令人遗憾。唐中宗李显曾经两度担任皇帝,他违规"斜封"官员,给自身与国家带来诸多祸患。唐中宗李显曾经两度担任唐朝皇帝。第一次在位36天,旋即被废为庐陵王;第二次是在武则天  相似文献   

11.
正康生是"文革"中搞破坏的罪魁祸首之一。他紧跟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到处点名诬陷领导干部,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对。陈云曾说过:"康生是鬼不是人。"华国锋对胡耀邦也曾说过:"康生这人不好,干了很多坏事。"凡是被康生怀疑的,凡是触犯了他的利益的,都会遭到劫运。1977年胡耀邦到中组部任部长后,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请中央党校和中组部共同整理出一份被康生点名诬陷的干部名册,计有603人。  相似文献   

12.
<正>1927年7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导致大革命失败。北京(1928年后改为北平)先后处于奉系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尤其是被蒋介石视为打击共产党的"第二重点"城市,反  相似文献   

13.
正唐赤英,1903年出生于四川省大足县(今重庆市大足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他先后任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红三军参谋长、洪湖警卫师师长,参与指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第三、四次反"围剿"战斗。洪湖苏区被敌人占领后,他与军长贺龙率红三军经豫西南、陕南、川鄂边,到湘鄂边开展游击战争。1933年,因反对王明"左"倾路线,在"肃反"中被诬陷杀害。1945年,党的七大追认唐赤英为革命烈士。  相似文献   

14.
正"文革"10年,我有7年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粉碎"四人帮"后,我于1977年11月重返中央党校(即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做落实政策和清查工作,从中了解到林枫同志遭受诬陷迫害的实情,至今回忆起来,心情依然十分沉重。从当年那些资料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林枫从被点名批评、贴大字报、批判斗争、罢免职务、隔离关押、专案审查、校外批斗,直至正式逮捕、投入监狱、审讯逼供、罗织罪名、定性定案,每一步都是按照康  相似文献   

15.
霞飞 《党史博采》2006,(7):36-40
狼狈为奸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认为一些老帅是他篡党夺权的障碍,便处心积虑地要打倒这些老帅,林彪清楚,用诬陷手法,揪老帅们的所谓“历史问题”,是打倒老帅们的最好办法。黄永胜秉承林彪的旨意,成了诬陷老帅的急“先锋”。黄永胜首先把诬陷的矛头指向了叶剑英。叶剑英在第二  相似文献   

16.
1938年10月,我刚担任中共成都市委书记两个月,奉四川省工委派遣到延安,参加西北青年救国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大会期间,日寇第一次轰炸延安,我的耳膜被损,从此重听。大会结束后留中央组织部训练班第二期学习。1939年3月,训练班毕业,由中组部派往陇东实习基层工作。同年7月1日,奉中组部调派回四川。 下面的事就发生在这次由陕入川途中。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市第二十五次老干部座谈会上,朝阳区香河园地区"叶如陵团队工作室"被评为北京市"老有所为先锋、创先争优旗帜"。该工作室获此殊荣当之无愧。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一直关注叶如陵,对他有更多的了解。一次次走近他,一次次受到感动。1964年,大学毕业的叶如陵主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的岁末,科技喜讯一个接一个,我常常被一个个"高峰"新闻激励着、感动着,为之自豪着。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表面着陆,五星红旗第一次在月表动态展示,携带月壤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归来;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高分十四号卫星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夏,我第一次被抽调到省委督查组工作时,曾以为自己就是个"旁观者"——看看大家怎么工作,以记者身份去报道。但第一天工作下来,当督查组领导坐在对面问"你今天发现了哪些问题"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是来"干活儿"的……  相似文献   

20.
正"在乡下住了大半辈子,交通不便,缺水少电……如今赶上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我们终于搬离了大山"。在册亨县百口乡平社组住了37年的杨才恩道出了村里几代人搬离大山的心声。"加上这一次搬进县城,已经是我第三次搬家了。第一次是2008年,我把老房拆除,搬进自己新修的两层小楼。第二次是去年8月份,因为寨子有险情,搬到临时安置点。第三次是今年7月份,因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直接搬进县城,虽然麻烦些,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