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教育是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区别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把社会教育概念运用于青少年需要进行概念的转化。青少年社会教育更关注青少年在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生活中所接受的教育性经验,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理解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不良行为青少年是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家庭教育失误,学校教育“失真”,大众传媒失当,同龄群体不良亚文化,社会化主体冲突是不良行为青少年现象产生的根源.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视野下,围绕青少年“失范——规范”,运用教育、舆论、行政、法律等手段,多层次、多渠道综合治理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教育力量,建构新的社会规范管理体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武汉市759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及中小学生的个案访谈为基础,辅之以对515位家长和159位教师的问卷调查,对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需求的共性特征和群体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需求具有鲜明的特征,折射出当前青少年社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阵地建设和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困境,课题组分别从理念更新、体制改革、资源整合和服务改进四个方面就如何促进青少年社会教育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前途和社会的稳定,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重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协作机制,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5.
社会教育是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和良好品格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方向与重点。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存在三个层面的主要问题,即教育理念依然被"应试教育"主导、社会教育项目活动缺乏规范和指导、提供专业服务的社工人才匮乏。共青团历来非常关注青少年社会教育发展,这既是团的基本职能与使命,也是团工作的内在需要和手段。当前群团工作的转型发展为共青团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共青团要善于抓住时代契机进行创新发展,积极应对青少年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建立一个有效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模式。当下共青团参与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路径可以概括为"理想信念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并重的教育内容,项目化管理的运行模式,以社区为服务载体,以共青团为组织基础,实施‘互联网+共青团’宣传途径"的过程。其具体对策就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配套的工作架构;共青团与社会组织结成"左右协同"伙伴关系;组建由"政工"与"社工"相结合的专业服务队伍;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  相似文献   

6.
龚超 《青年探索》2010,(4):33-41
社会教育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而至终老,是每个人必经的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重点考察在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生活中,社会提供给青少年所有具有教育性社会经验的总和。目前香港青少年社会教育水平可与欧美先进地区相媲美,这对于社会教育理论和实务相对滞后的内地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作用。香港青少年社会教育理论主要借鉴了西方社会照顾理论、青少年帮助理论和青少年公民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7.
王琪 《青年论坛》2009,(3):27-30
青少年人格养成受到社会、家庭、学校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发展;而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中美两国在对青少年人格养成中双方都有值得借鉴之处。人格养成教育上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并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8,(8):5-6
全国妇联联合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等9部门,以“宣传奥运、实践奥运、喜迎奥运”为主题,在2006-2008年3年期间共同开展“喜迎奥运放飞梦想”全国少年儿童迎奥运系列活动。活动每年围绕一个主题,通过校外教育机构、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织网络、学校、社区和家庭,面向广大家长儿童开展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9.
考察黔中屯堡社区600余年的教育发展历史,与周边民族村寨相比,可以看出一些比较显著的特色:学校教育历史悠久、布局比较合理;家庭教育注重形式多样的益智活动;社会教育崇尚知识与文化的风气浓厚等。要继承与发扬这种教育特色,需要重视学校教育发展的质量内涵,创造家庭教育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现实条件,弘扬崇尚知识文化的社会教育风气等。  相似文献   

10.
正房山区近年来探索经验主要是实现了以下三方面的融合:其一,教育与教育的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的两大组成部分,房山区在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打破管理体制中部门之间的隔阂,联合文明办、妇联等几乎所有相关的机关单位,实现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房山区通过机制创新,让妇联、工会等社会团体与成人学校联动对接,把社会教育办得有声有色;同时,他们又通过推动成人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