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艳儿 《党史纵览》2004,(1):38-42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终于得到彻底平反.刘少奇冤案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他1949年的"天津讲话",是他的"剥削有功"论.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冤案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他的“天津讲话”,是他的“剥削有功”论。那么,这篇讲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北平天津解放后,刘少奇以女婿的身份到北平西城旧刑部街32号拜见岳父母。王光英送了一条围巾给他,也介绍了天津工商界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艳儿 《广东党史》2003,(5):16-20
23年前,也就是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终于得到彻底平反。 “文革”中刘少奇1949年的“天津讲话”曾被指责为鼓吹“剥削有功”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悲剧。它的悲剧含义,不仅在于对党、对国家、对那个年代受过影响的大多数人来讲,是与挫折和灾难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在于当人们被卷入这场运动时,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它会带来怎样的恶果,真诚地对它寄予良好的愿望,包括刘少奇在内。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是一场悲剧。它的悲剧含义,不仅在于刘少奇冤案本身,而且在于当“文化大革命”发动时,他对这场“革命”的对象、性质毫无所知,及至有所认识后,只能悲愤地抗议,悲壮地抗争,直至悲惨地离世。刘少奇之悲,是全党之悲。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也…  相似文献   

5.
杨志强 《湘潮》2004,(6):14-19
“文化大革命”中的刘少奇一案,是这场动乱中牵涉面最宽,受害人职务最高,株连范围最广、人数最多,后果最为严重的案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在平反刘少奇冤案的过程中,邓小平作过许多重要指示,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崇高品德和宏伟气魄。  相似文献   

6.
中共历史上最大冤案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刘少奇“天津讲话”。今天,刘少奇一案平反已20多年,刘少奇含冤逝世亦30多年。但多年来,这个“讲话”的背景却鲜为人知——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时,中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     
“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作为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打倒,并被扣上“叛徒、内奸、工贼”的帽子,“永远开除出党”。“四人帮”粉碎后,1980年2月29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彻底推翻了强加在刘少奇身上的种种罪名,高度地评价了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光辉的一生,纠正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立志“卫黄”刘少奇名绍选,字渭璜。1898年11月24日出生在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的一个农民家里。他在族辈兄弟九人中排行最小,所以乳名叫“九满”。参加革  相似文献   

8.
在“四人邦”制造的众多冤案中,有一个人所共知的“刘少奇朝圣”事件,现经查证,这完全是少数人为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而捏造出来的。1974年4月戚本禹发表文章对刘少  相似文献   

9.
“文革”开始后不久,刘少奇即被当作错误路线的代表而受到批判,随后其问题不断升级,最终被当作“叛徒、 内奸、工贼”。康生在刘少奇冤案形成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76年10月,打倒“四人帮”之后,党中央就抓紧平反“文革”中制造的冤假错案。1979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组织部对刘少奇一案进行复查。经调查证明,江青、康生、谢富治等人炮制的《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审查报告》是用伪证写成的,是全党最大的冤案。1980年2月,中共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刘少猷和刘少奇曾先后任过中共满洲省委第四届、第五届书记。文革中,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达到打倒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政治需要,他们利用刘少猷和刘少奇名字的一字之差和刘少奇曾接替刘少猷之后任满洲省委书记,加之人民群众不甚了解这段历史的缘故,偷粱换柱,先是否定刘少猷其人,继而又说到刘少猷是刘少奇;然后把刘少猷打成“叛徒”,再把罪名强加到刘少奇身上,制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大冤案。刘少猷即刘平楷,云南省彝良县人,少猷是他在革命活动中的曾用名。1923年前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京汉铁…  相似文献   

12.
“天津讲话”是指1949年四五月间,刘少奇受中共中央、毛泽东的委托到天津宣传贯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结合天津实际情况,先后对天津党政干部、职工代表、工商业资本家、国营企业职员等作的10余次报告和谈话。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以来,对“...  相似文献   

13.
这次研讨会,在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究工作中,是一次盛会,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相比,对刘少奇的研究工作起步比较迟,大体上是从1980年他的冤案得到平反开始的。最初,这方面的文章更多地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在批判林...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谁写的?尽管对此见仁见智,但我仍然坚信,历史是人民写的。由于种种原因,历史有时也会被肆意颠倒,但人民迟早会将这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四五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后刘少奇冤案的昭雪平反,都有力地证明了刘少奇同志在情况最艰难时所说的那句名言:“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也正因为历史是人民写的,因此才不会由于一位伟人的扭转乾坤、再造神州之功,就否认他也曾犯过严重错误;更不会因为他犯过严重错误,就像有些人那样,  相似文献   

15.
“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是仅次于刘少奇冤案的共和国第二大冤案,它曾经轰动国内并震动世界,使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许多无辜的领导干部蒙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不白之冤。而此案的平反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康生一手策划假案成铁案所谓的“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是怎么回事呢?1931年前后,一批大革命时期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党入团的共产党员,因河北省委遭破坏而被捕,被国民党长期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院(草岚子监狱)。1936年,他们的刑期已满,但需要履行一个手续,才能出狱。当时的中共北方局组织部长柯庆施向中共驻北方局代表刘少奇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刘少奇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亲密的战友。他们长期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毛泽东十分器重刘少奇。从1943年春开始刘少奇便是我们党内仅次于毛泽东的第二号人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毛泽东都把刘少奇视为自己的接班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却被彻底打倒,酿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这就使人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毛、刘之间到底有何分歧,这种分歧又是如何出现与演变的  相似文献   

17.
涤生 《党史纵横》2004,(12):35-36
60年代初期,毛泽东就在一些重大政治问题上同刘少奇发生了分歧。那时,他就决定,不再让刘少奇当接班人了。1965年,毛泽东认为,刘少奇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中共中央内的总代表。1966年,他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中认定,刘少奇在中共中央里面搞了一个资产阶级的司令部。他发动“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搞掉这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但是,毛泽东在那个时候,还是把与刘少奇的斗争,看作是党内斗争,尽管毛泽东认为这种斗争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在党内的表现,但只要是党内的斗争,就要按照党内矛盾处理,他不想把刘少奇置于…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来篡党夺权的一场“浩劫。”国家主席刘少奇横遭林彪、江青一伙的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然而,历史就是裁判: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已先后被粉碎;刘少奇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那么,这一桩我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9.
黄禹康 《党建》2009,(3):58-59
“你们一年给我写两封信,反映一下乡里的情况” 1953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刘正山(刘少奇大哥的孙子)回乡度暑假。离京前,刘少奇交代他一项任务,回乡后为他找几位农民“秘书”,经常向他反映农村的情况。刘少奇希望他的农民“秘书”是真正的翻身农民,种田的行家里手,又敢于讲真话的老农。  相似文献   

20.
“你们一年给我写两封信,反映一下乡里的情况”1953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刘正山(刘少奇大哥的孙子)回乡度暑假,离京前,刘少奇交代他一项任务,回乡后为他找几位农民“秘书”,经常向他反映农村的情况,,刘少奇希望他的农民“秘书”是真正的翻身农民,种田的行家里手,又敢于讲真话的老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