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8月14日,大连市委市政府决定: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立即停产并搬迁。这是继厦门PX项目搬迁后的又一起PX项目夭折的事件。PX真是高危致癌高污染项目吗?PX项目在全国各城市屡屡遇阻受挫的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认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是不足取的,那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就是值得提倡的么?如果有人倾向于认为这个社会的“谎言”是没有底线的,那么“什么都不信”的底线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目前,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且有上升之势。所谓信“访”不信“法”,即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与经济活动中,当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采取逐级或越级上访,找行政长官求决,而不去用法律的武器求得司法解决问题。甚至对法院判决不服也找行政机关上访。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信“访”不信“法”的成因信“访”不信“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信“访”不信“法”与公民的法律素质不高有关。在我国农村,尤其是广大的贫困地区,人们受教育  相似文献   

4.
宋孝林 《人民公安》2007,(23):28-31
如此苦心经营"放鸽子",最后苦心经营的计划付水东流,到底是怎么被查到的?张信和、郭玉琴十分想知道自己身份被识破的具体细节。"现在农村老百姓也变得精明起来了,如果单凭嘴说说,没有相关的住所等来证明,这些老百姓怎么会相信?我们又怎么能骗到钱呢?"这是犯罪嫌疑人张信和、郭玉琴落入法网时所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5.
蔡永飞 《人民论坛》2012,(18):18-20
是社会焦虑、不公平感,还是思维惯性、情绪发泄,抑或从众心理、逆反心理,老百姓不信任、不相信政府说明了什么,有何特点,怎样应对应当说,"老不信"这个词,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因为并非所有老百姓都不信任、不相信政府,也并非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每时每刻都不信任、不相信政府,也并非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在任何事情上、对所有官员都不信任、不相信。当然,以笔者的观察,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绝不在少数,而不被信任和相信的官员也不在少数。这一问题确实值得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并  相似文献   

6.
正《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潘维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39.00中国凭什么取得巨大成就?为什么中华历代政府都强调对百姓的"责任"和"道义"?为什么说"大家庭"观是中华万世一系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说决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是民心?如何实现老百姓养小、送老、住房的公正?中国农村贫困的根源是什  相似文献   

7.
进入2009年了,在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眼里,究竟有什么样的"不折腾"的理想呢?对此,听听我们的读者怎么说。作为一个老百姓认为最应该"不折腾"的,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各级党政组织贯彻中央的方针路线时,别只盯着"当地实际",别只强调"此一时彼一时",却忽略大政方针是否走样。比如,反腐败抓得太紧了,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现在是金融危机时期,一些既定法规,在执行时是否可以"手头松一松"?我们是欠发达地区,经济上还  相似文献   

8.
方娟 《公民导刊》2004,(3):19-20
爆竹能给人们带来欢乐,给春节增添气氛。爆竹的危险性又给人们带来伤痛甚至灾难。燃放烟花爆竹是值得提倡的传统习俗,还是理应革除的传统陋习?改“禁”为“限”是顺应民心,还是理性的倒退?不管是禁是限,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总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9.
一些地方反腐程序,大体是:宣传发动,传达贯彻,自查自纠,罗织战果,公开告捷。恕我坦言,有的单位这“五步曲”中至少有四步是口头上的唱功,纸上绣花做文章,真正够得上落实、兑现边边的,就算“自查自纠”这一步了。 那么,这一步的信度又如何呢?近来学得中医诊术,私下就此来了个“望、闻、问、切”,不瞒你说,结论不容乐观:不可不信,不可全信;真要全信,不如不信。  相似文献   

10.
<正>在海口众多热线电话中,有一个号码老百姓记得最牢、用得最多,那就是12345热线。有事就打"12345",已经成了海口市民和游客遇到难题时的第一反应。12345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因为它好用、管用,是条"一拨就灵"的民生热线。路灯不亮、井盖不见、房屋漏水、噪音扰民……不论是危及社会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事项,还是个人日常生活难题,只要拨打热线就有接线员接听,就能得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1.
覃爱玲 《传承》2010,(1):34-35
他为人方正严谨,极少接受别人的吃请。他从不收取患者任何礼物,一些他费尽心力治好的患者常常苦于不知如何让他接受自己的感激之情。他会毫不留情地指出别的医生所犯下的手术错误,会辞去一批并无需要而"安排"在医院的干部子女。他会愤然伸手到另一位专家的口袋里,掏出病人刚塞进去的红包。还曾有人抱怨他"给领导看病不热心"。因为他的眼里只有"病",没有"人",严重的病情,他会特别关注,不管那是个多么普通的老百姓。  相似文献   

12.
“人性化”不是“人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几天,身边的人几乎都在谈论《道路交通安全法》,不管是有车的还是没车的。人们普遍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一部规范道路行人、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关系的法律。它第一次从法律的高度理清了行人与机动车驾驶人之间的法律责任,为舒缓交通,保证公民的安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而其中议论得最多的字眼是“以人为本”。“撞了白撞”被否定、“白衣天使”不能见死不救、农用车管理充分考虑减轻农民负担,这一切使得道路交通安全法充满了温情。人们有理由相信,今后道路上的呵斥会减少,因交不起手术费用而放弃治疗的情况可能会禁绝,行人与机动车驾驶人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更加融洽,老百姓的生活可能会更加舒心。有人说,《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一部道路交通方面的人权法。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网上爆出了一段视频,其中一名男子说:"警察不打人,那养警察干吗?"后经了解,这名男子为苏州市信访局工作人员。此事一曝光,自然讨伐之声四起。不过细想之下,又觉得类似的事情早就发生过。官员爆出雷人语录,已然不是第一次。"你是哪个单位的?""你是不是党员?""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那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臭不臭也要告诉  相似文献   

14.
近日,笔者和一位乡领导谈到应当怎样加强同老百姓的血肉联系时,这位领导说:如今形势不同了,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那一套做法已经过时了,为官一任,只要老百姓不告状,就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好了。听了这位乡级负责人的话,笔者百感交集,觉得很不是滋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党的群众路线,认为与群众实行"三同"过时了,他们下基层总是坐好车、走好路、到好村、看好户、听好话,群众调倪称其为"五好"干部。他们坐车讲究,一次次更换高级轿车,却无视有人仍在拉犁拉耙;他们海吃海喝,却无视有人仍不能解决温饱;他们住高级宾馆,却无视有人仍身居茅棚。更令人不安的是,当他们吃着山珍海味的时候,从不管"从哪里来"?从不问群众多长时间能吃一顿肉?这种挥霍人民财产而麻木不仁、吸食人民血汗而心安理得的  相似文献   

15.
董亮 《群众》2019,(14)
<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党员组工干部也应该对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经常拿"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镜子照一照自己的初心,扪心自问,反躬自省。一问信念坚否,会不会因为生活清苦、工作辛苦就意志消沉、止于上进?组织部门是党的政治机关,虽然"5+2""白+黑"是常态,  相似文献   

16.
3月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落下帷幕。如何正确落实科学发展观,破除畸形的发展观、政绩观?如何更好地配置教育资源,保证教育公平?如何进一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如何加强廉政建设,推进反腐败进程?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清明节刚刚过去,有关"房价"和"墓价"的热词似乎还不曾被人们忘记。面对这样的酸楚话题,不管你是否愿意讲或愿意想,但又有谁能够回避?一个现实的状况是: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被大量占用,从而引发了在"物以稀为贵"中的"两价"攀升。于是,时下又产生了一个"墓奴"的新词汇。"慎终追远"的民族传统习俗该如何慰藉与传承,使得民众有些茫然无措。如何进一步促进殡葬改革事业的发展,倡导"与时俱进"的新方式,减轻民众的负担,看来已是尤为迫切和重要。而政府又该如何去体恤民意、因势利导、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对于民众来讲,却一项生活中的大事。  相似文献   

18.
地处西南腹地的贵阳,农村经济还相对不发达。而农村文化建设需要财政投入,文化消费需要老百姓手里有钱,如何建设农村文化?如何在文化建设和发展经济之间找到结合点,带领百姓致富,尤其关键。近年来,贵阳市以"农民文化家园"建设作为突破点,文化不再是村民茶余饭后的消遣,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雅文明;文化已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深入到农民的内心,成为农民的致富法宝。  相似文献   

19.
我们是谁 ?———老百姓 !“老百姓”这三个字儿体现了我们中国人民大众对自己身份最自然而然的自我认同。谢晓东那首家喻户晓的歌不就是乐在其中地高唱 :“咱们老百姓啊 ,今儿个真高兴 !”吗 ?中央电视台就有个收视率非常高的栏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以及 :“天地之间有杆秤 ,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本文要批判的却恰恰就是这个“老百姓”。因为 ,“老百姓”———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天天挂在嘴边的词儿———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维护着、强化着一种中国文化中深入骨髓的“臣民、草民意识” ,严重阻碍、扼止了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20.
一个党员干部的党风不正,工作失职,人们就会说:‘这哪像个共产党的干部?’这似乎是说,当干部就要像干部,做‘官’就要像‘官’。但在另一种情况下,群众又会表扬那些好干部说:‘他呀,当官不像当官,行!’ 当官究竟应该‘像官’,还是应该‘不像官’? 北京市副市长李润五就是一个像市长又像老百姓的干部。江泽民同志说:‘李润五同志兢兢业业工作,诚心诚意为广大市民服务,是一个优秀党员、优秀干部。’北京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