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和犯罪心理分析技术作为新型的侦查辅助手段,二者都是将心理信息应用到案件侦查中,这无疑扩大了案件信息的来源,开拓了侦查视野,特别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各类案件侦破中的作用更是日益明显。但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建立在犯罪心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在实践应用中,人们忽视了犯罪心理分析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中的作用,使得该技术在实践应用中未完全有效地发挥作用,故而要重视犯罪心理分析在犯罪心理测试中的作用,才能有效运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为侦破案件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笔者试结合测试实践,浅谈信访案件中应用该项技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信访案件中运用心理测试技术的常见问题经对多起信访案件的审查及实践,笔者从测试中发现,目前侦查机关在相当多的信访案件上,运用心理测试技术方面存在一些误区,过低或过高估计心理测试作用,直接导致心理测试  相似文献   

3.
1引言 心理测试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侦查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案件办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目前在工作中,主要使用的测试方法有准绳问题测试(CQT,Comparison Question Test)和隐蔽信息测试(CIT,Concealed Informationtest)两大类,二者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4.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依据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理论,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利用心理测试系统,对嫌疑人进行心理生物反应测试,以帮助甄别嫌疑人与案件关系及案件有关情况.其在犯罪案件侦查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对久侦未破的疑难案件有独特、突出的作用.正确认识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要在遵循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理论方法研究和应用技巧的开发研究,正确地应用于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贿赂案件因贿赂行为的隐密性、贿赂案件的利益性、贿赂手段的多样性、贿赂主体的智谋性、侦查时间的事后性,使贿赂案件的侦破较为困难,主要表现为取证难、印证难、形成证据难。如何侦破案件,调查取证为关键环节,本文就取证方法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6.
犯罪现场物质痕迹中隐含着相应的心理痕迹,它是犯罪行为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事物发展联系内在逻辑的充分体现,也是现实的一种客观存在。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动态分析虽然不能直接起到证据作用,但通过它可以帮助我们刻画犯罪分子的个人特点,确定案件性质,判明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动态分析应立足于客观的反应现场物质痕迹原则,使心理痕迹动态分析的结果与客观物质痕迹起到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理痕迹蕴藏在整个犯罪现场之中。充分发掘和利用现场心理痕迹,通过现场整体态势和细节特征所反映出的反常性、心理惯性、特异性,揭示作案人的真实动机、规律特点以及与被害人的关系,为侦查准确判断案件性质、串并案件和划定侦查方向及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本文指出通过对现场物证痕迹的勘查,动态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有助于侦查人员明确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弥补现场物质痕迹的不足,同时能够对案件中的物质痕迹起到实质的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相互引申的作用,从而促使侦查人员可以进一步理解案情,客观的把握整个犯罪过程。  相似文献   

9.
吴盛  李炜 《犯罪研究》2011,(3):88-91
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案件初查难、突破难、取证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尤以贿赂案件为甚。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印证贿赂犯罪事实的直接证据缺失或者间接证据难以形成锁链。这也意味着传统的侦查措施已经无法有效应对查处贿赂犯罪的难题,迫切需要通过更新思路、创新方法来改变现状、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10.
李文冠 《法制与社会》2014,(15):135-136
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心理测试技术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犯罪心理痕迹运用于侦查活动中,丰富了犯罪信息来源,对案情的分析和侦查,寻找串并案件,锁定其他犯罪嫌疑人,深挖其余罪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科研工作者以及一线干警应当充分认识其科学性,并对当前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工作中正确对待、科学运用,有效促进刑事侦查工作的深入开展,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运用犯罪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及生物电子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利用专用心理测试系统,通过微机同时同步记录人的多项心理生物反应参数,以此推断被测人心理上与案件事实相关对应的记忆痕迹,进而判明被测人是否“无辜”或为犯罪嫌疑人。这项技术是通过犯罪心理痕迹的动态描绘,编制测试题目,经过测前访谈、实际操作测试和图谱评判,探查把握被测人情绪记忆心理痕迹的相关程度,以此准确地将无辜者和涉案人员区分开来。我局自购置了SPS型心理测试仪以来,不断地将这项高科技手段运用于侦查破案,相继破获…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审查逮捕案件的法定期限短,又不能另行侦查,因此,审查判断证据只能针对侦查机关移送的书面材料来展开,受种种因素的限制,这就要求办案人员必须总结摸索一套快速、有效、科学的审查逮捕证据的方法,笔者认为在用好、用活常用的鉴别法、对比法、印证法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于成江 《政法学刊》2008,25(5):55-58
侦查认识是一种特殊的历史认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是侦查认识的目的,因此,案件事实是侦查认识的客体,案件事实可以解构为“案件的客观事实”、“案件材料反映的事实”和“查明的案件事实”三种形态。案件的客观事实是侦查认识的本原客体,案件材料反映的事实是侦查认识的中介客体。查明的案件事实是侦查认识的结果客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例利用心理测试技术在一起公交车爆炸案中有效排除重点嫌疑人的案件,为改变侦查思路、寻找新目标提供了有利依据,既保护了无辜,也为破获案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贪污贿赂案件的翻供与反翻供李明生,牟国洪,赵启旭翻供是贪污贿赂案犯对抗侦查、审判,逃避法律制裁的惯用伎俩。案犯翻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诉讼的顺利进行和案件的正确处理。因此,重视对贪污贿赂案犯翻供的心理、特点、原因和对策的研究,对巩固反贪肃贿的侦查成果,...  相似文献   

16.
职务犯罪侦查中有效运用逻辑推理有助于提高案件侦查效率和案件质量。本文结合案例对逻辑推理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期职务犯罪侦查人员能充分认识逻辑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的作用,推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侦查心理分析是从侦查心理学领域延伸发展起来的一项应用技术。侦查心理分析包括基础知识、疑难案件心理分析、案件心理分析三部份。本文侧重理论部份的内容主要在心理分析概念和心理分析种类二个方面,侧重应用部份的内容主要在心理分析方法、心理分析内容、心理分析条件和程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核心提示: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讯问活动必须坚持人权保障理念,杜绝暴力取证行为,严禁刑讯逼供,坚持“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则下的侦查讯问攻略,运用科学讯问方法,从心理矫治的角度,根据嫌疑人的自愿供述规律,达到满足嫌疑人自愿供述基础上的侦查讯问行为。  相似文献   

19.
所谓再生证据,相对于原生证据而言,是指犯罪嫌疑人及其利益关系人为使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追究,而进行的掩盖犯罪事实、隐藏、包庇犯罪嫌疑人等反侦查活动中形成的,新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事实。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方法收集贪贿案件的再生证据: 1 开展心理攻势,运用各种侦查谋略获取再生证据。对于犯罪嫌疑人已经进行了串供、伪证等活动,使侦查工作难以入手的案件,可以“瞒天过海”。受案后不急于强行突破,而是隐形藏真,进行细致深入的侦查,寻找当事人防备中的薄弱环节,查获串供的痕迹;对于犯罪嫌疑人正在进行串供、伪证的案件,可以“欲  相似文献   

20.
在现行立法缺失的背景下,实践中对于侦查阶段证据不足案件的处理方式极不统一,不利于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诉讼效益的实现,因此立法应当建立侦查阶段证据不足案件撤案程序。侦查阶段证据不足案件撤案程序需要从证据不足案件认定的标准、撤案权行使的主体、撤案的制约与救济机制、撤案的恢复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