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郜言 《台声》2007,(11):52-53
胡蔡安,一个为台商所熟知的名字,他靠着对大陆投资政策、投资环境的了解和对台商投资领域的掌握,为台商来大陆投资牵线搭桥,创遣了不凡的业绩。这位自称“此大陆人更了解大陆投资环境”的台商,他有着怎样的敏锐眼光和商机意识,创造了自己的商业传奇?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创业故事,体味他创业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2.
邰言 《台声》2007,(11)
胡蔡安,一个为台商所熟知的名字,他靠着对大陆投资政策、投资环境的了解和对台商投资领域的掌握,为台商来大陆投资牵线搭桥,创造了不凡的业绩。这位自称"比大陆人更了解大陆投资环境"的台商,他有着怎样的敏锐眼光和商机意识,创造了自己的商业传奇?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创业故事,体味他创业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3.
对台商李瑞河来说.一生引为自豪的是.创建了两大茶叶企业——台湾的天仁集团、大陆的天福集团。在台北召开的天仁50周年庆典上,他喜笑颜开,挥洒自如,大谈投资大陆10年有成的心得。李先生对笔者说,他坚信大陆茶叶市场商机无限,天福的未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4.
晶晶 《台声》2003,(2):12-13
一位在上海有多年工作经验,曾为宏仁集团负责开发市场的人士称,大陆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台商是好是坏,大家都还在观察。大陆入世后,欧、美、日等外商大举进入,对台商冲击很大。直接面对跨国集团挑战处在“大上海”的台商,看似站稳大陆未来最具“明星像”的市场,却感觉到更大的挑战。一名黄姓上海台商说,过去多年来台商即使早已经营内销市场,还是要承受很大风险。不过他表示,“在大陆还有机会,在台湾就是等死”。针对近来台湾“行政院”院会正式将“戒急用忍”政策松绑,黄姓台商还是相当怨叹地表示,如果“政府”早点松绑,在银行…  相似文献   

5.
在有关机构和媒体预测 大陆最有前途的行业、 最赚钱的职业时,咨询业往往位列其中。与此同时,台商在大陆开办管理咨询公司也几乎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知是趋势的暗合,还是商机的突现,总之,台商在大陆做“咨询”已成为不可小觑的潮流。这些台资  相似文献   

6.
王建民 《台声》2008,(3):19-20
近年来,“台商回流”已成台湾当局两岸经贸政策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春节过后,在岛内“大选”之前,台“经济部”再次增加200亿元新台币的工业区投资租税优惠额度,鼓励台商回流。然而,台商回流现象虽有所增加,成效却非常有限,与台商对外投资相比不成比例。特别是,台商回流不是台商从大陆撤资,而是台商在海峡两岸新的战略布局,是看好两岸直航与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后的新商机,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合作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7.
陈越骏  李茂泉 《台声》2000,(10):24-24
蔡世明先生来祖国大陆已经10年了。1992年他到苏州投资房地产;1996年,他到上海投资注册上海永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主要服务对象是欲来大陆投资的台商。蔡总说:“两地的制度不同,在许多问题上的观念差异很大,不少台商不了解大陆的法律、法规,给投资者带来障碍。本公司可为台商投资投石问路,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8.
内定的“中央银行”副总裁陈师孟5月11日对外界表示,赞成“财政部长”许嘉栋所提拟开征大陆台商“国安捐”的计划。他声称,台商赴大陆投资设厂,应该付出代价。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此事引起“立法委员”和台商工商界人士的普遍反感。本刊记者为此约请在大陆的部分台商就“国安捐”一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周天柱 《台声》2006,(11):70-72
台商也有庙会71这可是前所未闻的新鲜事。沿袭中国千年的传统,每年大陆各地的各种庙会可谓多矣。可由台商与政府部门共同主办“台商庙会”,这不要说在上海,就是在整个大陆也称得上是第一回。中秋前夕.被称为首届“台商庙会”的“2006台商产品展览会暨投资资源交流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0.
祖国大陆政局稳定,充满无限商机第九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开幕后,台湾工商界高度关注,反应热烈,特别是对以朱铝基为总理的新一届政府深具信心。台湾工商界认为,中国政府高层人事调整不会改变对台政策,将对两岸未来经贸发展影响较大。台《工商日报》系列文章指出,“未来大陆法治化会日益明显,施政‘讲道理’将是一个趋势”,往后台商对大陆投资盲点可望减少0而朱铝基主政的财经政策导向及大陆市场的无限商机,已使台商之间“弥漫着一股‘此时不去,更待何时’的行动气氛”,台当局的“戒急用忍”根本挡不住台商的脚步。朱铝基就任国…  相似文献   

11.
“这次到韩国釜山参加APEC会议,成果丰硕,感慨良多,我特别地兴奋!”11月22日,台商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在台北接受笔者在闽南漳浦的电话采访时,笑声朗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参加APEC的企业领袖在会场内外追逐崛起的中国大陆市场,中国领导人成为抢眼的明星。企业家最想面谈的领袖就是胡锦涛主席,大家几乎都是排队等着跟他交谈。令李瑞河感到自豪的是,他不但现场聆听到了胡锦涛主席《树立开放思维,实现合作共赢》的演讲,还有幸与胡主席亲密握手,亲切交谈。他对胡主席说,我是台商,在福建创办了天福集团。大陆市场广阔,商机无限。天福在大陆发…  相似文献   

12.
台湾商界最近表示,中国大陆一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为两岸经贸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将出现新高潮,有利促进两岸“三通”、打破“戒急用忍”的限制。如果今年中国大陆正式加入WTO,台湾也有望在大陆之后以“台彭金马关税领域”名义加入。大陆入会后关税降低,限制减少,市场进一步开放,将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创造更广阔、更良好的发展商机,有利于促进两岸贸易增长,使两岸经济发展迈向新阶段。祖国大陆进口关税降低,有利于台商进口原料与零部件降低成本,促进台湾增加对大陆出口,提高出口竞争…  相似文献   

13.
最近台企业界龙头王永庆发表万言书,要求陈水扁赶快改变“戒急用忍”的大陆政策,开放台商尽快“西进”(即投资大陆),尽快“卡位”,抢得商机.否则台经济将自寻死路。王永庆此话不是空穴来风。  相似文献   

14.
祖国大陆与台湾均有望在1999年底前,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或达成加入WTO的框架协议。这不仅为台湾与大陆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而且将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推动直接“三通”,实现海峡两岸及港澳之间深层次经贸交流与合作。祖国大陆一旦加入WTO,市场将进一步开放,限制减少,关税降低,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创造更广阔、更良好的发展商机。目前台商已开始纷纷对大陆进行新的投资部署,为周世纪在大陆发展建立基础,预计未来几年台商对大陆投资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台商将进一步扩大拓展大陆内销市场。大陆有着庞…  相似文献   

15.
段一信 《台声》2004,(6):38-38
“短信”可以说己成为21世纪年轻人沟通的最新方式,有台商抓住这个商机希望发掘两岸短信市场。 据“中央社”报道,岛内的原形台风眼集团总经理陈嗣添说,有74%的年轻人平均每天发送3通短信。若以使用量来看,尤其15至19岁的青少年有79%每天发短信超过7次,两岸短信市场预计潜在商机达千亿元新台币,该集团己领先台商抢食这块大饼。  相似文献   

16.
吴翠芳 《台声》2004,(7):58-59
今年五月,胡润新鲜出炉的《2004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首次把中国人对于企业家的关注聚焦到“慈善”这个字眼上。 胡润说:“慈善是一种投资。”他的排行榜依照善款的多寡为中国大陆企业家“封王封侯”,一时间,上榜的企业家成了关注的焦点,然而,胡润的排行榜把台湾给忽略了,在那里,也同样有着一批企业家默默地慈善着,比如台商张永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台商回流”已成台湾当局两岸经贸政策全力推动的重中之重。春节过后,台经济主管部门再次增加200亿元新台币的工业区投资租税优惠额度,鼓励台商回流。然而,台商回流现象虽有所增加,但成效非常有限,与台商对外投资相比不成比例。特别是,台商回流不是台商从大陆撤资,而是台商在海峡两岸新的战略布局,是看好两岸直航与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后的新商机,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合作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台商提供融资贷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磊 《两岸关系》2006,(8):28-30
继开发银行300亿元人民币的台商专案贷款之后,华夏银行承诺未来5年将提供给台商人民币200亿元的融资额度,并承诺不需担保品。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得出两点推论:一是大陆方面极其重视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经营活动,千方百计地为台商解决包括融资在内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台商投资大陆模式中“大陆出资”成分日益加重,台商投资大陆的模式越来越多地向“台商搞管理、大陆搞配套”方向发展。大陆方面真心实意为台商办事、解台商燃眉之急截至2006年5月,大陆累计批准的台商投资项目已达69900个,这些投资项目普遍需要金融支持,对此大陆一直十分重视。目前,…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上海》2014,(9):2-2
自2011年开放台湾自由行后,至今已有36个城市的大陆居民可以白行前住宝岛旅游。大陆游客从宝岛带回各式伴手礼馈赠亲友,于是台湾拌手礼逐渐风行大江南北。 现为“台礼网”董事长的黄柏翔是位老台商,早在上诗集80年代末期就来到大陆,20多年来创办过纺织厂,做过出口生意,也从事过房产开发。期间,他看到大陆游客对台湾的许多特色产品爱不释手,常常大包小包地采购,又看到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态势,预感到其中蕴含着的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到大陆时,我的印象并不好。”台商温先生一点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有着7年在可口可乐公司、雀巢咖啡公司工作的经历。最初他没有想过会到大陆来工作,但现在他不仅自己出任台资企业、杭州康莲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特别助理,还把太太和两个孩子也带到了上海。“杭州是我最喜欢的城市。”温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台商到大陆投资,在社会生活上有些什么不便?当我们在浙江的台资企业中采访时,答案几乎是共同的:即子女教育,业余生活。但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另一个答案:对于真正想在大陆求发展的台商来说,两岸社会环境的差异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投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