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建设是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方面。根本目的是要在吸收西方先进科学和技术的同时,避免出现西方的社会弊病,遏止社会“西化”的趋势。核心内容是继承发扬东方优秀文化传统,主要是儒家伦理道德。方法途径多样:发挥先进人物的道德感化作用、开展常年礼貌运动、提倡社区精神、从青少年抓起、从公务员做起,公务员廉洁之德在整个道德建设架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新华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记载着新加坡的发展足迹.本文以<独立25年新华文学选>中的代表性诗歌为切入点,以其所反映的诗意来探求新加坡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新加坡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发展方式决定了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其发展中的一大热点问题,对现代化与文化传统关系的处理曾是其现代化发展的一大症结,新加坡在此属于"亡羊补牢"型.本土文化内在于社会之中,一切伟大的传统文化都具有相当的潜力,只有在本土文化传统的砧木上,嫁接来的西方文化才能找到生长点.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传统文化在新加坡国家建设中的地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民族传统文化在新加坡国家建设中的地位作用黄松赞本文探讨民族文化同新加坡国家建设的关系。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在于,它关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看法,关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加坡过去和未来的文化政策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对新加坡文化及其文化政策的理解。一、民族文化在新加...  相似文献   

4.
儒家传统与东亚社会──第八届韩国研究国际研讨会侧记1994年6月22-24日,由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德国、荷兰、俄罗斯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与东道国的近百名学者教授共聚一堂,一道参加由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主持召开的第八届...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的政治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独具特色的新加坡政治发展道路的文化根源。本文拟探讨东西方政治文化在新加坡的功用,就新加坡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选择作一评估。  相似文献   

6.
略论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黄松赞这里说的“文化”,用其广义,即既包括无形的精神产品,亦包括有形的物质创造;所讲:“中华文化”,主要是指中国的传统文化;“新加坡文化”则指殖民地时代的多元文化和现在的多元文化。1819年莱佛士在新加玻开埠...  相似文献   

7.
一、新加坡文明建设的成功表现对新加坡文化建设成果,在新加坡国内外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它是“文化沙漠”;一种认为它很成功,也很有特色。文化沙漠论者认为新加坡建国后的前20年只注重经济建设,对文化关注太少,以致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甚差,社会流行的作品几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三个最大的炼油中心?它的炼油厂传统上一直在亚洲加工和销售各种石油产品,并在世界各地设有分号经销各种石油产品。炼油业对新加坡本身的经济也至关重要,它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 新加坡的炼油厂都是在越南抗法、抗美战争时代建造的,主要是供应航用油箱的燃料油之用,所以当时不是真正计划为东盟地区的需要而建造。只是近几年来,新加坡的炼油业才为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和马来西亚加工燃料,并将大量产品出售给东盟各个国家。但新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新加坡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通过对新加坡政治发展历史走向、政治体制特征和职能的分析,认为新加玻正处于政治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以现代型集权政治成功地推动经济“起飞”和“转型”;特点是现代化导向明确,制度化水平较高,而参政系数值较低;这条道路的形成,是新加坡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和政治精英的主体性选择的结果,有利有弊;其前途是扩大参政系数,实现政治民主化。  相似文献   

10.
新马泰军事现代化掠影张孝田译一、新加坡武装力量现代化建设在东盟组织中,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小,人口少的国家,但经济却相当发达。自1965年成立以来,新加坡按照现代化方针集中力量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主要做法有不断为其购置现代化军事装备,并经常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11.
韦伯一个世纪前提出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在东亚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的关切性,它体现在韦伯中国命题的相关内容中.自从韦伯命题诞生以来,出现了大量研究东亚现代化的学者对韦伯命题的解释和回应,但这些观点却并不足以完全否证韦伯命题.韦伯命题中包含的合理内核依然是我们理解东亚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关系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特色及其经验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新加坡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色和经验,对比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提出以传承本国优秀文化、增强国民意识、增进大学生对我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认同感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Extensiv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ccurred in China in the late Ming (1368–1644) and early Qing (1644–1911) dynasties and in 17th century England. In both countries the scale of activity and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that were introduced to safeguard transactions threatened the status rules of the hegemonic political culture. In England, however, these challenges were part of a larger panorama of change. Conceptions of law rooted in the past were refashioned to meet challenges posed by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conflict as well as rapi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 new legal culture emerged that powerfully influenced the political culture. In China commercial expansion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banking and trading organizations. New patterns of social interaction came into being that existed side by side with inherited forms that had roots in antiquity. Tendencies favoring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however, were curtailed by political authority which upheld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and the legitimacy that this culture accorded to traditional elites. In both societies prevailing values and beliefs influenced the direction and degree of change in their political cultures.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新加坡的外交文献及有关新加坡领导人发表的讲话和外交行为等方面探析新加坡的东盟观,即新加坡视东盟为其生存与独立的保障与发展的平台.同时,结合新加坡独特的情况,从历史和现实等多角度分析其东盟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目的在于考察韩国人生礼仪的东亚普遍性和固有性。分析的基础是东亚儒教文化圈,因而儒教式冠婚丧祭就是人生礼仪的普遍性。因为普遍性和固有性是相对的,站在西方的立场上看,东亚的普遍性也可以是固有性,也可能变做相反的逻辑。韩国人生礼仪的东亚普遍性和东亚其他民族、国家一样,都在于接受冠丧祭的传统。在韩国人生礼仪的固有性方面,首先是东亚儒教式冠婚丧祭的态保存最为完整。其次是根据韩国固有的文化对儒教式人生礼仪进行改造。婚形最后是固有信仰和儒教式冠婚丧祭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6.
村庄是我国最基本的自治单元之一,村庄的政治文化包含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农村传统文化及西方外来资本主义文化的某些内容,后面两种构成村庄政治亚文化主要组成部分。从功能主义视角看,政治亚文化在村庄治理中的积极功能集中体现在表达机制、激发机制与协商机制上。因此,要充分发挥政治亚文化的积极功能作用,使之成为推进村庄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东亚文化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既具有相对的同质性或整体性,又具有多样性与差异性,它们之间的文化传播又具有双向互动的突出特点。中国文化对日、朝(韩)以及越等东南亚一些国家产生巨大影响,而各具特色的日、朝(韩)以及越等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影响也不可轻视。当代东亚地区的文化传播与交流迅速发展,成为促进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树立全球意识和开放观念,继承发展东亚传统的优秀文化,学习、吸收西方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先进文化,大力增强东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将为21世纪东亚地区以及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当代韩国儒教的现状,本文首先考察了韩国儒教的宗教争论、儒教界的组织与活动。其次,为了探讨代表韩国儒教文化的成均馆仪礼文化,主要通过分析释典祭仪礼的由来及其种类、释奠佾舞的乐章歌词,对韩国儒教现状与演变过程进行考察。韩国的儒教文化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一定形态的有形文化,例如成均馆的文庙、明伦堂、释奠、佾舞、地方乡校等建筑物或祭祀仪式;另一类是虽然没有一定形态,但保留在韩国人意识中的无形文化,例如礼仪精神、士精神以及祭祀文化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010年新加坡国内经济、政治和外交做简单回顾。2010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良好环境下,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创其建国以来历史新高,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政治上,新加坡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确保社会稳定,为即将来临的总统和国会大选做好充足准备;在外交上,与马来西亚的关系得到新突破,与中国合作关系向多元发展。此外,本文还对2010年中国国内有关新加坡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uth Korean economy from strict state regulation to liberalization and to fill in the gap in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import-substitution to export-oriented economy of South Korea. The study relies on the methods of comparative-historical, historical-typological, and historical-genetic analysis to consider the evolution of South Korean economic system, the chang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new economic strategy. The study also implies the use of interdisciplinary methods to systematize the empirical material, applying political-geographic, economic, and complex approaches. The paper gives periodization of South Kore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vestigates the reasons of country’s successful modernization and transition to export-oriented economy. Large corporations began to emerge in South Korea in the mid-1960s due to the active support from the state. They established the production of steel, marine vessels, automobile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The well thought-out government program brought notable success by the late 1990s, and South Korea gained the developed industrial base and powerful export potential. The afflux of foreign investments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Korean products were mostly provided by low wages, traditional diligence, and Confucian education. Since the Korean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ppened to be successful, there is a need for examining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zation as it can be useful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