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出现后,媒体从一个高门槛的专业机构操作,逐渐变成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自主地发布信息、传播信息。以QQ空间、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工具蓬勃发展,使媒体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个人化,每个人发言的自由空间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更是形成了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种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时代,"人人皆媒"。在移动互联网的助力下,智媒体已经成为常态,"硬"新闻拥有了"软"平台和环境。对此,我们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使"硬"新闻"软"表达,更好地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与价值认同。"硬"新闻"软"表达,可以将碎片信息集成化,吸收核心信息,使之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将信息传播技术化,营造真实场景,吸引读者注意力;创新产品开发思维,彰显人文情怀;推动内容策划多元化,生动讲好人民大众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互联网,可能是网络世界最热闹的地方。4.85亿网民,近两亿微博用户,在互联网上汪洋恣肆。,人人都可以成为网上焦点,事事都可能成为新闻"头条",网络已日益成为社会舆论的策源地、集散地和交锋地。网络素养,则是当前网络舆论场中最令人担忧的"短板"。网络舆论影响力的提升,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社会变革,国家发展,需要更多人建言献策,需要不同阶层表达立场。在观点碰撞中,促进达成共识;在舆论交锋中,寻求良治之道。互联网的出现,让这种碰撞和交锋更加直接、更加便利。众声喧哗、多方参与、顺畅沟通、充分表达,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一个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在这个人人都可能是焦点,人人都有可能是新闻制造者、信息传播者的时代,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媒体,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作为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无可争议地成为网络舆情关注相对集中的部位.如何研判与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并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处置机制,也就成为了新形势考量各级检察机关领导人政治智慧和司法能力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毋庸置疑,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实时信息通过微信、微博、各类直播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实现了高速传递,人人都能以最快速度、最便捷方式获取第一手新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安工作将会面临新挑战,民警执法行为会直接暴露在"聚光灯"下,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监督和评判。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正>新闻舆论监督是当前我国主要的公共权力监督形式之一,也是大众传媒的一项重要政治功能。由于新闻舆论监督不受法律和纪律强制力的影响,舆论以新闻的形式传播,将监督的具体内容全部公开化,因此得到社会各阶层人群的支持和信赖。随着网络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时代的快速更替,民众有了表达意愿更便捷、更隐蔽的途径,网络舆论监督成为人人手中掌握的一把"利器"。在网络舆论监督的"重压"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如何更好  相似文献   

8.
以移动终端的普及为表征的移动互联时代,大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产生了颠覆性变革,"个体"成为绝对的"主体"。移动互联网将互联网上存在的信息聚合为数量更少、布局更清晰的以"人"为核心的信息集,完全由个人决定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各类媒体的新闻生产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闻信息的获取日益扁平化和同质化的背景下,受众对高质量言论的需求上升成为不争的事实。顺应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新闻评论生产的分众化,可能成为各媒体以市场细分策略赢得受众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手机"人手尽有",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社会已迎来"自媒体"时代,写微信、发照片、拍视频、跟帖、转发,无人不为,无时不在。在人们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便捷和惊喜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生。一是信息虚假。面对突发事件、热点舆情,一些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失去"真实"底线和理性,盲目从众"拍砖",随意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满足公众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的需求,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本规定所称新闻信息,是指时政类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当下,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有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我国慈善公益事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慈善法》的颁布实施,慈善公益事业开始构建"依法行善"和"依法治善"的新格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则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公益慈善行业的生态,"指尖公益""随手行善"逐渐流行,人人都能参与公益,人人也都可以成为受益者。这不仅催生了社会大众潜在的慈善热情,也为慈善公益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想象力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互联网+"战略,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的一种新业态。比如,"互联网+通信"就是即时通信,"互联网+零售"就是电子商务,"互联网+传统银行"有了支付宝,"互联网+传统交通"有了"快的"和"滴滴","互联网+新闻"成为网络媒体……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融合效应日益显现。而就政治领域而言,互联网将任何一个执政团体都带入了"网络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文章重要组成部分的标题,成为大众的首要"关注点",因此,对标题进行操作,以吸引眼球,就成为"标题党"的工作内容。经由标题党拟定的"标题",折射出互联网信息传播时代"点击—互动"的新闻传播形式带来的问题。受利益驱使的新闻生产,使得标题逐渐脱离真实性。因此,打破互联网"点击—传播"路径的怪圈,需要新闻从业人员及其相关的传播者坚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也需要每个人在转发、传播信息时"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14.
陈冬阳 《创造》2021,29(9):50-56
自从列宁灌输理论诞生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列宁是不是"灌输论"的首创者?二是"灌输论"是否具有当代价值?随着"苏东剧变",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关于列宁"灌输论"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过时的论调开始在国内学界增多.全媒体时代,互联网让一切变得都"皆有可能",无论是庞大的媒体机构还是个人,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人人都有自媒体,这不仅使得我们接收的信息增多,而且使得我们接收什么信息、发布什么信息的主动性也大大增强.似乎带有"被动性"的理论"灌输"已不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过,"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①.能否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实践上妥善解决全媒体时代如何继承和发展"灌输论"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新时代能否形成"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0,(23)
正近日,人社部等部门发布了互联网营销师等9个新职业信息,其中,在"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直播销售员"工种。这意味着带货主播成为正式工种,李佳琦们"转正"了。看到这则新闻,有网友@李佳琦:"你有了一个新的职位名称叫直播销售员""李佳琦终于转正了""正式工作者呢,恭喜啦!"昔日,在不少人看来,玩直播有点不务正业,而人社部此次增设"直播销售员"  相似文献   

16.
崔倩 《重庆行政》2016,(6):46-49
正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息息相关,可以说网络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的出现,不仅代表传播技术的飞跃,还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于话语权一支独秀的地位,呈现出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发言权的现象。网络传播的互动性、自由性、开放性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形成观点传播的"跑马场"。其匿名性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使得不理性的声音也一直存在。因此,在通过  相似文献   

17.
论欲望     
大干世界,花花绿绿,有几多的精彩,也有几多的诱惑。名利场上,蝶乱蜂喧,有的人为名而活着,有的人为利而活着,更有的人为名利而活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是有种种欲望的。人人都希望过上好日子,没有谁愿意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环境中煎熬;人人都希望拥有尊严和体面,没有谁愿意忍受鄙夷和蔑视的屈辱;人人都...  相似文献   

18.
<正>人大要正确处理好虚拟政治与现实政治、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网络民意与现实民意等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正向作用,突破现有人大工作方式的局限,以"互联网+"促进人大履职,不断壮大人大制度的价值和潜能。当今世界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人人触网、人人谈网,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互联网正在从一种工具逐步变成了一种思维、一种文化、一种工作和生活的状态。"互联网+"的"+"号不是一种简单的附加,互联网带来的变革早已超越技术范畴,不止作用于企业、经济,而是逐渐、广泛地植根于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社会已经跨入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使网络舆情爆炸性发展,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新闻出现在网络上。网络舆情一方面有利于公众意见的顺畅表达,有利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反映着人心向背,影响着社会风气与社会局势发展。因此,公安机关应顺应当前自媒体时代潮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以改善公安机关的社会形象、加强公安机关社会影响力。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顺应时势,在国内率先开通了官方微博"@平安肇庆",并积极运用微博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成为全国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20.
随时随地发布信息、自主选择关注对象、几何级的传播范围……问世伊始,微博因便捷性、自主性、互动性等优势,将互联网WEB2.0的特性展露无疑。140字的低门槛,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发声的平台,为世界带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能被关注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