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字布局特征是脱离了规范文字布局动作特点的反映,因而对文字布局特征的研究必须以书写动作系统及其特性为基础。文字布局动作系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的特殊性、稳定性,并反映出相应的笔迹一般特征和细节特征。所以,通过研究书写动作系统来探索文字布局特征的科学基础及其特征价值,对完善笔迹鉴定科学基础理论和笔迹特征体系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浅谈印文在票据中的布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文是印章的印面在承受客体上盖印出来的印痕,在票据笔迹检验实践中,由于票据多涉及一定的款物,而印章印文又是证明其真实有效的重要凭据,因此对票据上印文的布局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作出准确的鉴定结论,就此笔者谈些粗浅看法.印文在票据上的布局特征是指印文在整个票据上的安排位置以及印文上的文字、图案(五角星、国徽等)、自身整体的垂线与票据所形成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笔迹检验是通过对可疑笔迹和嫌疑人的笔迹进行比较鉴别,确定是否为同一人的笔迹,或确定检材是否为某人书写的一项专门技术。其任务是通过研究笔迹中反映的书写动作、习惯特征及文字布局和书面的语言特征等,加以分析为诉讼提供线索和证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贪污贿赂类案件的增多,票据类笔迹的检验在文件检验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作用也明显突出。  相似文献   

4.
2006年12月13日,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对一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1,认为原告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原告")为将其开发的应用软件捆绑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使用而专门设计的输出文件格式,已经超出了《著作权法》规定的技术保护措施的范围,被告上海奈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被告")破解该软件输出数据文件格式的行为不属于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5.
文字布局特征是指字迹书写在承受载体上的安排形式和分布特点,虽然各种文件制作均有一定的规范要求,但是,由于书写人的文化素养、个人爱好、职业、社会经历等主、客观条件各异,加之一些规范要求的宽容性,在书写过程中就形成了区别于他人而独有的习惯特点。笔迹检验中常用的布局特征主要有:标题安排、分段空格、字行的方向和形态、字间与行间的间隔、字行与格线的关系、字行与页边的关系、字位的偏正、页码安排、标点符号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无交叉笔画状态下激光打印文字与中性笔书写文字的时序特征及变化规律,以求运用于案件检验。方法以两种不同时序,请5名志愿者分别执不同中性笔在120张A4纸张上书写文字,并使用4台不同型号激光打印机打印文字,再运用奥博视频层晰显微镜对实验样本进行放大观察。结果证实在两种时序条件下制作的实验样本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性特征。结论这些差异性特征为准确判定无交叉笔画状态下激光打印文字与中性笔书写文字的时序提供了基础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第一,是从书写动作的一般状况上看。一般情况下,签名字迹可能反映书写笔迹的熟练程度、字体、字形、倾斜、笔压大小特征等。但是,如果属伪装,则要考虑其变化程度的大小。 第二,是从文字的布局、整体角度上看。具体而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打印文字栅格特征进行实验研究,总结其稳定性和易引起特征变化的因素,为二次添加打印和换页变造文件检验探索新的思路。方法以500个常用汉字为主要研究对象,选用不同品牌、不同型号激光打印机,设置不同分辨率或质量模式,用同一台电脑或不同台电脑安装不同驱动程序,打印中易宋体常用字不同字号的样本。通过对打印文字笔画细节特征进行比对分析,总结打印文字栅格特征的规律特点。结果打印文字存在三类栅格特征,一是横笔段厚度特征,二是竖笔段宽度特征,三是斜笔画阶梯特征。同一台打印机一次打印的文件,相同字体字号文字的栅格特征反映相同;不同打印机或同一台打印机连接不同版本操作系统的电脑,或安装不同驱动程序,或选择不同的打印分辨率,栅格特征可能发生变化。结论栅格特征在同一次打印的文件中具有稳定性,在不同硬件和软件环境下可能发生改变,可以为换页文件和二次添加打印文件检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稿件体例     
一、文章格式文章大标题字体不限,一般用二号字;作者姓名位于大标题下方正中位置,作者单位、职务及学历在作者姓名后用脚注标出,注码格式为"*",文末不列作者单位;文章不附内容提要和关键词。正文一级标题用黑体,单独成行,序号采用简体汉字"一"格式;二级标题用楷体,序号采用"(一)"格式;三级标题与内文同字体,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1"加圆点"."格式;内文和注释文字用仿宋体;内文中的法条号、日期、数量等采用阿拉伯数字。  相似文献   

10.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故意避开或者破坏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的行为,是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上述规定体现了对恶意技术规避的限制,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著作权人可以依法采取保护其软件著作权的技术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为人故意避开或者破坏上述技术措施的,构成对软件著作权的侵犯,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但是,上述法律规定不能被滥用。上述规定主要限制的是针对受保护的软件著作权实施的恶意技术规避行为。著作权人为输出的数据设定特定文件格式,并对该文件格式采取加密措施,限制其他品牌的机器读取以该文件格式保存的数据,从而保证捆绑自己计算机软件的机器的市场竞争优势的行为,不属于上述规定所指的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技术措施的行为。著作权人以他人研发软件读取其设定的特定文件格式构成对其软件著作权的侵犯,主张他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