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潘敬国 《学习导报》2011,(24):36-36
著名作家冰心曾经这样评价周恩来:“他付出的爱最多,他得到的爱也最多。”作为开国总理,周恩来常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他真诚地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要“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  相似文献   

2.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这是一句说了多少年的老话。近年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二中院)自觉转变工作作风,始终坚持把法院工作放在服务群众、保障民生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以务实创新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夸奖和好评。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5日是开国总理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周总理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崇敬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的优秀品质一直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鼓舞力量。特别是他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  相似文献   

4.
《学习导报》2012,(23):32-32
2007年2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7年春节团拜会。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向大家拜年,并在随后的讲话中强调了“民生”的重要,他说:“‘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尽最大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能越来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5.
《新湘评论》2012,(23):32-32
2007年2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7年春节团拜会。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向大家拜年,并在随后的讲话中强调了“民生”的重要,他说:“‘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尽最大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能越来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总理当年在对外活动中高度重视同非洲国家领导人建立和发展真挚友谊.而非洲老一代领导人也同样非常敬重周恩来总理,把他誉为“属于世界性的中国伟人”(尼雷尔),“载入史册的第一流政治家”(萨达特),“以献身精神和杰出才智为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服务”(布迈丁),“忠于民族独立与和平理想的典范”(桑戈尔)。他们深情地说,伟人周恩来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永远是后辈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金鑫 《党史文汇》2013,(2):15-17
“税收”是个沉甸甸的字眼儿,它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国家的命运与前途紧紧绑存一起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税收工作,统揽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的周恩来总理对税收工作倾注了很多心血,严把法规政策出台关1950年,财政部制定农业税条例,工作人员把税牢算错,在审核中也没有发现,就直接把这个条例拿到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讨论。在那些委员中,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他生前善待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主要有:切实关注民生,信任尊重群众,从不搞特殊化,密切联系群众,教育引导群众等。周恩来善待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其根源在于他善于总结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在于他对人民群众一贯的高度负责精神,在于他持之以恒的自我修养自觉。学习周恩来善待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曹应旺 《党史博览》2012,(5):9-14,26
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26年,功勋卓著,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什么能赢得人民这样的称赞?他为什么能出色地管理好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情最为复杂的大国的国务?他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的大国总理?  相似文献   

10.
清波 《前线》2014,(7):114-114
近年来,一些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县委大院,经新闻报道为人们所熟悉。这些县委大院,虽然破旧,但却沿用至今,深受人民群众的好评,被誉为“最美县委大院”。“最美”的赞誉,表达的是人民群众的真切心声,体现的是这些县委大院的内在精神之美。大院的精神之美,美就美在其中折射出的“以民为本”理念。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这些县委和政府并非没有机会、没有理由修建新的办公楼,改善办公条件。而且在有的地方,上级曾几次拨款修建办公楼,但都被县委用于了民生改善。这种“把钱花在刀刃上”的“挪用”,真实体现了县领导班子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首位,彰显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1.
正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主政26年,鞠躬尽瘁,人民群众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敬仰和爱戴。马寅初说:"周恩来总理是最得民心的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得到了全国人民几乎最为广泛、普遍的认同和尊敬。个中缘由,在于他一心为民、劳苦功高,更在于他大公无私、品德高尚。周恩来的大公无私,是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一切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作为全国人民的当家人,他从未为自己、为亲属谋过任何私利。  相似文献   

12.
安建设 《学习导报》2012,(24):33-34
党的十八大报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民”一词出现了145次。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13.
黎明 《党的建设》2014,(4):10-13
早春三月,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 2014年3月5日至3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 “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了庄严的承诺。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更要依靠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忧民之忧、急民之急,不断努力解决住房、医疗、社保、教育及食晶安全、大气污染治理等热点难点问题,打造就业创业良好环境,织牢保基本、兜底线的民生安全网,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安心、舒心,更加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4.
文慧 《奋斗》2005,(10):46-47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王忠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在双城市朝阳乡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充分尊重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人所急,行群众之所需,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戴。  相似文献   

15.
做官先做人     
一段时间以来,郑培民的名字高频率地出现在新闻媒体上。作为“三个代表”忠实的实践者,他的过人之处,就是心底无私,廉洁勤政。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他无论身居何职,身处何地,都像一只振飞的领头雁,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从湘潭市委书记到湘西自治州州委书记,再到出任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不以高官自居,而是每时每刻心中都装着老百姓,从解决湘西贫困群众吃饭问题到1998年大抗洪,郑培民始终身先士卒,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郑培民经常告诫自己:“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13,(5):35-35
<正>周恩来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什么能赢得人民这样的称赞?他为什么能管理好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情最为复杂的大国的国务?这与他对党和人民的忠分不开诚,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26年的总理生涯中,他先后5次来唐山视察,每次视察都给唐山人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位尊而不矜,功大而不恃。至今在唐山人民的脑海里仍历历在目。周恩来——人民公仆之典范,闪烁着灿烂的光辉。他到启新水泥厂视察只喝了杯  相似文献   

18.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任。检察权来源于人民,也必须用来服务人民。评判检察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群众的满意度如何,要获得大多数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就必须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就必须以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就必须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大局意识、和谐意识,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工作主题,不断实现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原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培民同志人称“为民书记”,他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三湘大地乃至全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好好照照“为民书记”这面镜子。郑培民同志不论在哪个岗位上,总是心中装着人民,“万事民为先”,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标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不惟上,不惟本,只惟真、为民,帮民尽心尽力,爱民情深似海,他那“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为…  相似文献   

20.
永仁县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落实“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组织开展“换位想、找差距,谋民利、办实事”的主题实践活动。“换位想、找差距”就是要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设身处地看问题,体察群众所急所需,对照党章、党员标准,查找自己在信念、宗旨、作风、纪律、素质和形象方面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谋民利、办实事”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让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