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邓小平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我党领导的华北抗日战场的战略中枢。抗日战争时期 ,邓小平作为八路军 12 9师政治委员一直战斗在晋冀鲁豫边区 ,和刘伯承一道为创立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和发展根据地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6,(4)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抗战初期,他以成熟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着时局变化,为赶赴前线的八路军作出了正确的战略部署:他建立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准备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突破山地和平原界限,创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发动冀东暴动,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前进》2021,(5)
正84年前,八路军从陕西省韩城县芝川镇黄河渡口分批东渡黄河,挺进山西抗日前线,随后由山西到河北、河南、山东,由山地到平原,在广阔的华北战场,浴血奋战,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追忆东渡历史,传承八路军抗战精神,进一步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开始后,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迅速开创了全民抗战的生动局面。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对入侵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持久的、顽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作为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支持了整个华北的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就为把山西建成华北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作出了一系列指示,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在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和建立以山西为中心的山区抗日根据地的问题上,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魏宏运 《前进》2005,(8):30-31
新中国是在人民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革命曾经历许多曲折和挫折,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得到了发展的良机,从此就迅猛地发展起来。民族灾难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捐弃前嫌,携手抗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称第八路军,由陕西三原、耀县、富平等地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毛泽东选择恒山、吕梁山、管涔山和太行山作为基地,将八路军三个师分散部署,这是很有远见的,特别是以太行山为前进阵地,开展游击战争,对中国以后的发展影响极大。有了太行山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就有了屏障,中共的抗日救国战略就能顺利地展开。太行山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有人以…  相似文献   

6.
《前进》2015,(9)
<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首历史,山西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的战略支点,在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夺取抗战全面胜利,在壮大我党军政力量,拓展全国根据地,在积累治国理政经验,蕴育伟大的太行精神和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山西成为中国抗日敌后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的战略支点,是历史必然性、抗战民族性和  相似文献   

7.
大青山位于内蒙古西部原绥远省境内,东起集宁以北灰腾梁,西至包头以西乌拉山,东西绵延约700里,南有连接山西、河北、北平的大动脉平绥铁路。大青山地区不仅是晋察冀边区的屏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的北大门,而且是通往大西北的咽喉,也是与蒙古、苏联的重要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决定组建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挺进大青山,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大青山支队不辱使命,在创建游击根据地的斗争中,运用游击战术打击日伪军;清剿土匪为民除害;团结蒙汉各族人民共同抗日,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八路军挺进大青山1937年“七七”事变后,…  相似文献   

8.
《前进》2015,(9)
<正>"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山西人民,在山西这片古老而厚重的热土上,同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顽强、坚韧不屈的斗争,创造性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承载起全民族抗战的希望,支撑了中国敌后抗战的战略全局,铸就了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谱写了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光辉灿烂的篇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为突破口,实施战略展开,形成四角之势,是抗战之初中共中央军委对八路军的战略安排。根据这一精神,一一五师一部首先在恒山、五台山建立了晋察冀根据地,迈出可喜的第一步。此后不久,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三块根据地相继建立。这三个抗日基点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一道,形成了一座牢固的、坚不可摧的四角堡垒,将山西境内的日军狠狠地遏制在狭窄的地域里,也拱卫了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晋察冀这四块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建成,对于华北敌后战场而言,具有着奠基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抗日大业而言,具有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10.
曾景忠 《长白学刊》2007,(4):109-117
抗日战争初期,日军占领华北、华中一些地区后,除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外,国民政府军留置一些部队在敌后,沦陷区有些地方政府的官员率领保安部队坚持在原地抗日,战区组织抗日游击武装,还有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这些汇成敌后武装抗日的洪流。敌后抗日游击战于是展开。本文对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和中共有关敌后游击战的方针和部署及敌后抗日游击战初步开展的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朱总司令出太行郭谨栋1939年冬至1940年春,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日军从对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正面战场转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发起大“扫荡”。蒋介石、阎锡山也开始对我抗日武装驻山西隰县的新军决死队和八路军大肆围攻,摧毁了根据地7个抗...  相似文献   

12.
百团大战     
《黄埔》2016,(1)
正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此役,同时出动105个团40万兵力、20万民兵,向以正太路为中心的华北敌占主要交通线开始总破击,至  相似文献   

13.
《前进》2015,(7)
<正>抗战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筹帷幄、精心部署、英明指挥以山西为中心的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一、毛泽东精心部署,打开山西抗战局面全国抗战爆发后,华北地区很快成为抗日的最前线和主战场,而山西又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进入华北前线的捷径、陕北根据地的门户和卫护中原、西南的屏障。由于境内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地形错综  相似文献   

14.
大青山位于内蒙古西部原绥远省境内,东起集宁以北灰腾梁,西至包头以西乌拉山,东西绵延约700里,南有连接山西、河北、北平的大动脉平绥铁路。大青山地区不仅是晋察冀边区的屏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的北大门,而且是通往大西北的咽喉,也是与蒙古、苏联的重要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决定组建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挺进大青山,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大青山支队不辱使命,在创建游击根据地的斗争中,运用游击战术打击日伪军;清剿土匪为民除害;团结蒙汉各族人民共同抗日,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张曙明 《中国民政》2005,(10):31-32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高举民族解放和团结抗日的旗帜,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在全国人民的支持和配合下,深入敌后,先后建立了许多根据地.  相似文献   

16.
徐江虹 《桂海论丛》2005,21(5):F0003-F0003,95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一次具有战略性质的进攻战役。这次大战具有重大的军事政治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对它的功过是非争论,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曲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四、"七·七"事变后,大连历史人物为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七·七"事变,日军全面进攻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全民族抗战开始。当时大连虽在日寇严密控制之下,但大连历史人物的抗日活动却极为活跃,在全国的表现也极为突出,他们的抗日功绩至今为中国人民传颂。(一)抗日英杰辈出,功居抗日前线。在抗日战争中,关向应、董秋农、赵庸等大连人都是全国著名的抗日历史人物。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向应曾任八路军一二O师政委,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始终在抗日前线指挥作战,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师长贺龙一起,率部…  相似文献   

18.
《前进》2021,(4)
正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05,(3):4-8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相继发生,中华民族危机加剧。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以民族大义为重,对国民党桂系实力派和以李济深为代表的民主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推动广西形成国共合作的局面。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统筹南方抗日大局,谱写了华南抗日战争的光辉篇章。抗战时期,国民党桂系执行片面抗战的政策,制造了桂林“七·九”事件等一系列反共事件,中共广西地方组织反对顽固派的反共内战逆流,转移隐蔽精干,高举抗日旗帜,开展广泛的抗日救亡宣传,放手发动群众,支援正规军作…  相似文献   

20.
论国共两党抗日持久战略的本质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持久战略的最先提出者、始终坚持者和成功实践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就根据对时局的分析,明确提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七七事变后,我党反复强调对日作战必须实行持久战略。这一战略方针在毛泽东1938年5月发表的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