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卢淑彬 《当代广西》2014,(24):51-51
正国学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而国学经典则是国学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教育部正在实施国学进小学计划,《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重新纳入小学课本。教育部要求确保2014年秋季使用德育、语文新教材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占50%以上的比重;要求中华优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高度多次指出:"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的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基础。""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十分丰富。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深刻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5 000年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理念和政策、中国传统文化与建军治军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等十个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中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传承、弘扬和升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安邦之道。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十分丰富。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深刻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5 000年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理念和政策、中国传统文化与建军治军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等十个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中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传承、弘扬和升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安邦之道。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也是世界发展的智慧借鉴。其传承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牢固确立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在把握发展大势中永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加强全局性谋划,在服务复兴大局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力;加强战略性布局,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加强整体性推进,在深化协同贯通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力。由此,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不断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秉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规制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合理性、建设性的阐释。内含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形成于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中,历史传承使中华优秀的文化基因得以延续,时代创新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传播中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中国故事为世人所知,增进对外交流与自信;中国精神被传扬,提高国际舞台上中国话语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文化传承与实践的不断延续。其发生和发展,从历史上就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我国人民民主协商的重要形式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智慧与思维方式,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历史实践延续。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并孕育和初步形成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培育和推动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些论断深刻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而又繁荣兴盛的发展之路,凝练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传统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全民人文素养水平、推动思想文化道德修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入研究、系统总结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对于今天的中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与研究价值。国学及国学教育振兴对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唤起国人的文化自觉,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国学大师季羡林随着我国向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迈进,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滋养涵育,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两手"都要硬。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理论,具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等和谐统一的多重意蕴。"天人合一"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人构成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1.
韦秋杰  闭雄壮 《传承》2009,(18):126-127
用英语向外国人士介绍、讲解中国历史文化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在旅游高等教育中开展《中国文化》双语教学是旅游专业特色和当代旅游人才市场对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在新世纪主动积极地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时代需要,对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民族心理,是该民族成其为自身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身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任务,并把"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又一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思路。它体现了我们党对  相似文献   

13.
用英语向外国人士介绍、讲解中国历史文化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在旅游高等教育中开展<中国文化>双语教学是旅游专业特色和当代旅游人才市场对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在新世纪主动积极地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时代需要,对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春节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中华传统节日及其文化意蕴,在春节团拜会等场合集中阐释包括春节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并赋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产生的当代中国新文化,不仅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认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定位,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创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秦焕钧 《北京观察》2023,(12):68-71
<正>杨利慧师从“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他一生正直严谨,笔耕不辍、诲人不倦,“正直、勤奋、淡泊”的人生信条对杨利慧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她激励自己不断奋发向上的座右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只有在与时代共鸣的基础上,才能开创新的发展范式和新的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稳  曹宏 《观察与思考》2014,(10):39-4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在文化全球化冲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遭遇到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共享"。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重视培育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重视文化生态的维护,以应对和解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珍贵的结晶。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知、情、意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华,阐述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使中国优秀优统文化能够在新时期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历史源流、思想精华、鲜明特质,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并作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和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