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在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应用新技术和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等各方面原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系列困难,本文从回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入手,分析了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并对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还存在违法经营、权钱交易、代际传承矛盾、融资犯罪等现象。深入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精神,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尊法守法,诚信经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成为当前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力量。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问题,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观念、制度、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全面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努力构建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才能扫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障碍,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济南市非公有制经济在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活跃市场、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不少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了产品价格下跌、成本上升、人才短缺、融资困难、能源紧张状况加剧等困难。非公有制经济要实现更大发展,必须进一步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自身素质和完善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关联的政策体制;加强政策扶持,提高服务效能,解决发展难题,努力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济南市非公有制经济在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活跃市场、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不少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了产品价格下趺、成本上升、人才短缺、融资困难、能源紧张状况加剧等困难。非公有制经济要实现更大发展。必须进一步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自身素质和完善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关联的政策体制;加强政策扶持,提高服务效能,解决发展难题,努力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6.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通过税收政策、财政信用、财政补贴、政府采购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可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西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实意义重大,而目前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要加快广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决策层面,管理机构,政策、环境服务体系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新常态下湖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政策、规制、市场机遇。受外需萎缩等因素影响,湖南非公有制经济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面临新的挑战;受供需结构失衡和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的影响,湖南非公有制经济主动适应新常态面临新的挑战;受非公经济组织自身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湖南非公有制经济创新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要着力加强"放管服"改革,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良好外部环境;要着力加强创新,不断提高经济新常态下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综合竞争能力;要着力加强素质提升,打造一支善经营敢担当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非公有制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结构性问题逐渐表现出来。产业过于集中、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过小、作坊式生产的家族管理模式等深层次问题,严重束缚了未来非公有制经济上台阶、上规模、上档次和上水平。外部环境不够宽松、市场准入障碍、融资渠道狭窄等是产生非公有制经济结构性问题的主要原因。经济全球性加剧和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收缩战线加强重点的国企改革思路,为下一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促进未来非公有制经济高速高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第四次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对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正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可见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其进一步规范与管制已迫在眉睫!就我国现状而言,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将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其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护劳动者权益,对于规范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