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随着彝族文化研究的深入,关于彝文的起源、类型、造字法等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提出了“彝文独立起源论”,“彝文借用汉字论”,“彝文仿制汉字论”,“彝汉文同源论”等观点。笔者认为:彝文笔画起源于树枝。概括地说就是:彝文是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彝族先民,出于生活、生产、宗教祭祀的需要,就地取材,先用实物即树枝作记事符号,然后模拟树枝形状作为彝文的基本笔画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彝文造字法也不仅局限于树枝,而采用多种造字方法。本文主要试述早期的彝文造字参照物,即以树杈的形状作为彝文基本笔画。  相似文献   

2.
彝文是彝族使用的一种单音节表意的文字。彝文创始于何时何人,无从稽考,仅有一些民间神话式的传说,如传说是孔子造的,说孔子右手造的是汉字,所以汉文自右向左;左手造的是彝字,所以彝文是自左向右,这是由于彝文与独体汉字相似而有此传说,见于史志记载的如《滇系·杂载》说“汉时有纳垢酋之后阿(田呆)者,为马龙州人,弃职隐山谷,撰爨字如蝌蚪,二年始成,字母千八百四十有奇,号书组”。“爨字”即彝文。这和仓颉造字传说同样是查无实据,似乎不必多费唇舌去争论这类问题。但我们从现有的彝文文献年代可考者,  相似文献   

3.
彝族有传统的文字,有丰富的彝文古籍。彝文创自何时何人,无明文可考。今存世最早的彝文文献为贵州毕节地区大方县明代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的铜钟,钟面铸有彝汉两种文字,较已往所知的明代《镌字崖》、《新修千岁衢碑记》等彝文刻石早四、五十年。 从彝文的体制来看,彝文发展的初期也和世界各国文字发展的规律相同,即由象形文字  相似文献   

4.
彝文金石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文金石始于先秦 ,及至明清而达顶峰。分为丹书、铭文和摩崖碑刻。先秦至明初为单纯的彝文 ;明清时期基本为彝汉文合壁 ,且以墓碑为最多。彝文金石的价值 ,首先是研究彝族文字的第一手资料。其次 ,彝文金石内容的含盖面很广 ,是古代彝族的一部百科全书。第三 ,彝文金石的文化内函非常丰厚 ,是研究古代彝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物态文化 ,制度文化 ,社会心理 ,低层意识形态 ,高层意识形态等文化层次结构 ,特别是研究古代彝族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5.
1972年,赫章县铁矿乡一农民在该乡政府驻地附近一座山包的炭酸盐岩洞内,挖掘出一具铜器。铜器高12cm,口沿周长25.4cm,直径为8cm.经贵州省考古所和贵州省博物馆有关专家鉴定,属于西汉遗物。现藏于毕节地区博物馆。 铜器口沿外表为一圈花纹装饰图案。图案中有5个竖排文字,笔者经反复研究,认为此5个文字实为彝文:。读音为:。义为:万古擂钵。 贵州铜器彝文铭文的发现有二。一是大方县的成化铜钟铭文(钟铸于明代成化二十一年,即公元1485年),距今500余年。一为上述的西汉铜擂钵铭文(具体年代未定),距今2000余年。西汉铜擂钵铭文,已经是发展成熟了的彝文。  相似文献   

6.
彝文     
彝文是我国彝族自古相传的一种文字,又称“?文”或“韪书”,亦直接称为“倮倮文”“毕摩文”及“西波文”。它是彝族男性巫师毕摩(昆明地区称西波)书符画咒的工具。多以竹片锤碎一端醮鸡血或木炭锅烟写在木板上。近汉地者亦用笔、墨、草纸等书写。其字方形,颇似篆书,像仿照汉字制成。书法有从左至右直行和从右至左横行两种。已发现的毕摩手抄彝文经典种类很多,卷帙浩繁。内容除毕摩的祭祀经和占卜经外,还有许多具有史料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神话、伦理、谱牒、律历、医药等方面的典籍。其中已翻译成汉文的有《西南彝志》、《洪水泛滥史》、《水西制度》、《水西传全集》、《德布氏史略》、《德施氏史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传统是各民族逐渐融合而共同创造的。郭沫若先生说:"戎人、夷人、羌人、狄人、苗人。正是汉族的前身,历史上所说的华夏,乃是由他们共同融合而成的。"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古夷人不仅为民族的发展壮大作出积极的贡献,而且也创造了优秀灿烂的文化。尤其是流传至今卷帙浩繁的彝文古籍与汉文古籍一样,同样蕴藏着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彝文古籍采用自成系统的彝文书写,在今天的彝区广泛流传。彝文先民在久远的年代创制的古彝文,汉史志称之为  相似文献   

8.
在广泛占有彝文字形基础之上,根据彝文构字理据,结合彝文构形规律拆分出由彝文字笔画组合而成的稳定不变的构字部件。同时依据彝文字形特征,分类整理出"方位倒置类、形变类、形近类和单个部件"等部件类型,建立规范的彝文部件系统。  相似文献   

9.
彝文是彝族先民沿着自身造字道路创造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古文字,彝语称其为“”(su~(33) na~(33)),即“书眼”的意思。汉文献上称其为“文”、“字”、“韪书”(即标准文字——笔者)或“倮文”、“罗罗文”。它有一般表意文字所共有的造字方法,结构系统,结构方式和发展规律;也有足以显示自身特点的造字方法、结构系统、结构方式和发展规律。在表意文字的体系里,彝文是我国民族古文字中唯一使用“六书”造字但又未受汉字影响的具有独创性的民族古文字。  相似文献   

10.
宇宙万物都是不断地变化着的。彝族先民对这个普遍规律有着朴素的辩证法认识,一言以蔽之,就是“变”,彝文作。 “变”的哲学观点,从古彝文记载和彝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充分表露出来。 一、“变”的现象 彝族先民认为:天、地、人和一切事物在产生和发展中不断地“变”。据《西南彝志》、  相似文献   

11.
彝语言文字承载着彝族信息传播、文化交流等重任,其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处理直接影响着彝族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在30年历程中,规范彝文字信息处理技术产生了一大批令人鼓舞的成果,彝文信息处理在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正开拓前进。应继续加强彝文信息化处理研究工作,以更好地发挥彝语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全球化和文化多元语境下,利用网络来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民族文化传播方式,也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彝族文化网站不仅是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它们具有文化的自我表述与展演、边缘族群的自我身份构建、族群文化公共空间的生成等功能,旨在弘扬彝族优秀文化,它们以汉文、彝文或彝汉双语、彝汉英三语为网页制作语言,内容主体涉及到彝族、彝区和彝族文化.彝族文化网站是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网站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从彝族古藉和汉文古籍记载远古人、事、时、地、物作对比研究,即可发现两者之间有相同、相通、相互关联和相互补充之处;而最古老的、原始的即万年前的文化内涵,却留存于彝文古籍记载中、由之可以探索中华万年文明史。一、彝汉文古籍对应记载"天、地、人三皇"和"青、红、白、黑、  相似文献   

14.
意音文字存在的民族语言文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保亚 《思想战线》2002,28(1):110-114
文字选择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民族在语言文化方面的重要信息 ,一个民族的特殊语言文化背景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自然文字的发生发展方向。从特定的民族语言文化背景看 ,决定意音文字存在的民族语言文化条件是 :1 该意音文字所记录的方言很复杂 ;2 用该意音文字所书写的古代文本很丰富 ;3 该意音文字是原生的 ;4 该意音文字所记录的是权威语言。目前汉字和彝文满足了这些条件 ,并且汉字已经走入一种超稳定状态。当然拼音文字也有其优势 ,拼音文字应该与汉字并行而不取代汉字。  相似文献   

15.
(四) 对作家文学的处理与评介少数民族中的文人或作家文学,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用本民族的文字进行创作。如傣族祜巴勐在《论傣族诗歌》(写于1615年)一书中,就提到他曾用傣文创作了两部长篇叙事诗,一部是取材于佛经故事的《粘响》,一部是揭露社会黑暗的《宛纳帕》。第二种情况,是借用汉文记录本民族语音来进行创作。如白族,过去并没有创造本民族的文字,但却出现过借用汉字(有时笔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随着教学向专业学科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高校读者群体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一)需求效益化;(二)需求具体化;(三)需求多样化。针对上述特点,这就要求改变信息情报的服务模式。(一)扩展职能,开展信息化服务;(二)重点开发期刊信息化服务;(三)积极开展定题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族古称回纥或回鹘,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曾经使用过多种文字。维吾尔人从何时开始使用文字,至今尚不清楚,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记录古维吾尔语的实物,距今有1700年。根据中外研究突厥文的语言学家的资料,维吾尔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古突厥鲁尼文,因字形象日尔曼——鲁尼文字,故又称鲁尼文,又因这种文字的一些碑铭发现于鄂尔浑——叶尼塞河流域,故也称鄂尔浑——叶尼塞文。鲁尼文有五个特点:(1)元音不太重要,往往在收写中省去;(2)共有近四十个字母,其中只有四个元音,这四个元音又代表八个元音音符;(3)有的字母有二、三种写法,甚至多至四、五秒;(4)书写方式由右向左横写;(5)其中有的字母属象形文字。虽然《周书·突厥传》中曾记载:"其书字类胡。"人们一般认为脱胎于阿拉伯文和突厥氏族、部族的标志符  相似文献   

18.
在彝文献《爱佐与爱莎》中,多处出现颜色与方位有序对应的句子,这种近乎固定的表述模式也见诸于其他一些彝文文献中。从此类文献中归纳总结颜色与方位的对应模式,并从文化视角进行分析,认为文本中这种整齐的对应叙述体现了彝族人民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观照,折射出彝族人民的哲学、宗教观念和文艺创作理念,是彝文化的一种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政协公报》2011,(5):11-11
<正>我国共有56个民族,目前使用着85种语言,但并非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相应记录符号----文字。据统计,除汉字以外,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共有20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这20个民族是:蒙、藏、维吾尔、满、朝鲜、锡伯、哈沙克、乌兹别克、塔塔尔、柯尔克孜、傣、彝、景颇、拉轱、纳西、傈僳、苗、佤、俄罗斯、壮。在上述20个民族中,  相似文献   

20.
彝族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文字,在历史上创造了古朴博大的彝族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彝文档案史料。迄今云、桂、川、黔四省区收集到的和散存民间的彝文古籍、文告、家谱、帐簿、地契有数万卷(份)之多,彝文碑刻有上千余块。目前学术界多从古籍角度研究彝文文献,局限了对彝文历史文献珍贵价值的全面认识,有鉴于此,本文运用档案学、文书学、史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历史文献和田野材料,系统研究清代和清代以前西南彝文档案史料的产生形成、内容分类、研究价值和分布保存诸问题,旨在揭示西南古代彝文档案史料的珍贵价值,更好地开发、管理、利用这一宝贵的彝族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