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全球化、信息化、都市化的当今时代.心理健康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和精神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道、佛三家学说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解决心理问题的价值.可以为当前人们的心理健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贵刊第10期今日视点《中国梦.我的梦》一组报道讲述了17个中国人和外国人追梦圆梦的故事,他们代表着中国人对幸福的渴望、憧憬和追求.他们原汁原味地讲述着身边的事,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建筑师     
《创造》2006,(4):34-35
人塑造建筑.建筑也塑造人。艺术的追求。让张辉选择了建筑,借助建筑,张辉与众多建筑师们一起书写和记载城市的历史,在不停地创造各式空间的同时注入创新理念.展示出现实社会追求的“精神”主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精神反映了21世纪的中国人在文化发展方面的理想追求,是中国梦的深层底蕴。  相似文献   

5.
张辉 《小康》2005,(6):12-14
中国人在对寿命的追求、对死亡的克服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与世界发达地区的距离日益接近。但同时,国人也日益追求生命质量,主观的“挑剔”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美好理想,而真正能始终不渝、坚持不懈地追求和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是在实现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不断成熟的。从中国现代化的宏观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对和谐社会的探索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是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第二个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步探索;第三个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转变;第四个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理念的成熟。回顾这四个时期,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对和谐社会的艰辛探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久,也就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参观完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接着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又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贵刊11期的今日视点《崇高是种本能》读后让人感动.也让人对志愿者活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我认为.仅仅把崇高作为一种本能、一种精神追求是不够的。现在志愿者活动更像是少数人的精神追求,其实,应当把志愿者活动开展的情况作为衡量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的标志。我们的社会应该在政策规则的制定上向志愿者活动倾斜,给予他们精神和物质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李黔翔 《人大论坛》2007,(12):30-32
《说文解字》上讲“有禾入口”为和,“人皆能言”为谐,“和”是民生问题,“谐”是民权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奋斗目标。翻开人类社会的历史,无一不是在不和谐、欠和谐中追求和谐,在相对和谐巾追求更加完美和谐社会的曲折发展历史。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完全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说“合”     
“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至为广博、精深的一个字.孔子说过.“君子贵为合”.《易经》也把追求天、地、人合作为宇宙的最高境界.在我看来,统战工作就是做“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有平 《群众》2008,(11):48-49
宁通高速公路管理处有近600名员工.承担了宁通高速公路134.5公里的收、管、养、建工作,如何提供给社会一个安全、文明、舒适的通行环境,让每一位使用高速公路的人满意,是我们交通人最大的追求。要想实现这最大的追求,作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示范者和监管者的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党员先进性教育这项长期工作,把教育成效转化为党员干部服务的实际行动。也就是说,先进性教育的成效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管理处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邓桂姣 《求索》2013,(12):135-137
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在众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虽赢得一席之地,其诗作却饱受诟病,被误读为衲气、枯寂、僻苦。实际上贾岛的诗歌有自己执着的审美追求,有着超越日常的时空体验,有着深刻的佛教意蕴和生命意识,在中国古代诗歌的星空中显现出独有的亮色。  相似文献   

13.
李明  宋敏 《求索》2013,(12):260-262
中国梦是一种基于现实面向科学理想未来的主体意识和精神动力,是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理想价值蓝图,包含着中国近代历史的深刻解读,是中华民族在全世界范围内本土独立身份和主体意识的充分展示和体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凝聚了中华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沉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把握实现这一梦想必定要遵循的历史辩证法,处理好改革开放进程中理想与实干、改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等辩证关系.只有这样,中国梦才能完成其哲学建构。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最好桥梁。这次“中国文化节”将有助于美国人民通过文化艺术,看到中国人的内心,了解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  相似文献   

15.
新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犯罪工作条例》全面贯彻了以人为本思想,充分体现了预防工作关于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实现和维护官兵利益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在预防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这一要求.就是要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把官兵的良好愿望和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减少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提高预防工作质量,促进内部和谐稳定,确保部队科学、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6.
梦想的变迁     
中国梦,—旦成为13亿人的共同追求,立马成为一门显学一现在要说中国,不提中国梦,那是怪事。  相似文献   

17.
仅仅几年间,跑步就蔚为风潮,几乎改变了北上广的城市景观。相约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步成了北京市民的时髫选择。是的,“宅”已经out了。2013年中国举办了39场马拉松赛事,共有75万人次参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身体力行追求健康和活办。这的确有必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从2002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的38.5%。明年中国的GDP未必能超过美国,但胖子的规模却可能超过了。  相似文献   

18.
王裕超 《今日海南》2007,(11):43-43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与追求.然而对一位身高仅有1.2米的袖珍姑娘马萍殊来说,在实现她的人生理想追求过程中所付出的要比常人来得更多更难,但也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9.
生死书     
穆玉敏 《人民公安》2006,(22):56-56
人,生到死,始终在书写自己的生死书,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生死书,人死了.书也就舍上了。人没办法不死.于是.人人都追求正常的寿终,因为那是生命的本然。然而,人生无常,谁又能保证自己能从容地书写完自己的生死书呢?特别是一线警察,他们每天都可能面临死亡.他们的生死书随时都面临着结尾。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概念并不新,中国生态学家叶谦吉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了[1](P60)。如果扬弃“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成分,仅就其揭示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看,可以说人类的生态文明理想追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把生态文明作为社会理想来追求,却是一个历史性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