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政治学学科体系是政治学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在教学上的综合反映。现行的政治学学科体系严重落后于我国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亟待调整和改革。一、政治学学科体系改革的紧迫性现行政治学学科体系由政治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国家学说概论、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等学科组成。政治学教学与科研的实践表明,这种学科体系存在着严重的弊病。1、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联系不紧。现行的政治学学科体系强调理论政治、历史政治的研究,忽视实际政治、现代政治的分析。2、理论性不强。在几乎全部的政治学教科书中、统  相似文献   

2.
生态政治学:全球生态危机的反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政治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国际政治批判理论之一。它的产生,反映了全球生态危机对国际政治理论的反动。尽管处于国际政治理论主流之外,但它提出的环境安全、政治的民主化和分散化无一不是对传统国际政治理论的安全观念、主权观念的反叛,提供了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理论的研究范示。  相似文献   

3.
基于时代特征和中国发展实际,邓小平政治发展观对我国的政治发展态势做出了科学的判断,从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等角度对我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前提与条件、途径、动力、方式等方面做了具体阐明,既推动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又丰富了政治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政治发展理论,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基于时代特征和中国发展实际,邓小平政治发展观对我国的政治发展态势做出了科学的判断,从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等角度对我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前提与条件、途径、动力、方式等方面做了具体阐明,既推动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又丰富了政治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政治发展理论,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南京政治学院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3年10月设立,总政治部副主任孙忠同、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徐颂陶曾专程到学院为流动站揭牌。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国首批设立的10个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之一,也是军队系统惟一的该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南京政治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以及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政治、中共党史等4个硕士点。该学科领域师资力量雄厚,设有军队政治理论教育一系、军队政治理论教育二系和基础系,及政治学、国际关系、中共党史等教研室。现有教研人员89人,…  相似文献   

6.
警察政治学是运用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警政现象,以探求警政关系发展规律为核心目标的一门介于警察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警察与国家、警察与意识形态、警察与政府、警察与政党、警察与公民、警察与民族和宗教以及国际警察政治研究等基本问题。开展警察政治学研究有助于拓展政治学和警察学的研究视阈,能够为我国公安机关贯彻"政治建警"的方针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目前开展警察政治学研究,可以采用"问题研究式"与"体系构建式"相结合的基本方式或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进程为中国政治学研究提供了现实需求和政策空间。反过来,"衔命而生"的中国政治学,在其发展中不断回应中国政治实践的种种需求,从而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政治学对中国政治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优化了政府治理,推动政治进步;另一方面,更新了政治文化,改善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8.
<正>政治学依托于政治实践,受到政治实践的影响和制约,又反作用于实践的发展。政治实践对政治学有现实需求,也为政治学研究提供素材和政策空间。政治学对实践有导向功能,推动政治进步,更新政治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政治学具有政治性和学术性双重属性。所谓政治性,指的是政治学研究的阶级属性和政治现实性。所谓学术性,则是指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特定的话语体系、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这也意味着,其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科学性。政治性  相似文献   

9.
政治营销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西方政治学界的一门跨学科理论,它将经济学当中的营销理念应用于政治领域,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框架。西方对政治营销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最常见的是对政治营销的狭义理解,即把政治营销与选战策略联系起来,将之等同于选战营销;政治营销的广义论者则认为政治营销不仅仅局限于选战,它可以拓展到政府执政、国际政治交往以及政治危机管理等诸多方面,他是政治行为主体之间为了争取合法性份额而展开的营销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关系。考察政治营销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和方法论意义,有利于拓宽中国政治学研究的视域,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国际政治中的规则、原则和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则、原则和法则是国际政治学中的三个重要概念 ,它们互相联系 ,彼此交叉 ,揭示了国际政治的基本原理 ,见证了国际政治的现实演进历程。规则、原则和法则的相互作用在本质上反映了现实政治和道德政治的关系问题。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 ,中国的对外行为既要遵循现实政治的利益诉求 ,同时也应具有道德政治的规范诉求 ,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 ,才能真正成为国际社会认可的负责任的大国 ,实现和平式的崛起。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来,在西方政治学和心理学的辞典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政治心理学”(Political Psychology),这是一门政治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政治活动、政治过程中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由于该学科应用性较强,因而在西方一些国家尤其在美国发展很快。1978年1月,国际政治心理学学会成立,这一学会目前已成为国际性的政治心理学领域学术活动的中心。在西方不少政治专业的高等学府里,政治心理学被列为必修课程。由于历史的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在我国至今仍是一个空白。本文拟就政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在我国开展政  相似文献   

12.
政治学的古典原型实为政治哲学,它揭示了人类政治生活的精神原质与终极关怀,轴心时代的文化思索对此做出了初创性贡献,政治学的价值基础也因此而确立。中世纪把人类政治生活的价值关怀提升到不容侵蚀、不容怀疑的绝对境地,又潜藏着滋生近代政治理性和政治法权的动力。当政治学关注世俗的法权之争与利益之争时,政治学已从价值化走向价值递减。科学精神浸入政治学中并成为占据统摄地位的分析方法时,政治科学的诞生也就成为时势之必然。当代西方政治学的贡献就在于使政治科学作为一种型态得以确立,但问题也恰好由此滋生出来。政治学的价值化无助于维持当今庞大政治体系的精确、高效运转,政治学的科学化也不能化解人在政治体系中的心灵恐慌与生存困惑。政治学第三种型态之确立是东西方社会发展的呼唤,新政治学将价值取向与科学取向贯而通之,以此解决东方政治体系面临的技术难题和西方政治体系面临的文化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政治学是在民国初年西学东渐进程中开始构建成形的,其源流主要是欧陆政治学、英美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由于唯物史观的广泛传播和巨大影响,加上中国现实政治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与其他西方各种政治学流派的论战、诘难中发展起来,并逐渐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政治学强有力的生力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大体上可以分为学理派和实践派两派,邓初民、傅宇芳等属于前者,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属于后者,恽代英、瞿秋白则介于二者之间。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本土政治学者在现代学科意识驱使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人类社会有关阶级、政党、民族、国家、革命等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政治结构、政治活动为基本研究内容,以唯物辩证法和阶级分析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构建起了中国现代政治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治所处的历史语境决定了中国比较政治学的研究议程不同于看上去很发达的西方的、尤其是美国的比较政治学。中国政治学的比较研究是为了加强本国的制度建设,而美国政治学的比较研究则主要是为了向别国推广自己的制度。中国自己的语境决定了,比较政治学应该聚焦于比较政治发展道路、国家建设或政治发展的次序、治理危机和治理质量等四个在历史逻辑上相互关联的重大议程。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14,(4):93-94
曹海军在《思想战线》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城市政治学是一门以发生在城市这一特定场域内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学科。但同时,城市政治学又是以特定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其学科的基点建立在政治学之中,因此,它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6.
政治与道德的近现代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道德范畴从政治的主要内涵中剥离出来,使政治成为一门以人的理性和经验为指导的学问,这是从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开始的.政治学研究曾经历资产阶级革命、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洗礼,形成了多种范式.但在政治的道德属性问题上似乎划了一个螺旋式的圆,最终在19世纪末的美国形成了国际学术共同体和相对完备的学科体系,完成了近代政治学向现代科学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政治思想在这种转变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应当提倡干部学一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袁志刚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讲政治的指示精神,建设高素质的党政干部队伍,特别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一、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有利于科学准确地理解讲政治的精神实质,促进其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科学地揭示了...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行为主体数量的增多、全球性问题的频发、市场力量的扩张以及行为主体自主性的增强,国际社会对民族国家共同体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国际组织制衡国家的力量明显加强,全球意识不断提升,全球化治理中的国际伦理精神日益凸显.现代政治学中的“道德政治”传统,尤其是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关于文化规范与价值观念在政治生活意义上的主张,为国际伦理规制国际社会的行为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有助于推动建立全球化政治新秩序的现实进程.  相似文献   

19.
葛传红 《小康》2004,(12):19-19
塞缪尔·亨廷顿是当代美国的一位很 有名的政治学教授,他的学术专长是第三 世界研究,目前是哈佛大学国际与区域研 究学会(Harvard Academy for Interna- tional and Area Studies)主席。1968年 他出版了《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 主要研究了政治现代化和政治稳定之间 的关系。该书的出版奠定了亨廷顿在美国 学术界的地位,成为该领域研究人士的必  相似文献   

20.
胡教授 ,近来政治学在我国好像渐渐“热”了起来 ,我们期望中国政治学能够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导向。您是我国政治学界年轻学者中的佼佼者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 ,您能不能就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这一话题谈谈您的看法和思考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通过一次采访讲清楚可不那么容易 ,但我还是很乐意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观点 ,仅供参考。首先我同意你的看法 ,政治学近年来是比较活跃了一些 ,如果不说是“热”的话。其原因或背景也许就在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公认的成就 ,相比之下 ,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