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根本途径。宜丰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欠发达地区,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关键是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今日海南》2009,(6):4-4
海南省政府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单位认真贯彻实施《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全国第一个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正式开始实施。从2006年开始,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规划》,由19个部门通力协作。依次制定了总体战略、发展规划、建设规划、近期行动和保障政策与措施五个方面的规划。《规划》将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其战略目标是:近期至2010年,  相似文献   

3.
徐承英 《人民论坛》2010,(3):106-107
构建三峡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库区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针对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滞后的问题,必须实现"五个创新",努力提升构建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兖州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的总体要求为发展目标.按照以工促农、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呈现出“五新”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5.
近期.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检察院大力开展“苦练五个内功”活动,从“五个方面”狠下功夫.实现省、市院提出的“五个到位”和“五个不发生”的目标要求.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法制保障。“苦练五个内功”即,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素质上苦练内功;在认真履行职责,提高法律监督水平上苦练内功:在强化业务训练,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上苦练内功;在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强科技素质和应用水平上苦练内功;在强化督导检查,狠抓落实上苦练内功。  相似文献   

6.
黄明 《新重庆》2006,(6):11-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巫山县按照中央要求和市委的统一安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分步启动梯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合理规划梯次推进巫山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县域经济总量小,工业化水平低,农业基础脆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难度大,基础设施落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市相对靠后。在深入调研论证基础上,巫山提出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四个基本目标。一是实现“五通五改五配套”。即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电话;改能、改厨、改厕、改圈、改房;配…  相似文献   

7.
冀致明  邓继杰 《前进》2009,(3):34-34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中,必须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笔者从多年从事农业工作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抓好以下五个重点:  相似文献   

8.
胡甲文 《公安研究》2008,(10):15-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公安机关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从公安职责任务出发,分析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客观问题,创新五个方面的工作机制,营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黄志谋 《当代广西》2007,(12):41-41
来宾市兴宾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提出了“五个一”要求,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瑞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赣州市文明委《关于开展“文明帮建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积极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开展文明帮建活动,通过创新四大机制,实现四个转变,文明帮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7个省级文明单位、23个赣州市级文明单位、80余个本市级文明单位全部与村组建立了“一帮一”关系,共为帮建村组投入建设资金100多万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描绘了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摆在“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并具体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我们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西峡县充分发挥基层统一战线的“五个优势”,探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将是党中央的工作重点。新农村社区警务工作的成效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建设的进程。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与当今世界警务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正是社区警务所倡导的通过改变环境预防犯罪的现代警务理念。文章从新农村建设可能产生的变化着手,分析农村警务的特点,提出未来新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江苏省昆山市加快实现“第二个率先”的一项重点工作。实现富民强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配强村级班子是重点,选好村干部队伍是保障。近年来,昆山市着力抓好五项工作,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建设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记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来理解新农村建设?陈锡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我们党以往的文献中也曾多次提出过。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但这不是对以往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更为丰富的科学内涵。首先,新农村建设具有鲜明…  相似文献   

16.
程文 《江西政报》2006,(19):48-4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事关万年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我们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具体工作中,将以实施“五民战略”为着力点,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杭集镇是一个久负盛名的苏中小镇。当年正是这个小镇靠一把小牙刷横扫欧美市场,演绎了一部镇域经济发展的现代传奇,成为我国著名的牙刷之都。近年来,该镇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要求,在坚持创业富民的同时,坚持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焕发勃勃生机。这里的农民已实现了从就业到创业的转变,各界投资集镇建设的热情高涨,和谐发展蔚然成风,可以说,“活力四射”是今日该镇新农村建设最具魅力之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两个层面论述了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得出两个结论,并以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五乡十村"调研案例对结论进行实证。我们认为,集体经济"二次飞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实现"二次飞跃"务必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妥善解决集体中激励监督问题和集体的规模问题。  相似文献   

19.
韦瑞灵 《当代广西》2006,(14):27-27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要求,从着力解决农民最直接的经济利益问题出发,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来抓,符合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也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凌云  相似文献   

20.
孙文会  姜戈  王超 《新东方》2008,(3):12-13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健议》)。健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并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尽管新农村的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但这次重提建设新农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当前农村全面发展的一次新的重要探索。能否抓住机遇,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创新,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是关系我国—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能否顺利建成新农村、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