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又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维护社会稳定、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以及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平的核心要义,也是国民财富增长到一定水平后保持社会和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但是就目前我国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须要解决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政府职能转型的缺位、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等阻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完善相关法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多元参与,来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3.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自"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努力实现的发展目标。本文总结、分析了吉林省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吉林省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统领,以义务教育均等化为突破口,实现吉林省教育均等化发展,进而提升吉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又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维护社会稳定、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以及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范围相同,结果大体相等。它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着城乡差距巨大、区域差距明显、群体差距延续等非均等化问题,建议采取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建立有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等措施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6.
《政法学刊》2016,(1):5-10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规范体系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的时代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立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价值追求上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在立法模式上,在相当长时期内应当实行分散立法,集中立法只是未来立法的一种理想;在立法层级上,实行中央立法为主,地方立法为辅,允许地方就区域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自主立法,并根据全面深化改革和当地的现实需要,进行适度的先行性立法。同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立法应该遵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差序性实现原则和政府供给与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7.
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政府为社会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我国传统的城市偏向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导致了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和城乡关系的不和谐,由此产生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收益分享不公平等诸多问题。本文以地方政府职能为切入点,从优化地方政府职能,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经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基本公共服务能够增强相对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缩小城乡区域群体差距,缓解相对贫困,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推进均等化是我国迈向社会法治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平等发展权的内在要求。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法治阙如的困境,可探索构建公民共享权,并以服务型政府的给付义务为支撑。在宪法社会主义原则和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需制定专门的均等化法律,对相关社会性法律进行系统性调整,形成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相对贫困治理的法治格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意。民生问题成为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民生离不开人民,民生离不开人民的基本生活,从法律理论层面探索适合民生改善的机制,从而实现在公共服务框架内有效改善民生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公共服务应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且低效运转,不能充分动员和利用社会资源,缺乏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因此,加快建立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明确政府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是建立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是一个恒久的议题。本文以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为例,在对相关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如何提升广州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有效率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设计,以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并有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与政策安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框架下,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一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农民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二要贯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确保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公平性;三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14.
作为推动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一大举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提出至今,全国各地纷纷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探索,然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仍然存在着非均等化问题。本文结合区域治理理论,在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内在机理与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均等化标准、建构网格型府际关系、构建多元供给主体、评估与监督各区域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城乡一体化供给机制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许石慧 《河北法学》2006,24(7):57-59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放松经济性管制、加强竞争成为席卷全球的一场法律经济政策的深刻变革,与此同时,以环境保护、职业健康、消费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性管制得到明显加强.社会性管制有着不同于经济性管制的法律特质,其立法勃兴从福利经济学、法律社会化方面可以找到思想基础.评价与衡量社会性管制的法律绩效不应单纯从经济成本-收益出发,而更多应关注其促进社会福利、大众正义、整体和谐的深层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闫越 《行政与法》2012,(12):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快建立政府主导、覆盖全民、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这一论断指明了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紧迫性,因此,在实践中必须明确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责任和职能定位,以提高全民福祉为最终目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构建多元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东 《法学论坛》2012,(1):36-43
收益公正分配是转型时期社会公正的重要维度,维系人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国家治理,蕴涵着分配正义理论。多种因素决定经济法分配正义是复合正义,强化在市场分配机制基础上的国家再分配职能,以促进社会基本结构的公正。经济法分配正义理论通过奠定收益分配之理论基础,提供收益分配之制度属性的路径促进收益公正分配,进而实现以社会公正为中心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推动中国社会顺利转型。而以分配正义为衡量尺度,我国收益分配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