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尊重的姿势     
苗向东 《奋斗》2009,(10):62-63
一代大师季羡林虽然离我们而去了.可他有一种姿势却刻在了我的内心深处。每有客人前来拜访,不管是国家领导还是文学青年,他都一样看待。客人到来之前.他都早早地衣冠整齐地在书案前坐好。在他看来,坐得规规矩矩、端端正正.也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在北京大学讲授语言学。一天,有一个叫陶汉清的学生来办公室找他,想借一本重要的语言学著作。季羡林一下子犯了难,学生要借的这本书是极其珍贵的孤本古籍,如果在翻阅的时候稍有污损,将是不小的损失。但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季羡林又不忍拒绝,便对他说:"这本书我还在看,下周借给你行吗?"陶汉清高兴地离开了。一个星期后,陶汉清如约来到季羡林的办公室。当  相似文献   

3.
大师抄书     
正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先生在北京大学教授语言学。一天,一个叫王民的学生来向他借一本关于语言学方面的古籍。这让季羡林犯了难。因为王民要借的,是一本极其珍贵的孤本。其实王民心里也一直在犯嘀咕,不知道老师肯不肯把书借给他。先生稍作迟疑,然后对王民说:"你过一个礼拜再来取吧。"王民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只能遵命而行了。一个星期后,王民如约来到季羡林办公室。季羡林把"书"递过来  相似文献   

4.
“5·12”,那个刻骨铭心的时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将被几代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时刻。那个时刻,前一天才从日本回国的白岩松刚刚降落在昆明机场。忙碌多日,他本想在七彩云南的山水中放松身心,谁想到未出昆明机场就感觉到地震的强烈晃动。白岩松走到机场柜台前,改签了立即返回北京的航班。  相似文献   

5.
<正>开国总理周恩来十分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因为他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他在南开学校读书时,经常要读《镜子诗》:"面必净,发必理……"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要经常会见国内外友人、同志。他认为,在这些会见中,如果自己不刮胡子便与客人见面,就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剃须、理发成了他每天都要做的事,由此也留下了许  相似文献   

6.
元旦前,一些地方又迎来了接待高峰。据媒体日前报道,在以温泉著称的内蒙古某县城,一位分管外宣工作的副县长一天接待了十多批客人,有参观考察的,有检查验收的,大多数来客都要体验一下当地的温泉,他一天陪泡了八次,整个人都快泡虚脱了。最后一次他都没有换衣服,直接在温泉池子里等客人,"来的都是上级领导,不陪不行"。不只是"一天泡八次澡",还有"一天吃四次早餐"、"一个办公室一年买十几台打印机"……这些事情看似离谱,却不能只当成冷笑话看。工作作风转变何以如此艰难?一方面,在于监督缺失,部分官员在惯性中行事  相似文献   

7.
正《岩松看台湾:远的历史近的情》的文字如静水深流,再现白岩松深邃睿智的思考、客观冷静的笔锋、坦荡真挚的情怀。本书延续作者一贯的风格,记叙了报道采访的台前幕后故事,分享媒体人的态度与担当,记录了他近年来采访的所见、所感、所悟。在本书中,白岩松以其一贯的客观视角,平实地将一段关于台湾的记忆呈现在读者眼前。全书绝非轻描淡写,白岩松  相似文献   

8.
《湘潮》2020,(4)
正1950年国庆前夕,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招待来自家乡湖南的客人。宴会前,他拉着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的手,动情地向大家介绍说:"这是我的九哥。他家住在湘乡十四都,是我的姨表兄。没有他,就没有我。"毛泽东口中的"九哥",就是他的兄长加老师——王季范。少年毛泽东的良师益友王季范是湖南湘乡县人,其母亲文氏是毛泽东的姨妈。王季范是家中第二个儿子,在同族兄弟中排行老九,毛泽东亲切地称他为"九哥"。王季范从小受教于较有声望的萧竹轩先生,学习经史、  相似文献   

9.
如同巴金见了自己的肖像画,亲笔题名"一个小老头,名字叫巴金"一样直呼"季羡林",季羡林不会生气。尽管他是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文学家、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在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还是散文高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18,(24):13-13
近日,白岩松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了他人生中首次个人大型主题演讲:对白·这个世界会好吗?面对全国各地的400名在校大学生,白岩松不仅有智慧的输出、观点的争锋,更带着迷茫的95后“z世代”—起,进行了一场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11.
王悦 《党建文汇》2007,(12):51-51
在美国的一个小酒吧里,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正在用心地弹奏着钢琴。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客人慕名而来,认真地倾听他的弹奏。  相似文献   

12.
正1950年国庆前夕,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招待来自家乡湖南的客人。宴会前,他拉着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的手,动情地向身边人介绍说:"这是我的九哥。他家住在湘乡十四都,是我的姨表兄。没有他,就没有我。"这位毛泽东口中的"九哥",就是他的兄长加老师——王季范。毛泽东读书命运的改变者王季范,湖南湘乡县人,是毛泽东的姨表兄,他的母亲文氏是毛泽东母亲的同胞姐姐。王季范是家  相似文献   

13.
三9月18日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办公室"菊香书屋"会客厅正式接见赛福鼎一行。当赛福鼎一行驱车抵达时,工作人员将他们引入庭院,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林伯渠等中央领导人已经站在门口迎候。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毛泽东挥手示意赛福鼎等一行先走入室内。大家坐下后,工作人员端上茶水,毛泽东却并没有入座,他站在正中,神情凝重,慢慢地,一字一  相似文献   

14.
孟盛 《廉政瞭望》2007,(12):15-17
他因在网上发帖"殴打情妇的副市长",19天把云南个旧原副市长拉下马而声名大噪;他风尘仆仆、居无定所,长年随身携带双截棍;他粗衣粝食隐迹于是非江湖,又西装笔挺走进央视白岩松的新闻会客厅……  相似文献   

15.
服务     
《天津支部生活》2014,(8):50-50
《白岩松:行走在爱与恨之间》 作者:白岩松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本书是白岩松通过近年来行走的所见、所感、所悟,并以其一贯的冷静视角,平实、客观地将一段关于日本的记忆呈现在读者眼前,令我们能看清更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阿明 《当代党员》2007,(1):52-52
在一个小酒吧里,一位年轻小伙子正在用心地弹奏着钢琴。他弹得相当不错,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客人慕名而来。  相似文献   

17.
温宝 《党建文汇》2010,(11):50-50
鲁豫采访白岩松,问:“你如何应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白岩松道出了他的秘诀:“学会关门。”  相似文献   

18.
正1976年初夏,山西兴县牛家川口村来了位过路客人。他个头不高,戴顶旧军帽,穿一身褪了色的黑蓝布上衣,灰裤子,脚蹬一双黄色胶鞋,挎个小书包,拄的一根棍子,声言:天黑了,想住宿,问村民有无旅店。人们说,这儿是偏僻山村,没有旅店。他问:"大队办公室在哪儿?"人们说:"办公室正在整修,你要住宿,给你找个地方。"客人笑笑说:"那就麻烦你们了。"村民将他领到牛仲喜家里。牛仲喜刚失偶,看见来了陌生人,便问:"你在哪里工作?为啥一个人跑到这里……"客人说:"在县里工  相似文献   

19.
<正>针对"反腐败和作风建设给生活带来哪些变化"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报》采访时说,去年11月在江苏一饭店吃饭,第一次点了螃蟹。他说,以前这么多年一家人下馆子从来没点过螃蟹,太贵了,贵得离谱。现在呢,4两的螃蟹一只才38元,印象深刻。他猜想,这两年八项规定、纠"四风"一定让很多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下降了。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公众人物常常会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14,(11):17-17
2014年初夏,央视名嘴白岩松出版了新书《一个人与这个时代》。在接受采访时,他少有地谈及了政府官员、新闻发言人、央视舆论监督等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