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故事」中国男孩洪战辉洪战辉是湖南怀化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从高中起,他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照顾患病的父亲和捡来的小妹妹,如今已是第12个年头了。1982年洪战辉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东下镇的红庄村。12岁之前,他和众多农村的孩子一样,有着一个天真浪漫的童年。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和他过着尽管艰苦,却很平静的生活。在洪战辉12岁那一年,全家的平静生活被彻底打乱了。1994年8月底的一天,一向慈祥的父亲突然精神病发作,摔死了他年仅一岁的妹妹。几个月之后,这一年的农历12月23号,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小年,父亲很久都没有回家,等洪战辉和母亲找…  相似文献   

2.
法律如何助民工讨回欠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普遍存在,笔者认为既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法律方面的原因,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被拖欠工资的民工的保护,以从根本上解决欠薪问题。 第一,健全惩治恶意欠薪的法律制度,加大打击恶意欠薪的力度。对恶意拖欠民工工资和欠薪潜逃的黑心老板决不能心慈手软,而应当采取经济制裁和刑事打击手段。在当前拖欠工资的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老板并不是拿不出钱,而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初,他带着自己家卖红枣的30万元,远赴乌鲁木齐项目工地,为农民工发放工资。虽说和几百万元的民工工资相比,这是杯水车薪,但他却说:"民工兄弟辛苦一年了,我不想看着他们为了工资到处奔波讨要,这是应该付的良心钱。"一个多月来,他来回奔波在甲方和施工工地间,为解决民工工资不停地忙碌着。他就是一师塔建集团205项目部经理李军伟。今年48岁的李军伟,自1997年起就一直担任项目经理,主要从事工程施工管理和经济管理工作。自从从事建筑业以来,李军伟就  相似文献   

4.
我的一个朋友是做投资的,所供职的老板是个德国人。这次,他很沮丧地找到我,与我诉苦说,他简直无法理解自己的这位老板,因为他的性格实在古怪得很。待我细问才知道,原来前些日子,这位老板回德国了,而朋友接到一桩颇具风险的投资业务,虽然没有什么把握,但朋友凭着直觉,果断出手,做成了这个业务。结果证明了朋友的直觉是正确的,为公司狠狠赚了一笔钱。但当老板回来,仔细询  相似文献   

5.
靠山吃山     
和田家窝铺村的于学忠不同,西杖子村的郑海深没有手艺也没有钱。 1997年,在乡政府做杂活的郑海深下岗了。他说他那个时候很难。家里地不多,收入还不够两个孩子上学的。没有手艺就赚不到额外的钱,想做点小生意吧,又没有资金。那年他35岁,生活总是要继续下去的。 1999年,村里招标承包荒山。郑海深认准了这是一条致富的路,东挪西借,凑足了28520元钱,在10月10日那天,与村里签了承包小西沟子3000亩荒山的合同,承包期为50年。  相似文献   

6.
章建森 《党建文汇》2007,(10):34-34
大学生卖菜挣钱面对贫困 段军鹏父母是上世纪90年代进城的失地农民,家里除了段军鹏和他父母,还有一个今年上高二的妹妹。母亲为了照顾儿女,只在孩子假期的时候给人做做粉刷,挣点钱,全家主要生活来源,是靠父亲段权利在街头刻章、修表,一个月只有三四百元的微薄收入。  相似文献   

7.
游子的情怀     
我的大伯,是一名有着40多年军龄的国民党老兵。他出生在江西省玉山县一个秀丽的小山村,在家中排行老大,下面还有弟弟和妹妹。那时家里的生活十分拮据,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祖母为了让几个小孩吃饱,自己常被饿昏过去…… 18岁那年,大伯考取了南京的一所  相似文献   

8.
关于瞿秋白有几个弟弟、妹妹的问题,他自己在文章《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及《多余的话》里曾多处提到,但都语焉不详.其他一些资料都将瞿秋白弟妹的人数、名字及其排行弄得非常混乱。不少书报资料上.还说瞿秋白有6个弟弟妹妹.其实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据比瞿秋白小1岁的妹妹瞿轶群回忆.瞿秋白的父母共生了8个孩子.  相似文献   

9.
邹华义 《党史文苑》2009,(10):45-50
深夜伴妈妈韬奋8岁那年,二弟6岁,还有一个妹妹3岁。3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他妈妈查氏亲手做的。为了生活,妈妈还时常收些外面的女红来做,白天忙,晚上也不歇。韬奋见到妈妈这般辛苦,每次总是感到不安。  相似文献   

10.
打火机春秋     
吃罢晚饭,陈县长出去转悠,他习惯性地拿出一支烟,也习惯性地掏打火机,但他掏遍了全身也没有掏出来。他无奈地走向一商店,摸出一元钱让老板拿一个打火机。这时,县纪委仇书记醉薰薰地路过这里,撞见了他,问他干什么,他说买打火机。仇书记说:"那玩艺儿还要买吗?明天到我办公室,我送你十个!"待仇书记走远了,陈县长骂道:"你熊个逑,老子在位时比你风光多了!"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之初,几个哥儿们打算去广东贩卖电子表,他们约小李一起去,小李不以为然,可是那些哥儿们都发了,等小李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满街都是卖电子表的小贩了。小李跟我说,他很后悔,后悔极了。后来又有人去广东倒挂历,小李仍然没有去,他觉得那玩意书店里面太多了,赚不到钱,可这回他又错了。那天他喝醉了。终于有一天,小李决定一个人去广东。问他做什么生意,他竟然说不知道。但他说:他发现了一个规律,只要广东流行的东西,不几年内地就流行,只要你做了,肯定不会错。几年后,省城开了家最大的家电商场,老板之一就是小李。没过几年,他…  相似文献   

12.
2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农发行原副行长于大路受贿、挪用公款、行贿三项罪名成立,一审判处其无期徒刑。庭审中,于大路惟一提出异议的是向时任农发行副行长的胡楚寿行贿30万元,于大路说“确确实实不是为了升迁。”他说当时是深圳一供货商给了30万元好处费,对方提到这笔钱有他们“老板”一份,他不得不给胡楚寿,而且自己和胡从上世纪80年代就认识,知道胡的孩子身体不好,干脆就将这笔钱全都给了胡。于大路表示将上诉(2月11日《新京报》)。在今年1月9日出庭受审时,于大路就当庭声称自己“主观上没有行贿故意。”据于大路自己说,他把…  相似文献   

13.
冰莲花 《党建文汇》2011,(11):54-54
看到一道很特别的数学题:一个年轻的妈妈22岁生下孩子,朝夕相处了19年后,孩子外出闯世界了。如今,孩子有半年时间没有见妈妈了。他算了一下,妈妈现在41岁,如果妈妈能活一百岁的话,也就只剩59年了;如果再这样半年回家看妈妈一次,母子就只有118次见面机会了。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宜春地区采茶剧团演出的《木乡长》,以诙谐欢快的喜剧情节和演员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笑声。这笑声,是对于时代真善美的讴歌。 《木乡长》着力塑造了一位农村基层干部——乡长李星光的形象。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处事又幽默机智。他廉洁自律却不被一些人所理解,连老婆都骂他是“木头木脑”的“木乡长”。当女儿考取大学委培班,需要交一笔钱时,他囊中羞涩,还缺2000多元。正在这时,乡里新建项目陶瓷厂要上马,一个基建工程队老板为了承包这个项目,给乡长的爱人送了3000元的红包。围绕着这个红包的收与退,家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乡长没有同性格刚烈的妻子正面冲突,而是使了一个调包计,由此引发了一连串饶有趣味的喜剧冲突。他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幽默,以独特方法教育了妻子,也教育了基建队老板,最终把红包以基建队老板的名义捐献给了希望工程。 《木乡长》表现的是一个严肃的廉政建设的题材,  相似文献   

15.
深夜伴妈妈韬奋8岁那年,二弟6岁,还有一个妹妹3岁。3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他妈妈查氏亲手做的。为了生活,妈妈还时常收些外面的女红来做,白天忙,晚上也不歇。韬奋见到妈妈这般辛苦,每次总是感到不安。夏天的一个晚上,万籁俱寂。韬奋躺在床上,坐在床边的妈妈,轻轻地哼着自编的歌曲:  相似文献   

16.
民心的感动     
编辑同志:作为一个大型国有建筑企业的员工,我曾亲眼目睹过很多民工一年到头辛苦工作,却拿不到血汗钱的情景。随着国家建设的日新月异,一批批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在我们的城市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和美丽的设施,哪一个不是民工兄弟们建造?还有很多需要体力劳动的行业,也都少不了民工。当居民住在冬暖夏凉的高楼里,享受生活的时候,他们却住在拥挤不堪、风雨不挡、低矮脏乱的工棚里。他们远离家乡亲人,靠辛勤劳动来换取报酬。他们和家人都要生存,然而,很多民工苦干几年有时却一分工钱都拿不到,又怎能保障他们最基本…  相似文献   

17.
未婚爸爸     
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因患严重的唇腭裂被父母遗弃。一位年仅17岁的少年,凭着一颗善良的心成为"未婚爸爸",8年中倾尽全力抚养孩子。因为孩子的拖累,他一直没找到对象,但他无怨无悔。当他的事迹被各大媒体报道之后,各种关爱接踵而来,他的命运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爱情也悄然而至……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4,(5):14-14
造成不公,绑架消费者 @评天下2014:“打车软件”绑架了消费者,是彻头彻尾的不公平竞争。那些没有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只能等在路边千着急,然后被迫加入“打车软件”的使用大军。用软件抢到客后,司机为了赚更多钱,对其他乘客拒载,更是一种不公平。  相似文献   

19.
霜凌  叮咚 《廉政瞭望》2013,(3):40-41
副县长的"幸运女神""我没有教育和管好自己的妻子,致使妻子插手我分管的工作,并与建筑老板有不正当经济往来,我也听信妻子的话,经常为老板打招呼,帮他们揽工程……"2012年10月,在重庆监狱服刑的赵应明写下了《忏悔录》,回溯他被"枕头风"刮倒的灰色经历。赵应明与吴雪梅曾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现年50岁的赵应明出生于重庆市忠县一个贫困的山区家庭,17岁那年,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  相似文献   

20.
老太太去世留下24.57万元遗产,两个子女却拿出了两份内容截然不同的遗嘱。一份遗产两份遗嘱,孰是孰非?古先生的母亲张兰英去世了,母亲留下遗嘱,遗产悉数归他,可当他拿着遗嘱到妹妹家,索要母亲留下的绝大部分遗产时,却碰了钉子。妹妹古育晴告诉他,这笔钱几个子女人均一份。她向古先生出示了自己手中的母亲遗嘱。原来,张兰英生育了5个子女,一男四女,古光生是长子,古育晴是老闺女。1991年自老伴去世后,张兰英一直随女儿古育晴共同生活。2001年4月,张兰英老人的原住房赶上了拆迁,获得了一大笔拆迁补偿费。一个月后,古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