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建设》2008,(11):35-35
三角城村辖6个村民小组,275户1109人,耕地面积5736亩。多年来,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抓党建,求发展,促和谐,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村上人均纯收入达536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先后荣获全国、全省"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  相似文献   

2.
地处酒泉市南郊的西峰乡苜场沟村,有8个村民小组,435户,1550人,2027亩耕地,是西峰乡经济发展较快的村之一.十几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在引导农民向小康和富裕型小康目标迈进的同时,把服务群众,增强实效性作为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发生巨大变革和农民思想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仍然有所做为,并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使该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获得双丰收.至1999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17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40元,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和省、地授予"科技推广示范村"和"全区50强村"称号,村党支部也被省、地、市评为"红旗党支部"、"先进党支部".  相似文献   

3.
阆中市宝台乡因境内有一座宝台观而得名。全乡共有8个村,62个村民小组,农户3480户,人口约1.2万人,11个党支部,436名共产党员。去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24元。  相似文献   

4.
定西县凤翔镇北廿铺村是定西县城郊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有6个社222户1011人.2001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达396万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36万元,农业收入115万元,个体私营经济总收入2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多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与该村党支部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都江堰市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开展以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对口帮扶乡镇、村,党员干部对口帮扶贫困户为主要形式的"党建帮扶工程",帮助困难群体脱贫解困.44名市级领导、600名副局级以上领导、2173名机关干部与29个示范村、29个相对缓慢村、690户农村贫困党员户以及1478户特(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2005年,250户特困户脱贫,人均增收308元,相对缓慢村人均增收209元,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00余元,比上年增加190元.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农村如何建设小康?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于十六大前后多次到“全国小康示范村”——山东省招远市欧家夼村进行专题调研,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欧家夼村900户,2450人。多年来,该村党委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始终不渝地坚持建设小康,全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民群众安居乐业,成为“全国小康示范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村委会被命名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200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固…  相似文献   

7.
潘家庄村是临洮县洮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共6个社,428户,1936人,耕地1356亩.199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绝大部分群众在温饱线上辛苦劳作.如今,该村已成为临洮县新添镇的小康示范村、地级文明村,人均纯收入达1580元,人均产粮达300公斤,70%的农户过上了小康生活.全村现有大小汽车17辆,农用三轮车300多辆;有40户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有14户农户建起了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房,13户修建了清洁卫生浴池.潘家庄村富了,治安好了,环境美了.潘家庄村的村民们自豪地说:我们有一个替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8.
正初夏时节,走进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山清水秀、草木葱茏,山乡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2015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不到4000元提高到8000元,村集体经济从两年前的不足4万元增加至2015年的80万元,过去的穷山寨变成了和谐富裕的"小康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而在两年前,塘约村还是一个二类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变化,源自安顺市以"三权"促"三变"改革为抓手,深化农村产权  相似文献   

9.
凉水村,林城贵阳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410户、1610人.1 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860元,村集体账本上也只有0.24元.而到2004年,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6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86万元,成为"亿元村"、"小康村"、"党建先进村".短短十余年能取得如此进步,是凉水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因地制宜、苦干实干、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深知成绩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0.
正颇洞村的"党社联建"、党建"三带"发展模式,得到省州县认可和推广,并写入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考核机制中。到2017年底,该村入股资金达1700多万元,覆盖全村31个村民小组1259户5053人,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1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60元,集体资产达6000多万元,真正成为"百姓富、生态美"的"双超"村。2017年,该村组建了全州第一个村级"联合党委",覆盖10个中心村,24000余人,推动了区域共建、强弱共联、产业共  相似文献   

11.
大唐村隶属明末清初伟大思想家顾炎武先生故里——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总面积3.19平方公里,有15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809户,2936人。2005年全村实现总产值5亿元,村可支配财力8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3万元,劳动力就业率达98.5%,曾获江苏省文明村、生态村、卫生村,苏州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和苏州市双文明村等荣誉。近年来,大唐村坚持工业走多维发展之路,农副业走多品种特色之路.三产走多方经营之路,使村级经济日益壮大,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外资项目不断引进,三产渠道全面拓宽,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农民收入逐年有增,已提前跨入小康水平。大唐…  相似文献   

12.
正瓜果飘香、干群团结、邻里和睦、生活日新月异……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之前我头戴贫困户的帽子,生活并不好,现在乡党委政府帮我建起了农家乐,还让我参加村里合作社分红,日子过得很安逸。"36岁的望城村何家坝组脱贫户何定勇说。望城村距施秉县城10公里,距镇远古城31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共有469户1886人,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9万元,多次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全国妇联先进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省级生态村""五好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村庄有种奇特现象,该村群众通过勤劳致富,生活已达小康,有关部门还向该村投入1000万元资金,将其打造成一个鸟语花香的生态示范村,不久其他部门又向该村投入800万元,要将该村建成文化示范村。然而周边的其他村寨在经济、生态、文化方面,与该村都还有明显差距。这些地区脱  相似文献   

14.
灯塔市西马峰镇新生村是辽宁全省闻名的“星级文明村”和小康示范村。全村有5个自然屯,1578户村民,4804口人。村党总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有党员92人。2005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2.5412亿元,村集体资产达20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到6100元。近年来,村党总支积极引导村民解放思想,更  相似文献   

15.
在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公义村,一排红顶蓝墙的畜棚特别引人注目。这是该村聚丰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的牛羊育肥基地。42户入社农户今年初从甘肃统一采购肉牛180头进行育肥.流转土地500亩种植饲草。据预算。仅育肥一项农民年均将增加收入4200元以上。截至目前,化隆全县有29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会员)3427人,涉及农户1870户.带动农户7230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资产达524.8万元。去年成员(会员)人均纯收入达3153元,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55元。  相似文献   

16.
苏十一,现任任丘市议论堡乡大征村党总支书记。多年来,他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使该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局面。2008年,大征村经济总收入达2.7亿元,人均收入达6980元。大征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河北省宣传文化工程示范村和河北省级文明村。村党总支多次被任丘市委授予先进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村,是宝地;爱国家,爱集体;务正业,谋生计;环境美,有秩序……"这是灯塔市一个小村庄几句村民耳熟能详的村规民约。2014年,这个村被评为辽宁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这就是坐落在"小小线"公路旁的灯塔市古城街道邵二台村。这个拥有1210口人、48名党员、2300亩耕地的普通村落,人均纯收入达1.4万元,是灯塔市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模范村。该村的村干部  相似文献   

18.
西营村是腾冲县滇滩镇党委、政府鼎力创建的一个小康生态文明示范村,该村位于县城北部的中缅边境线上。全村有9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26元,人均占有粮食425公斤,村内丰富的森林、矿产、土地等资源,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06万元。近年来,西营村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以文明村创建为龙头,带动全村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种植优质稻2300亩,出栏生猪4880头,有个体工商户234户,先后引进恒益公司、恒丰公司、瑞士公司等企业开发矿业,  相似文献   

19.
3550米,这是俄达门巴村的海拔高度,也是俄达门巴村175户830名村民过去发展的"痛点".康定市俄达门巴村地处素有"康巴第一关"之称的折多山垭口,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都靠放牧为生,收入来源单一.高寒气候、资源匮乏、人才紧缺,一直是制约该村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俄达门巴村党支部创新"村企联姻",通过引进龙头企业,采取"企业+资源""新建+保护""股份+资产"的发展方式,带领全村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村民变市民"的脱贫奔康新路子.2021年俄达门巴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9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2000元.  相似文献   

20.
霄坑村坐落在贵池区梅村镇,村域面积56平方公里,全村382户,1560人。山场面积7万亩,茶园面积4200亩,森林覆盖率达94%。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珍稀物种繁多,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示范点之一。先后获全国绿化千佳村、安徽省百佳生态村、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旅游示范点等桂冠。近年来,霄坑村围绕生态、文明、和谐、富裕的目标,充分发扬“开拓、务实、拼搏、超越”的创业精神,走上了富强、文明、发展、和谐的发展道路。2005年,全村实现生产总值2600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突破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双轨”走向致富路。改革开放前,霄坑村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