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现场再现理论 ,跳出了传统侦查思维模式的框架 ,是目前各国刑事警察都在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犯罪现场结构的视角 ,揭示犯罪现场再现的目的、条件及操作方法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侦查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犯罪现场重建是侦查主体运用与犯罪有关的现场信息再现犯罪事件和行为的过程。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看,犯罪现场重建也是一个收集相关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认识过程。收集和分析犯罪信息是形成侦查假设的基础;而提出侦查假设是对犯罪现场重建结论的初步推断;验证与修正侦查假设则是对犯罪现场重建结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犯罪现场重建研究已成为侦查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从本质内涵来讲,重建、再现、模拟都是对犯罪现场重建的正确认识和见解,只是由于所涵盖的犯罪现场认识的本质内容有所偏重而存在差异。犯罪现场的认识过程包括了对现场的重建、行为的再现及场景的模拟,同时也包括对犯罪现场重建起纽带作用的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总体而言,犯罪现场重建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犯罪现场重建技术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发展迅速。其中,犯罪现场重建是对犯罪客观过程的整体构建,犯罪心理画像则可以看做对犯罪行为人主观精神状态及其个体特征的描述和再现。犯罪现场重建和犯罪心理画像各具优劣,目前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在实际的侦查过程中必须将两者有机整合才能确保准确地刻画犯罪行为特征、动机特征和犯罪者的人身特征,从而为侦查活动服务。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犯罪现场物质痕迹和犯罪心理痕迹,能客观再现犯罪现场、划定侦查范围、准确刻画犯罪嫌疑人,提高侦查破案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犯罪现场是指发生和存在犯罪行为的地点和场所。它包括预备犯罪、实施犯罪、藏赃、逃跑等的地点和场所。犯罪现场是一个由诸多要素以一定的形态结构相互联系组成的系统。其中,犯罪行为是犯罪现场构成的核心要素。围绕核心要素的是一系列非核心要素,诸如作案时间、作案空间、作案主体等。以上各要素以一定的结构相互联系。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一个犯罪现场系统的“质”。再现犯罪现场实质上就是对犯罪现场系统的重新构建过程。通过现场勘查和分析,把诸多抽象、孤立、无序的犯罪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尽可能地再现构成现场系统的基础实体——要素,然后再进一步理顺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实现犯罪现场系统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犯罪现场重建概念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犯罪现场重建研究已成为侦查学界的热点话题。但时至今日,学者对犯罪现场重建概念的认识尚不统一,有称之为“犯罪现场重建”“犯罪现场再现”的,也有称之为“犯罪现场模拟”的,而且对这一概念本质特征的认识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已影响了对此课题的深入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犯罪现场重建”一词更为科学、准确地体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犯罪现场重建的内涵应从其主体、内容、依据及本质四个方面界定。  相似文献   

8.
犯罪现场重建是基于对犯罪现场获得的各类形式的证据,结合所获取的相关客观事实,合乎逻辑地以抽象、形象或实物模拟的方式,重新构筑犯罪现场所发生的犯罪内容和犯罪过程,并探明与之相关的犯罪行为的个人特点和犯罪条件的侦查活动。  相似文献   

9.
分析解读犯罪现场遗留物品是侦查人员获取侦查信息和破案线索的重要来源。在侦查实践中,一线侦查部门除了从技术的层面去弄清犯罪现场遗留物品的种类归属以及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外,还必须正视犯罪现场遗留物品所具有的自然、人文、社会等多重属性,坚持技术性解读与空间性、人文性、社会性解读相结合的开放性视角,以全面系统、科学准确地挖掘出其背后的各种隐藏信息。  相似文献   

10.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侦查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包括犯罪心理痕迹、非犯罪心理痕迹和被害人心理痕迹,这些心理痕迹具有重要的侦查价值。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捕捉过程实际上就是其再现的过程,在分析现场心理痕迹时要注意一因多果行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同时,对心理痕迹的侦查价值应持理性态度。  相似文献   

11.
犯罪现场中非犯罪行为一直是侦查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加强犯罪现场中非犯罪行为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侦查人员对犯罪现场的全面认识,开辟认识犯罪现场的新视野以及开拓新的侦查思路。为此,有必要对犯罪现场中非犯罪行为的概念、价值,犯罪现场中非犯罪行为信息在侦查破案综合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讨论犯罪现场再现时,人们往往仅注意犯罪行为的再现。但犯罪行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犯罪环境有着特殊的联系,环境制约着犯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犯罪嫌疑人特别关注犯罪环境的状况,因此,从环境学与心理学视角研究犯罪现场与环境、犯罪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犯罪现场作为犯罪信息的载体和信息源,和其他信息一样,除有明态反映性外,还有大量的信息是以潜态形式出现的。侦查人员勘查犯罪现场,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犯罪证据,获取犯罪信息。犯罪现场重建是基于对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的位置和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的考察分析,以及对物证的实验室检验结论的利用.结合所获得的相关客观事实,合乎逻辑地以抽象、形象或实物模拟的方式,重新构筑犯罪现场所发生的犯罪内容和犯罪过程,并探明与之相关的犯罪行为的个人特点和犯罪条件的侦查活动。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犯罪现场重建理论观点及要点进行梳理总结,探讨现场重建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犯罪现场是由时间、空间、人、事、物及行为等要件构成的。犯罪现场构成是犯罪现场勘查的研究对象,是选择侦查模式的依据。认真研究犯罪现场的构成要件,对于有效地进行犯罪现场勘查、正确选择侦查模式、迅速侦查破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犯罪现场再现的思维方式出发,论证了逆向思维在再现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逆向思维是犯罪现场再现的逻辑起点,阐明了逆向思维的特点及其难点,特别是论述了如何构建逆向思维实现犯罪现场再现。文章还对犯罪现场再现的基本条件作了多元化的论述。本文以系统理论作为实施再现的基本方法及构思,从犯罪现场与环境、犯罪现场的系统类别等说明再现的基本条件。这些理论认识为实现再现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研究和利用已成为我国公安理论研究与实务的重要课题,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对刑事侦查实务具有指导意义。将有形的案件现场勘查技术和无形的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结合起来,可以拓宽侦查思路、捕获犯罪线索、发现犯罪特征、缩小侦查范围、为侦查提供有效线索,从而提高侦破案件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犯罪现场模拟是模拟类比推理在侦查破案中的具体运用,在侦查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犯罪现场模拟的相关概念及其实施依据,犯罪现场模拟的特点,犯罪现场模拟的动态过程及其常用方法等问题做出了系统性论述,以期进一步推广犯罪现场模拟在现实中的规范应用。  相似文献   

18.
犯罪分子在犯罪活动中实施的反侦查行为,给侦查机关在确定侦查方向、划定侦查范围、刻画犯罪分子等方面,造成一定的障碍,带来一定困难。以犯罪现场为视角,对犯罪分子的反侦查心理、行为特点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总结反侦查行为的规律,做到"从人到案"与"从案到人"侦查模式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识破犯罪分子的各种反侦查伎俩,做到知己知彼、敌变我变,提高侦查破案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论侦察思维     
侦查活动是从犯罪行为的后果,去追查犯罪原因和犯罪人,再现犯罪过程真相的工作过程。这种从已知到未知的认定过程,就要求侦查人员必须有严密的逻辑思维。 一、侦查思维及其意义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间接、概括的反映。侦查思维是侦查人员借助于被害人、证人的语言陈述(诉)、犯罪现场痕迹和遗留物  相似文献   

20.
犯罪现场心理分析是犯罪描述技术的重要内容,而犯罪描述技术已经成为刑事案件侦查中常用的辅助侦查手段,其已经达到科学化的程度。加强犯罪现场心理分析理论基础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侦查实践工作,提高刑事案件侦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