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应对是指个体处于应激环境或遭受应激事件时,为平衡自己精神状态所做出的认知或行为上的努力。对重大生活事件的积极应对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及早地对青少年进行应对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避免和矫正消极的应对方式,使青少年顺利地度过生活中的种种危机,获得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应对是指个体处于应激环境或遭受应激事件时,为平衡自己精神状态所做出的认知或行为上的努力。对重大生活事件的积极应对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及早地对青少年进行应对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避免和矫正消极的应对方式,使青少年顺利地度过生活中的种种危机,获得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使用问卷调查考察了重庆警察的应对方式现状,结果表明:重庆警察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应对;不同性别、警龄、工作年限、警种、行政职务、年总收入的警察在积极与消极应对方式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警衔、文化程度的警察在积极或消极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以山东省莱西市262名农村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农村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显著。2.不同性别农村中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农村中学生的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父母要实施积极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形成成熟有效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运用改编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源问卷、压力反应问卷和心理资本问卷以及解亚宁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浙江地区10所高校54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Lisrel、SPSS17.0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应对方式以积极的应对方式为主;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水平较高;(2)压力反应与就业压力源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压力反应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压力反应与心理资本及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3)消极的应对方式、心理资本在就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以山东省莱西市262名农村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农村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显著。2.不同性别农村中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农村中学生的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父母要实施积极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形成成熟有效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问卷测量法对75名犯罪青少年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此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和犯罪青少年改造的策略,提出家庭要创立尊重、平等、信任的家庭环境;学校要科学、正确地进行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全社会支持关注青少年教育,并重点提出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是其社会化失败的结果,为此应对青少年罪犯进行再社会化。为适应现代司法理念。避免监禁刑的交叉感染,构建和谐社会,我国对青少年罪犯的再社会化应采取开放式的矫治方式。比较而言,我国对青少年罪犯的矫正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矫正方式单一、矫正缺乏针对性等缺陷。应当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大力完善我国开放式的青少年罪犯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它对青少年个性发展、民主平等思想观念形成、健康心理品质培养等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某些网络文化内容、网络交往方式等对青少年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青少年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参与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减少它的消极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断肢(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100例住院的断肢(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评分进行测评。结果 断肢(指)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83.0%,抑郁发生率为76.0%,其中焦虑合并抑郁发生率为59.0%。焦虑、抑郁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低于非焦虑、抑郁患者(P<0.05),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高于非焦虑、抑郁患者(P<0.05)。结论 断肢(指)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需要接受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略谈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及司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即犯罪主体低龄化、类型多元化、组织团伙化、内容复杂化。要更好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现阶段我们应在侦查起诉阶段建立人格调查制度,为定罪量刑提供具体的人格依据;在审判阶段应转变审判方式、刑罚适用非监禁化;在执行阶段积极推行社区矫正的服刑方式;对多数犯罪应建立刑事污点消除制度并在全社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鉴于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要解决好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综合治理是一条根本的途径。 从8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非常突出,有关方面和学术界对治理青少年犯罪问题提出过不少有益的见解,应当说,这些见解对治理青少年犯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要解决好青少年犯罪问题,还应当从宏观上作一些研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理对策来,这对于解决我国青少年犯罪问越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一点,现就谈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德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要得以实现,必须注重并研究德育工作方式。在新形势下,德育可以采取确保德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重视教师的表率作用、研究德育内容与目标相契合的方法三种有效方式来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一、发展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最佳途径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犯罪的主体。遏止犯罪,重点在于预防青少年犯罪。要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首先应研究青少年为什么容易犯罪;是什么原因导致其犯罪;什么样的青少年更容易犯罪。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1、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十几年来,我国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硕果累累。现  相似文献   

15.
蛰居是日本较为严重的青少年问题之一,已成为一些青少年消极避世的生活方式.日本青少年蛰居原因复杂,既有社会性因素,也有家庭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针对青少年蛰居问题愈发严重的现状,日本政府和民间组织积极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蛰居问题的隐蔽性和敏感性,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快乐感量表及同伴等级评定表对76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1)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程度以上,在生活满意度及消极情感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同伴接纳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之间显著负相关,与积极情感之间相关不显著;不同接纳水平的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各纬度得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的社区控制模式之提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社会公害。在我国,主要以国家正式控制为根基的传统的青少年犯罪控制模式已捉襟见肘,穷于应对。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必须转换视角,重视市民力量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构建青少年犯罪的非正式控制模式———社区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8.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认知方式、情绪调控、意志品质、角色认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青少年的人格偏差和行为障碍,网络成瘾已逐渐成为青少年性犯罪、暴力犯罪、财产犯罪的主要诱因,不仅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有碍法治秩序。应通过心理疗法、道德约束、法律规制予以有效应对,以减少网络成瘾犯罪。  相似文献   

19.
迷失于网络的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出现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是也带来了许多相关问题。迷失于网络的青少年犯罪呈增长趋势 ,骗财骗物、敲诈、抢劫案件及危及人身安全的案件不断增加。要有效防治迷失于网络的青少年犯罪 ,需要家庭、学校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干预是诸多学科广泛关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对青少年发展本质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干预模式及措施。传统的基于缺陷模型的青少年犯罪干预一直未能打破青少年人群中危险行为高发生率的稳定势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优势模型为基础的青少年积极发展观由于关注青少年自身的优势和社会希望他们拥有的积极品质和发展结果,而对当今青少年犯罪干预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