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排斥源自于对贫困研究领域中对贫困及社会不平等的探讨,如今已经越来越被社会制度研究、贫困问题研究以及弱势群体研究等方面所重视,并成为这些领域的核心概念。国外关于社会排斥理论所提的三个范式,国内学者关于社会排斥概念的界定及其理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估,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汪志洪 《党建》2011,(10):38-38
现在农村很多青壮年都外出到城市打工,但他们总感觉自己不是城市人,是随着季节迁徙的"候鸟",没有被所在的城市真正接纳。如何让城市和社会在就业、生活环境、社会认同等方面使农民工有一种被接纳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希望有关方面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一系列因仇视富人而引发的社会事件,"仇富"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引发广泛争论,并被很多人看成一种病态心理。实际上,"仇富"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不公正的社会现实是其滋生的土壤。因此,要根治"仇富"心理,必须釜底抽薪,从改善不公正的社会现实入手。  相似文献   

4.
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很多社会问题反映了美国的价值观导向.文章试图从价值观角度,侧重于当今美国黑人和印第安人的人权、饥饿、社会贫穷问题等方面,进行一些阐释.  相似文献   

5.
反社会排斥:失地农民和谐就业的社会政策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世伟 《求实》2007,(3):92-94
经济排斥、制度排斥、社会关系网络排斥等多方面的排斥是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障碍,社会排斥不仅会使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和限制,同时也会损害社会公正,最终会危及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反社会排斥在世界范围内都被看成是消除贫困、消除歧视和偏见以及清除种种障碍以获致稳定、安全而公正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制度上的安排要克服集体排他的倾向,给予失地农民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对失地农民就业进行社会政策支持,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社会建设视域下农民工的城市社会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伟 《求实》2008,(2):55-5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到城市.如何让这些农民工融入到城市,是新时期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从社会建设的视角,从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心理适应三个方面分析农民工的社会适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制度障碍、文化障碍、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所造成的社会排斥,以及农民工自身缺陷影响了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需要从国家、城市、农民工三个方面入手,促进农民工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创新是近年来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将社会融合的研究视角引入社会管理创新当中,不仅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高度提出社会管理中社会融合的重要意义,还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对弱势群体社会排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融合在社会管理中的发展路径,从而以新的视角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创新“新”在哪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喆 《廉政瞭望》2011,(4):46-47
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字说明我们现在的社会管理方式是落后陈旧的,很多环节都需要完善和规范。一些一直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缠绕中国发展的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依靠公众、媒体、社会团体等力量来解决。从前我们总是认为"水能覆舟",现在我们应该更看重"水能载舟"。  相似文献   

9.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三个层次,即社会融合理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一是社会融合的宏大叙事,这部分起源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共产思想,后被帕森斯、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和吉登斯等演化为社会整合理论;二是社会融合的族群模式,这是社会融合概念较早使用的研究领域,主要用来研究外来群体与流入地当地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克雷夫科尔的熔炉论、帕克的族群关系循环论和戈登的同化过程理论以及多元化模式;三是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主要从微观个体的心理层面研究社会融入和社会接纳,包括社会认同理论、自我认同理论和社会接纳理论.  相似文献   

10.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实现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终身奋斗目标,而处于当代开放型社会中,相比封闭型社会,各方面都有了质的突破,而在"现代化问题"普遍存在的今天,势必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复杂而尖锐的问题。所以,笔者通过对人的本质、人的存在和人的意识三方面进行现代性和开放性的解读,从而为社会开放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供又一层面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目标单独提出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把社会建设放在经济建设里面,十七大把社会建设单独分出来来进行阐述,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样一个新的阶段进行社会建设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这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里面提出来社会建设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教育、卫生、和医疗,完善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扩大就业,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我认为跟过去的比较,特别是05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里面"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这次把"四位一体"的具体建设提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社会创新,小微金融是应对社会排斥与社会贫困的撬动性资金来源,能根据社会需求"量身定制"应对的方法、服务与产品;整合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实现社会绩效的可持续性;促进金融、人力、社会三种资本互动,共同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社会创新作用,小微金融机构必须在其服务与产品的可得性与可行性之间进行平衡,也要应对效率、效益和可持续性的三重标准的挑战,加快完善社会绩效评估工具,增进小微金融与社会政策、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性与互补性,消除应对社会排斥的政策碎片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群体的社会门槛与社会排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闻英 《学习论坛》2005,21(9):76-78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所遭遇的社会门槛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排斥凸显出社会不公。这就需要在确立社会公正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反社会排斥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具体而言,制度上的安排要克服集体排他的倾向,给予农民工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允许并鼓励农民工建立自己合法的社团组织;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者的责任有三:对知识的责任、对学生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基于学校的社会作用,杜威指出:"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教师与社会生活是"从事"与"被形成"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发展源于教育者对它的打造,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可以使教育工作者自发地将教育工作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在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就是去除社会组织的行政化色彩,还其社会组织自治性、志愿性、独立性、非政府性的组织特征。社会组织的"去行政化"改革有其历史和内在缘由,广州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新尝试,包括制定相关法规推进社会组织"去行政化"、解决社会组织主动依附政府体系问题、应对社会组织"去行政化"改革后的生存发展问题等。基于此提出了未来中国社会组织"去行政化"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社会影响力债券"是公共部门吸引私人资本投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的一种新型社会合作治理工具。从资源依赖、新公共管理、网络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等理论视角,可以把社会影响力债券阐释成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多方、多层次合同,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特有的合作治理模式;以共同解决社会问题,产生良性的社会影响效应,私人投资同时获得回报为目的。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和总结社会影响力债券近十年的实践发展可以看到,社会影响力债券相对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和PPP模式,具有将风险从政府转移到私人投资者、更多元主体参与和评估机制更严谨等特点。社会影响力债券以其多主体合作与"共赢"模式,以项目组织方为连接中心形成协同运作机制,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社会公益项目资金不足、资源吸引能力弱、治理绩效低、评估监测不足等问题。尽管社会影响力债券在世界各国得到很大的关注,但是现有案例显示,它仍存在着风险过高、项目结果不确定性大、吸引的私人投资者不足等问题。在未来,社会影响力债券在风险机制、评估机制、问责制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领域,社会影响力债券的研究和发展对各国社会问题的改善和解决都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于咏华 《学习论坛》2008,(12):63-67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系统存在,就其内部构成来看,它是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统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基本要素有机综合的系统整体.这一系统整体同样具有层次性,如果把作为"母系统"存在的社会称为总体社会的话,那么体现社会主体(人)及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社会"子系统",就可以称为主体社会.在主体社会的视域中,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是人,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个内容宽泛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中国的实际来看,保障人的基本权益,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切入点.因此,在主体社会的语境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重点是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任务是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管理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网民问题:网络社会治理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登蕓  吴满意 《求实》2017,(9):56-68
中国正处于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十三五"规划、"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重要部署都指向了网络社会的有效治理问题。网民作为网络社会中人的属性,与网络社会治理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社会对于网民问题的不同定位和差异解读会导致相应的网络社会治理逻辑和路径。对当下中国而言,有效的网络社会治理需要契合网民的生活样态,重视网民在网络生存中的内化与外化等问题,这是维护网络治理秩序和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关键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毕诗成在7月23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社科院教授于建嵘近期接受《南风窗》采访时称:社会"狠化"是当下值得警惕的一个现象——某些官员敢用黑监狱关押上访民众,开发商敢用推土机轧死被拆迁户,城管敢打死小贩,访民敢自杀性引爆……很多人做事越来越不计后果,心比较狠,凡此种种,都在突破社会规则底线。这几天发生的若干案例也佐证这种趋势:临武县瓜农"倒地死亡"、半夜被抢尸,哈尔滨和辽阳城管"扬威"打商贩、打记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资本统治下的社会关系物化、人与物关系的颠倒和资产阶级社会中被奴役的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对马克思从人现实的社会生存状态的历史境遇中,解蔽社会-自然关系异化(分裂)的社会根源所具有的思想性和批判性进行了解读,确认了马克思关于以社会关系的变革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