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佛用梵文传过法.佛在世时已经有佛经存在.混合梵文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天竺高僧所汉译之佛经必是翻译自梵文佛经,而西域高僧也是以天竺梵文佛经为最根本、最可靠之依据.竺法兰所译之《四十二章经》为汉地见存诸经之始是可以接受的.佛是一个由音译发展而来的意译词汇.佛、塔、禅等等最常用的佛教词语都是由双(多)音节词向单音节词发展,总的趋势是向单音节词回归.属于中古汉语的汉译佛经之典范语言(不包括过渡性的翻译现象和翻译试验)是中古文言书面语而非白话书面语,属于中古汉语的汉译佛经之典范语言(不包括过渡性的翻译现象和翻译试验),也不是所谓的佛教混合汉语,所谓的佛教混合汉语只是暂时的过渡性的翻译现象和翻译试验,根本就不是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典籍对外传播既是一种现实中存在的文化活动,也是当下传播研究的关切热点,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根据传播活动发生的实际情况和规律性特点,我们有必要认识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一系列环节与联动关系。基于此,本文从民族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理论意义出发,探讨了典籍外传的理论化模式,建构起相应的传播模型,并进一步区分了文化典籍外传中民族文化形象得以传播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散落在佛教浩瀚典籍及其教规教义里丰富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和经济伦理,两千年多来一直规范、引领着佛教信众和佛教社会生产关系发展,成为佛教国家的治国理政思想和社会治理理论。目前,全球近4亿的佛教信徒在参加宗教活动的同时能从中接受到政治经济学思想和佛教经济学知识训练并指导他们生产经营,培育和传承发展佛教经济和市场经济伦理。它对政治经济学知识的普及作用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能与之相比,它用讲故事的方式传播政治经济学思想,其生动性迄今难有经济学教材能与之媲美。佛教文化是我国与亚洲国家进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文化纽带,并早已成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文化基因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和谐人际和用工关系的积极作用。世界宗教文化和宗教经济,是世界进入新时代我国"一带一路"全球合作和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平台。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对佛教典籍及其教义教规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经济理论和经济伦理内容进行系统性、逻辑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典籍对外传播不同于一般产品的对外传播,具有特殊的方法论和思想体系,需要我们从哲学层面对其进行认识。民族典籍外传的特点离不开两个根本属性,即:语言的属性和文化的属性,它们既是确保传播产品质量和传播价值的两块基石,也是其哲学命题的两个视角。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我们能够在民族典籍外传中看到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的统一关系、典籍文化中内在的文化模式、语言观,以及典籍外传同中西语言文化对话的形式关系等问题,进而在此类传播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文化传播观念。  相似文献   

5.
纵观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可以发现,佛教为了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具体体现为通过商人由商路传入中国,通过结交权贵在中国培育基本信仰土壤,以术法吸引作为在中国传播的重要方式方法,通过经典译释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及传播,通过观念改造进行调适以减少与中国文化的异质性,通过诸教合一与中国本土宗教相融合。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历史发端较早,但一直未形成一项大规模的文化事业。而从现代开始,这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开始受到重视,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经典著作的对外传播甚至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内容,被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的大政方针。探讨典籍外传的当代意义及其理论建设和实践方略,是良性发展国家语言生活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典籍传播的价值、理论基础、实践策略等关键问题做出分析,我们可以对这项社会文化事业形成一个更加理性和深入的认识,从而对建构一套具有学理意义和科学依据的研究体系有更合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编译是电视体育新闻汉译的主要特点,是一个先编后译的过程,体育新闻的编译技巧,除增加、删除、重组等常用技巧之外,准确使用体育专业术语及行话、注意译名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巧用四字格和另设新闻标题等技巧在电视体育新闻汉译实践中也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谚语有其特殊的存在意义。不同民族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孕育出了极具语言特色和文化特质的谚语形式,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因此,做好少数民族谚语译介对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以此为据,结合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现实条件和主要路径,少数民族谚语对外传译的方法可以概括为海外汉学家译入、中外同行合作、作者与译者合作、作者自译和中国译者逆译五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尚书·禹贡》中"岛夷卉服"与海南岛有关",织贝"为梵语"木棉"的音译,即织木棉为布的意思。吉贝从印度或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再传入中国南方地区,并与中国早期佛教南传佛像传播路线相似。而经海路输入的西域滨海动物,其遗存的动物造像也佐证了佛教初传自海路来。虽然目前没有文献和直接物证证明佛教最先传入海南,但佛教初传不靠佛经、佛寺、佛像,而依靠口口相传的客观发展历史,再次从方法论上提示了佛教最先传入海南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佛教相传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由净饭王太子乔答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创立.大约在东汉明帝水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内地,在前秦和后秦时代,长安(今西安)已成为我国北方的佛教中心.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长安作为隋、唐京城,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处于重要的地位.当时的长安,佛寺林立,以玄奘为代表的名僧相继辈出,佛经翻译超越了前代,教理的研究各有主张.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佛教学派,如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净土宗、密宗、三阶教等,先后在长安出现.声誉远播,影响极大.日本、朝鲜、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学问僧,不顾路途的遥远与艰险纷纷前来我国求法,归国后开宗传教.这种渊源关系,信仰者至今不忘.由于历史的缘故,形成了陕西境内留存在地上地下的佛教遗迹、文物碑石和经卷造像,十分丰富.西安大雁塔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佛教之路"。丝绸之路上的佛教包括汉传和藏传两个语系,传入的途经、与本地文化的交融,诚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丝绸之路上的佛教传播历史折射出文化交流、经济发展,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是宗教中国化的生动体现。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背景下,增进各国在宗教、文化、学术领域的对话交流,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跨国联合行动,建立海外道场和文化传播中心等方式,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让"一带一路"成为一条充满文化活力与和谐精神的人类文明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语言文化输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的各种文化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传播、交流、发展和延续。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输入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忽视汉语言文化的学习,势必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阻碍正常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佛寺是小乘佛教的活动场所。傣族佛寺对傣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对于傣族档案史料的形成、传播和保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佛教在中国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能传承不辍,因为它有表真如觉性的佛宝,有执持的教义和教典——法宝,有在世间继承并弘扬佛教的僧众——僧宝。过去人们认为芒鞋缁衣、黄卷青灯、除尽烦恼、远离红尘就是僧众的标准形象,实际却不尽然。那么,僧人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呢?本文试从典籍中拣拾点滴材料,概略介绍僧人的多个类型及古代寺院曾有过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外来商品品牌的汉译是其进入中国市场首要的也是关键的一步。以前的研究表明,外来品牌的汉译方式林林总总,但优秀的翻译基本遵循以乡土文化为基调的原则。本研究中,笔者收集了大量外来品牌的汉译数据,全面分析其基本结构,并进一步阐述社会文化因素对商品品牌汉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佛教在中国汉地的发展和传播,中国汉传佛教戏剧逐渐地产生和发展起来。中国汉传佛教戏剧,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其劝化世道人心,改恶修善,崇德兴仁的特征十分显著。同时,丰富多彩的中国汉传佛教戏剧,对佛教的传播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山西具有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从文化传播角度打造山西佛教文化旅游品牌应利用各种媒介宣传营造佛教文化氛围,组织多样佛教体验活动扩大佛教旅游影响力,拍摄电影电视带动佛教文化旅游。山西佛教文化旅游前景美好。  相似文献   

18.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进行分类编撰的方法,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做为一个现俄、人、除了必须学习掌握现代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知识外,还应该读一读经、史、子、集,汲取传统文化营养。  相似文献   

19.
夏春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2):191-191,194
李贽是明末独树一帜的思想家,也是著名的在家居士之一。佛学与他的思想及其一生都有密切的关系。他对文学典籍的批点中,亦可看出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图书是文化的载体,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统一体,而精神属性是其本质特征.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突出地表现为通过物质载体传承、传播及创新人类几千年所积累的精神文化.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的法治化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是促进各民族不断走向团结、增强凝聚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