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党史国史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为主题的专门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党史国史记录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觉醒到不断实现的社会发展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开创了发展道路;学习党史国史,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党的历史使命完成途径和基本内涵的深入阐释,是对全球现代化远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瞻远瞩。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看,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探索的成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必然选择,其内核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发展态势看,中国式现代化不但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而且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并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现展示了前景。  相似文献   

3.
赵朝峰 《求索》2023,(1):31-39
站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纵线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纵轴审视,现代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的双重视域考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新的现代化之路,既切合了中国的具体实际、体现了中国特色,又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也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有其独特的理论逻辑、道路探索与理想形态,通过对资本逻辑的文明批判、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探索和共产主义文明构想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从主体逻辑、道路确证、价值旨归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进行了传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现代化探索,使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逻辑、实践道路和理想形态日渐丰盈,不仅在知识论意义上重绘了马克思主义文明图谱,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重思人类文明与现代化问题的宏大使命与时代担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文明蒙尘”“被动卷入”“照搬照抄”逐步迈入了“伟大复兴”“主动探索”“自我革命”的新时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当代中国文明叙事、理论进程与实践参照,为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绘就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中国样本。  相似文献   

5.
着眼于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眼于全人类,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是推动世界历史的和平与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坚持形而上学的文明观,必然导致“西方文明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并在这一文明观下建构“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破坏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历史主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超越了西方形而上学文明观,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现实依托,坚持辩证文明观,致力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全球文明倡议”,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而坚强地捍卫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历史主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开创、坚持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整体概念,从思想的整体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有助于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实践中,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坚持中国道路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提供了实践遵循。党的二十大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为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聚焦论坛主题,结合深入学习和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会,深入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前沿问题: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勾勒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多个视角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深刻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并就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重要的见解。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以深厚的实践基础、深邃的理论思维和广阔的历史视野,科学回答了中国现代化和中国化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基本内涵、本质要求,为党和人民坚持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途径,并注入了强大动能。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理论的科学逻辑、历史的必然逻辑、实践的正确逻辑作为依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可从根本属性、基本特征两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从实践要求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必须把其本质要求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相似文献   

10.
《人民论坛》2023,(9):6-7
<正>“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全面系统阐释,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运动明确了时代主题,为广大青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盛会,国外共产党和工人党对此次大会更是高度重视。他们普遍认为,中共二十大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蓝图,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开辟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贡献了全球治理的新方案。他们认为,中共二十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以及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人类性关怀为出发点,以共产主义为价值导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实践道路。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重大范畴来理解会看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先行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这一本质规定使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价值导向,同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更高的价值导向。这一价值导向体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逻辑先在性。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便不是“后天”加给它的;相反,它的世界历史意义是“先行”进驻中国式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现代化在现代性的权力扩张中成了世界各民族所必须直面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对这一“世界历史性的事实”所作出的中国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兼具“世界历史”发展的共性以及“民族历史”发展的个性,是指导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因此,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时,将之置于世界历史的视阈下,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必然性、理论科学性以及方向指引性,也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对世界历史进程的现代性改造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从而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在求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正确道路选择,其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历史趋势与历史现实的具体统一,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及丰富的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能够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能够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5.
党史国史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为主题的专门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党史国史记录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觉醒到不断实现的社会发展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开创了发展道路;学习党史国史,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创造的伟大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也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实践.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价值立场,全面统筹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特征与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重塑了人类文明的格局版图,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7.
从广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在对时代特点、国际世情、中国国情等的深刻认识与自我觉醒中,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概括;从狭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于当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性质、条件、规律、目的及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自身的性质、探索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条件、初步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规律、指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七一"重要讲话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在总结百年历史经验和展望未来前景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论断新命题,如采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叙事方式,第一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的概念,重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命题等。这些理论创造和理论贡献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了我们党在新发展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19.
从人类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来看,社会主义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以及如何从本国具体实际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贯穿着主义的逻辑、权力的逻辑和文明的逻辑三个基本逻辑,三者交叠在一起,共同影响“世界历史”走向。面对世界秩序重构、社会主义重振、文明多样共生的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方向,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深度融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必将深刻影响世界社会主义的演进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鹏 《人民论坛》2023,(6):28-31
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社会主义进程、发展中国家发展、人类文明形态的跃升具有多重深远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以坚持自我革命为淬炼自新,以坚持独立自主为方式基点,以坚持胸怀天下为格局视野,以对时代重大问题的分析解决为根本导向。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协同对应的整体性,指导思想和实现主体的一致性,最高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性,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意义的多重性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