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后,美国延续"民主扩展"传统,建立了多家涉俄非政府组织,这些非政府组织大体上都以"欧亚"命名并从欧亚大陆视角审视俄罗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刻影响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前苏联国家。同时美国也扶持俄罗斯政治流亡者在美国建立非政府组织,协助他们从事批判俄罗斯现政权的活动。美国的行为逐渐引起俄罗斯政府的警惕,最终俄罗斯颁布法律驱逐了大批美国非政府组织,并通过培育自己的智库、改善对外宣传、收留斯诺登等手段来反制美国。非政府组织领域的斗争见证了俄罗斯由乱而治的国家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俄美关系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与中亚各国相互高度依赖。目前俄罗斯与中亚关系建构面临机遇与挑战。俄罗斯有12个联邦主体与中亚地区接壤,沿中亚边界地区集中了俄罗斯相当大的工业发展潜力,中亚是俄罗斯商品的销售市场之一。中亚地区还是俄罗斯重要的能源产地。俄罗斯努力稳固自己在中亚的地位,但面临各种挑战,包括国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毒品走私、跨国犯罪和非法移民,以及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俄罗斯应在教育、安全、经济、移民等领域采取措施,加强与中亚各国合作。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伊斯兰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它分为两类,一类产生于殖民主义时期,与伊斯兰民族主义紧密相联,并在当代东南亚市民社会发挥着第三部门的作用;另一类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与现代化浪潮相关联,更多地关注穆斯林个人的发展,并在塑造市民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穆斯林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伊斯兰非政府组织在数量和影响上,都强于穆斯林占少数的其他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4.
自彼得大帝改革以降,历代沙皇就强行且快速引进西方社会发展模式,以期强盛俄国.此举刺激了俄罗斯帝国上流社会励精图治,却给社会下层和知识界以巨大压力,孕育出深沉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诉求.然而,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是17世纪以后大规模扩张而迅速形成的,这导致其疆域内族裔构成多元和宗教成分复杂.为了有效治理这样的国家,俄罗斯民族主义又被帝国提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俄国民族主义”.而俄罗斯帝国在融合一部分现代欧洲文明因素之后变得更为强盛,在疆界上和中国发生越来越多的争端,在文化归属、价值观认同、精神追求等方面也和中国之间产生复杂的碰撞,俄罗斯民族主义随即成为帝俄时代和苏联时期理解中国问题、处理中俄关系的重要根据之一.在后苏联俄国重建历程中,这种民族主义是其重要推动力之一,同样延及到俄中关系领域:俄罗斯民族主义之于当代俄国对中国的认知、态度、情感、评价等,远不是临时的情绪表达,而是有着历史根据和理论基础的自觉行为,包括大众媒介关于中国形象塑造、知识界关于汉学研究、政界关于俄中双边关系的理解和处理等.这些行为既不能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所限定,又在文化结构和精神深处导致俄国人折损中国所期待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效力.  相似文献   

5.
多重三边关系影响下的中亚地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通过总结和分析中亚的态势,提出在中亚存在的多重三边关系.首先,作为中亚区域的核心三角关系: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亚国家、俄罗斯、中国三边关系; 其次,跨欧亚区域的三边关系,包括俄罗斯、欧洲、中亚国家,其中包含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家; 第三,全球层面的三边关系,例如:俄罗斯、美国、中国的关系,俄罗斯、欧洲、美国的关系.从长远来看,中亚地区内部的多元化以及外部的多样化共同深刻地影响这个区域的发展.作为中亚外部环境的基本形式,三边关系应以尊重国家基本安全利益为目标,并考虑在不可避免的合作与竞争的外部行为过程中采用共同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6.
在影响古阿姆与俄罗斯关系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民族主义是一个不得不分析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古阿姆国家具有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与深厚传统,古阿姆国家具有一定的民族矛盾和民族狂热情绪,俄罗斯向来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主义传统的国家,俄罗斯在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中,尤其与古阿姆国家,既有"国家民族主义"的正面作用,也有"...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俄罗斯东正教在中亚五国的历史与现状,审视了俄罗斯东正教对中亚五国的意义并展望了它在中亚五国的发展前景.本文认为,俄罗斯东正教在中亚五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它在中亚五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沙俄时期的扩张阶段、苏联时期的沉浮阶段和中亚五国独立后的复兴阶段.尽管它在宗教规模和影响力上都远不及伊斯兰教,但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它在中亚五国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未来,俄罗斯东正教在中亚五国不仅不会消亡,而且将拥有更令人瞩目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2008年"3·14事件"促使一些学者开始反思和深入探讨国外非政府组织在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外部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从而塑造国家"软实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而欧洲国家很早就开启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非常引人注意的一个现象就是非政府组织在这些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从非政府组织自身在文化交流领域的先行作用、政府给予非政府组织的强有力支持和非政府组织独立性的保持与发挥等三个方面探讨为什么非政府组织能够在欧洲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中承担主要工作;列举了英国、法国和德国的非政府组织如何成为这些国家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念、从事文化外交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当前,俄罗斯境内的民族主义方兴未艾。俄罗斯民族主义对俄罗斯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日益明显起来。本文从地理因素、历史文化以及民族自豪感等角度来分析俄罗斯民族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伊斯兰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它分为两类,一类产生于殖民主义时期,与伊斯兰民族主义紧密相联,并在当代东南亚市民社会发挥着第三部门的作用;另一类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与现代化浪潮相关联,更多地关注穆斯林个人的发展,并在塑造市民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穆斯林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伊斯兰非政府组织在数量和影响上,都强于穆斯林占少数的其他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11.
转轨时期蒙古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内和国家层面对转轨以来蒙古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进行了分析。国内层面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民族、宗教和极端民族主义问题。国家层面的民族主义表现为对国家安全的敏感和重视,其目的一是应对全球化的冲击;二是鼓舞民众的斗志,减少失落感;三是从文化和心理上与两个邻国划清界限;四是引起世界的关注,扩大国际影响和地位,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2.
王箫轲 《当代韩国》2015,(3):121-126
<正>韩国是一个民族同质性极强的单一民族国家,韩民族也以性格鲜明、作风顽强闻名于世。韩国的民族主义与韩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相伴相生,韩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经由历史传承、国家独立、经济起飞等这些因素的塑造,形成了当代韩国民族主义的基本形态。同时,民族主义在韩国是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其不仅对国家经济腾飞起到过巨大的助推作用,也对韩国对外政策的制定、韩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吉林大学国际政治系王生教授的《当代韩国民族主义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地研究韩国民族主义的著作,该书对当代韩国民族主义的诞生、演变、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深刻、全面的研究,并对我国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应对韩国极端民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可能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产业发展和未来的经济走向带来的影响,梳理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尤其是中国在经贸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关系,总结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经贸关系的特点,重点探讨了乌克兰危机对前苏联国家以及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影响,明确指出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联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因为中俄两国与中亚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双方共同发展与中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国家的“全息”现象、国家定位、政治经济转型、危险的“盆地”现象和怎样融入国际社会等层面分析了中亚各国的战略走向。中亚各国面临两个战略过渡:一是从苏联的组成部分向完全的独立状态过渡;二是从传统模式向新的模式过渡。本文还指出,中亚地区正受到三股极端政治势力的威胁。若干内外因素影响到中亚各国的稳定。独立后中亚各国越来越展现出独特的社会风貌。重塑自我和融入国际社会成为中亚各国的两个主题。  相似文献   

15.
庄宇 《俄罗斯研究》2023,(6):117-140
19世纪初德意志浪漫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史观在东欧的传播,进一步促进了各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多民族国家内部矛盾逐渐升级,民族主义问题成为俄罗斯帝国亟待解决的社会矛盾之一。俄国西南地区深受波兰民族主义运动影响。19世纪20至30年代,沙皇政府武力镇压民族运动,强力推广俄罗斯化政策,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在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的双重影响下,处于夹缝中的乌克兰民族意识逐渐觉醒。19世纪中后期,借俄国地方史编撰的契机,经乌克兰民族知识分子的阐释,民族主义思想的内涵得以进一步丰富。特别是历史学家科斯托马罗夫和格鲁舍夫斯基等人的著作和政论的出版,使乌克兰地区完成了从民俗学到史学的民族历史文化建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乌克兰民族主义叙事框架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16.
日本积极倡导"东亚共同体"建设,并自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亚洲领袖.但极端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意识导致日本难以做到以平等的姿态与中国和亚洲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和平与繁荣的东亚新秩序,这成为该设想难以变成现实的主要症结.近代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后,极端的民族主义就日益凸显出来,这一方面表现为对内的专制,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亚洲邻国的轻蔑和对欧美强国潜在的对抗意识.今天,日本极端的民族主义影响没有彻底清除,不能适应东亚经济政治区域化的历史要求.日本非科学的、缺乏民主和世界主义的民族主义,与其"东亚共同体"的设想存在着内在冲突,给日本的东亚政策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乌克兰民族主义思想及运动具有久远的历史根源。独立建国后,为实现巩固民族国家、强化政治认同的目标,乌克兰部分民族主义政治家在国内治理方面推行了若干极具民族主义色彩的政策措施。在当前的乌克兰政治变局中,极端民族主义政治势力发挥了重大影响。总的来看,冷战后乌克兰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政治诉求,在实践层面上与乌国内社会现状严重脱节,加剧了各族群、各地区之间的矛盾,不利于乌国内局势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5日至7日,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和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在上海联合举办了“当前俄罗斯的内外政策及其发展趋势”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陈群致欢迎词。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名誉会长汪道涵同志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转达了对与会代表的问候。李静杰会长致开幕词和闭幕词,针对学会的工作及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对俄罗斯的研究讲了几点意见,并对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在会议的筹备和组织等方面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围绕着“独联体形势的新变化及其对俄罗斯的影响”、“俄罗斯国内政治形势”、“俄罗斯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和“俄罗斯内外政策走向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等四个问题,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看法。现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97年5一6月)前苏联东欧东欧难效塑前苏联学不来中国改革模式齐鲁摘俄学者沃洛布耶夫等谈十月革命研究中的新观点孙凌齐编写德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郑异凡苏联知识分子问题与布哈林的“奇谈怪论”郑异凡经济研究资料国外理论动态国外理论动态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东欧中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97 .5期97 .17期97 .17期97 .2期原苏联东欧国家社会制度剧变的原因探析田春生苏联剧变原因研究之进展情况陆南泉苏联时期俄罗斯民族的特殊地位与“俄罗斯中心论”张建华、李朋97 .3期97 .3期97 .3期独联体俄罗斯同独联体国家…  相似文献   

20.
斯拉夫派是俄国19世纪上半叶思想本土化运动中一个醒目的集政治、哲学、宗教学、文艺美学、经济学、历史文化学于一身的重要思想理论派别之一。其民族主义文化意识的建构,以俄国国民性理论,即俄罗斯国民精神生活独特性探讨为基础,包括国家(含家庭)论述、宗教(信仰)论述,以及文化论述等若干部分,其中又以宗教论述为核心。斯拉夫派民族文化意识建构的实质,是对俄罗斯及俄罗斯国民作为生命共同体的民族主义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