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有一位商人,他最早是子承父业做珠宝生意的,可由于缺乏经验,没几年,便把家传的那座全城最大的珠宝店给赔掉了。后来,他又尝试着做服装生意、化妆品生意、钟表生意、印染生意,都无一例外  相似文献   

2.
阿华几年前辞掉了建筑安装公司的正式工,干起了个体室内装修业,生意做得红火。前年他又在北京、沈阳、西安等地承包室内装修业务,规模越搞越大。不过阿华也有自己难言的苦衷。他长年在外地奔波,行政关系无处挂靠,社会保险也无着落。虽说眼下生意还不错,但市场  相似文献   

3.
筷子的奇功     
《南风窗》1985,(10)
日本大阪有一家餐厅专卖炸牛排,生意很淡,雇的服务生自然就少。人手少,处理顾客用过的油腻腻的刀叉碗碟就更成问题了。有一天,一个服务生劳累之极突发奇想,他建议老板,何不用筷子吃牛排?这样既省了洗刀叉之苦,又符合东方人的习惯。老板大胆地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第二天便挂出了“用筷子吃牛排”的招牌。一时之间门庭若市,生意好得不  相似文献   

4.
现场一:一场小卖部里的聊天38岁的徐振(化名)是浙江台州人,离开台州农村已经十多年了。现在他的职业是杭州一家小卖部的老板。说是老板,其实伙计也就是他的姐姐再加上他妻子,他们3个人在杭州一个新建小区的会馆里租下了160平方米的一间房子,做着最传统的小卖部的生意。在这个冬天的夜晚,徐振与记者聊开了。“现在小卖部生意难做了,”徐振说,“好一点的生意都被他们抢走了。”他指了指东边的方向——就在该小区的隔壁,一年前开设了一个大型超市。“在很多方面我们都没办法和他们竞争,他们的生意大,进货的价钱就低,很多东西我们的进货价与他们…  相似文献   

5.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芝加哥一家超市的老总贝托,发现有个衣衫褴褛的青年,坐在自己的超市门口,就走上去温和地说:朋友,这里是超市,你在这里不方便。青年抬头看他一眼,没说话,也没有挪动。贝托担心影响超市的生意,于是掏出几个硬币递给他说:请到别处去吧。  相似文献   

6.
你说机会?它常常是在你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时候突然出现的。那天我拐入盘福酒店内的商场买东西,随口叹了句:“生意好清淡啵!”忽听身旁有位北方大汉插嘴道:“小伙子,这么说,你对这里有兴趣?”我还没来得及思索他话里的意思,他又豪爽地  相似文献   

7.
腐败进行时     
王文学一开始是想利用合法的生意手段赚钱的,虽然他认为的“合法的生意手段”未必真合法。“尽管现在犯了罪,我还是真心拥护党,爱我一生中倾注了心血的农电事业。”王文学在狱中忏悔书中写道。他的如意算盘是:由于身份关系,自己不好直接出面运作生意,就需要找一个信得过的、有能力的人代替自己操作,并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人要很精明,做事要很隐秘,必要时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他想到了一个相识已久的年轻人——王亚星。“国家安全机关特工”王亚星的父亲是王文学的老同事,两个人一起在陕西省府谷县电力局工作过,住过一个家属院,两家关系很…  相似文献   

8.
灵机一动     
有人说,美国实业界鼎鼎大名的爱克尔先生创办著名的山毛举食品公司是出于他的“灵机一动”。一天,他在纽约街上散步,看见一家小店将咸肉切成薄片,装在两磅装的纸盒里出售,生意十分兴隆。爱克尔想:“这确是个好主意,但可惜一份两磅装的咸肉片还是太多了些,如果把它改装成一磅装出售,生意一定会更好。”他依计行事,把肉片切得更薄更均匀,以一磅装送到市场去出售,  相似文献   

9.
“我深信一个方程式,只要我不断不断地敲门,三个星期之后,一定一定有生意,如果你试过三个星期也找不到生意,找我吧!”  相似文献   

10.
吃苦、坚韧是男孩子将来的立身之本 李茂良出生于山东曹县农村.自幼家贫,对吃苦有着独特的人生体验。1988年,18岁的他高考落榜后独自到郑州打工,先是在火车站帮人拖了半年行李,后又到某家电批发市场给人当伙计,头脑聪明的他暗暗揣摩做生意的门道。1991年,他独立出来做家电生意,凭着吃苦和诚信经营,生意一步步做大做强。如今,李茂良身家千万,成为业内小有名气的“家电大王”。  相似文献   

11.
张鸣 《法制博览》2011,(16):7-7
这些年来,佛道很风光,会看风水的人,生意也特别的好,名气大一点的,每每宾客盈门。有权和有钱的人,似乎都好这一口。特别是有权人的热衷,对这些人的生意,有极大的广告效应。这些大师们,自我吹嘘之时,一般都会提及他跟哪个领导关系如何如何。  相似文献   

12.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全国拥有2.5万家本系统的销售商店。但是曾经有一段时期,销售量减少了30%左右,生意被系统外的其他商店抢走了。松下公司副总经理佐久间升二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生意外流的原因是:品种单一,店铺狭小、肮脏,商品陈列杂乱无章。他决定进行一次彻底改造,提出了“人文”商店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石勇  贾朔 《南风窗》2014,(14):66-69
<正>尽管就玉林"夏至荔枝狗肉节"进行的"战争"已持续5年,但没有哪一次,能像这次那样"精彩",媒体和爱狗者、吃狗者云集,"盛况"空前,并且—出乎爱狗者意料—在两三天之内进行了惊天逆转。"你拍啊!就这样,拍!"说这话的是一个狗肉经营者。他见有外国记者拿着摄像机不停地对着他和案板上的狗拍摄,生意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今年21岁的彭海涛出生于成都,父亲的生意经营得不错.家庭条件十分富裕。彭海涛被父母视作掌上明珠.父母希望他以后能够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彭海涛从小就喜欢玩游戏,但是他担心父母知道后责骂他,所以他不得不经常偷偷摸摸的躲在没人的角落打游戏,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15.
创立于1837年法国巴黎的“爱马仕”公司,百多年来,经历四代,推出产品多达3万多种,每年仍有300多种创新产品问世,令企业持续兴旺,为世人所瞩目。 1837年,马车仍然是富贵人家的主要代步工具。“爱马仕”的创始人、36岁的皮革匠地埃里就在巴黎开创他的业务,为香榭丽舍大道上熙来攘往的马车制造精美的皮革配件,生意十分兴旺,不过,他只做批发,不做零售。地埃里的儿子安米尔·夏尔则独具企业家的眼光和气魄。1879年,他把企业搬迁到福布尔·圣安诺里大街,扩大经营。除了皮具之外,也开始鞍具  相似文献   

16.
拉链与笼子     
美国新潮服装美其裤刚刚问世时,设计师及推销者们均预料,这种式样一定能赢得顾客。可是事与愿违,产品推出后居然无人问津。于是,生产部门迅速撤销生产合同,宣告设计失败。然而设计师并没有善罢甘休,他坚信自己的设计方向是对头的。经过冷静分析,他发现裤子之所以不被人接受,是因为还不够标新立异。他大胆地将一条拉链装在裤腿侧胯处。美其裤再度推出,果然大受欢迎,立即风靡世界。国外有一个动物园的老板,苦于生意清淡。一天他忽发奇想对亲友们说,要把人装进“笼子”,让动物跑到外边去。人们都被他这个荒谬的“标新立异”给吓坏了,拼命反对他。然而他据此设想而把动  相似文献   

17.
纽约有一家高级面包公司,叫杜维诺父子公司.创办人杜维诺先生,一直想把面包卖给纽约的某家饭店.连续四年,每天他都要打电话给该饭店的经理.他还在该饭店订了一个房间,住在那儿,以便随时成交这笔生意.但无论他以怎样的方式想和对方谈判,结果都失败了.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07,(12):74-74
这不是一个关于动漫的故事,在我们的理解里,文中提到的宏梦甚至与宏观的政策、中观的行业没有任何关系,这仅仅是一个生意。生意的本质,通俗地讲,就是将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好,内容也好,服务也好,通过某种协议交到需要这些东西的人手中,从而实现它们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据说,财产在5,000万港元以上的人,今天的香港有几千个。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是如何发的迹。是祖荫?是机会?是奋斗?总之,每个大富豪的背后,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无疑,今天的吴兆声,财富和头衔是惊人的。可谁能想象,他现在如日方中的事业,竟是从一部非洲电影开始的。非洲首饰同世界上大多数白手起家的殷商富贾一样,吴兆声有很不幸的童年。父母早亡,使他从小就开始在香港这个弱肉强食的人生战场上挣扎。15岁那年,他做成了一生中第一桩“生意”:利用课余时间为低年级同学补习功课换得了薄酬。当口袋里有了2,000港元后,吴兆声开始梦想着用它来做大生意,一下  相似文献   

20.
李北方 《南风窗》2014,(22):10-10
<正>黑龙江老家的一个朋友在镇上建了一栋二层的临街房子,耗资五六十万,他自己并不需要房子住,建房纯属投资。由于还有其他生意占用资金,建房子对他来说压力不小,有人替他发愁,怕他倒腾不开。他自己倒比较乐观,算了笔账:房子建好后出租,每年能收三四万的租金;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做贷款,如果能贷70万的话,放进小额贷款公司,每年可以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