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3,(11):56-57
书荐作者:迈克尔·葛詹尼加出版社:猫头鹰出版社《大脑、演化、人》摘录:脑容量可以判定物种聪明程度吗?不行,例外太多。蓝鲸大脑是人类五倍大。用大脑身材比例呢?老鼠的大脑比例比人高。用同身材的物种比较呢?尼安德塔人脑容量比人类多出30%。结论?聪明程度主要是看结构,不能只看容量。推荐人:省文史馆馆长、省文联主席顾久到台湾诚品书店,只挑了一本迈克尔·葛詹尼加的《大脑、演化、人》。  相似文献   

2.
要“杀鸡”也要“杀猴”晓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人用“杀鸡给猴看”的办法警示坏人,为什么要“杀鸡给猴看”呢?大概是因为猴子生性聪明,容易从“杀鸡”中汲取一点教训的缘故吧!然而,老是“杀鸡”而不“杀猴”,“猴”的胆子也会慢慢大起来: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开展以来,...  相似文献   

3.
1938年春天的一个上午,在莫斯科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宿舍,一位叫阿列耶夫的老师领着一个高高的身材、30岁上下的女干部来到毛岸英、毛岸青的住室。阿列耶夫介绍说:谢廖沙(岸英俄语名)戈勒(岸青俄语名),你们瞧她是谁?她是专门来看你们的。”岸英、岸青感到惊奇,他们没有亲人在莫斯科,怎么会有人专门来看望呢?他们一声不响,却又用审视的目光偷偷地打量着她。这位女干部不知如何打破这种沉默,只好回头问阿列耶夫:“他们就是岸英、岸青吧。”阿列耶夫看他们三人都不自然,忙解释说:“是的,他是哥哥岸英,又叫袁福·谢廖沙;…  相似文献   

4.
对实施科教兴盟战略的思考贾贵廷再过二年,人类历史将要进入第二个千年大庆。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人类对第二个千年大庆的关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在即将跨入21世纪门槛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  相似文献   

5.
西方传说中的诺亚方舟,承载着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躲避了一场吞没世界的洪水灾难。形之于文字的传说是否有一天会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呢?  相似文献   

6.
刘旭 《世纪桥》2009,(18):41-42
究竟什么是美?仅仅是美丽的女子吗?我们看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看大漠孤烟,看小桥流水,这些难道不美吗?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言。”那人类的创造呢?有着永恒微笑的《蒙娜丽莎》不美吗?贝多芬的音乐不美吗?美,是一个永远的神话,我们要用整个生命来感受美,创造美。艺术创造中也存在着很多的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匆匆     
朱自清 《党课》2012,(22):123-123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相似文献   

8.
聪明不可歪用刘绍楹聪明比愚笨好,这是一个不会引起争论的话题。然而,凡事也不可一概而论。聪明过了头,用歪了,同样不妙。人们都熟悉的《战国策》里讲的画蛇添足的故事,不就告诉人们,聪明劲儿用过了头,反会弄巧成拙吗?至于歪用聪明害人害己,最终落了个“反被聪明...  相似文献   

9.
林小春 《党课》2014,(8):120-121
与吃饭、呼吸一样,睡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但人为什么要将生命的1/3时间用于睡觉呢?长期以来有观点认为,这或许是为了把白天人体积聚的毒素一扫而光,而美国一项新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据: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  相似文献   

10.
王涛 《党课》2011,(24):58-59
我们常说:“群众最聪明。”那么,到底群众有多聪明呢?美国一位报纸专栏作家写的《群体的智慧》一书讲的几件事儿,让我们对此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王涛 《党课》2011,(18):64-65
我们常说:“群众最聪明。”那么,群众到底有多聪明呢?美国一位报纸专栏作家写的《群体的智慧》一书讲的几件事儿,让我们对此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肆虐全球的甲型H1N1病毒,让许多国家如临大敌。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病毒究竟是如何演变的呢? 令人奇怪的是,作为最基本的生命形式,病毒却拥有复杂而神秘的进化方式。它通过宿主在物种间传播,拥有难以置信的适应能力。基因反复重组使得它具有了不断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列宁曾赞扬黑格尔,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很显然,列宁赞扬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而不是他的唯心主义。批评的是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而不是它的唯物主义原则。用全面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的人,比片面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看问题的人更聪明、更明白。这是全部人类实践活动和认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任何一个熟悉一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人都知道,凡是真正继承和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他们的智慧既是实践经验的凝结,又是得力于辩证的思维方法。任何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人,只能把…  相似文献   

14.
正把孩子养大成人是一件提升智慧的事。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最新研究发现:照顾无助的婴儿对人类大脑发育起到了关键作用,让人类变得更聪明。该研究对23组灵长类动物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人类胎儿的大脑相对较大,所以,为了顺利生育,需要提早出生。同时,为了照顾无助的婴儿,父母们也需要更聪明的大脑以便把孩子养育成人。这种相互促进的循环方式,让人类大脑更具优势。相比之下,很多动物一  相似文献   

15.
刘旭 《世纪桥》2009,(17):41-42
究竟什么是美?仅仅是美丽的女子吗?我们看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看大漠孤烟,看小桥流水,这些难道不美吗?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言。”那人类的创造呢?有着永恒微笑的《蒙娜丽莎》不美吗?贝多芬的音乐不美吗?美,是一个永远的神话,我们要用整个生命来感受美,创造美。艺术创造中也存在着很多的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死相守     
《党课》2014,(22):95-96
20世纪70年代,我们香椿树街有一对老夫妇,当年是六七十岁的样子。妻子身材高挑,白皮肤、大眼睛,看得出来年轻时是个美人;丈夫虽然长得不丑,却是一个矮个子。他们出现在街上时,乍一看,不配;仔细一看,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对老夫妻彼此之间互为镜子,除了性别不同,他们的眼神相似,甚至两人脸上的黑痣,一个在左脸颊,一个在右脸颊,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相似文献   

17.
佚名 《党员文摘》2007,(12):44-45
去到一个陌生地方,却觉得好像什么时候来过?一个人走在月光下的小路上。总觉得似乎有人在背后看你?其实,这些可能都是大脑玩的“鬼把戏”。各国科学家最近对“似曾相识”等几种大脑错觉进行了研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18.
据笔者了解,在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个别单位对领导干部的“意见”很少,“无”字占了很大比例。表面看来。这种结果皆大欢喜,但意见少是否等于问题小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为从一些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日常言行看,有的问题并不少也不小。那么何以至此?原因可能有三:  相似文献   

19.
姚宏明 《党课》2006,(4):69-71
近年来,有关干细胞的新闻不绝于耳,那么干细胞究竟是干什么用的?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背后究竟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干细胞的世界,了解一下这个与人类生老病死息息相关的神奇物质。  相似文献   

20.
你了解的聪明衣服都会干什么呢?会变模样?会唱歌?现在.聪明衣服不仅仅会干这些.它还能当你的私人医生。把它穿在身上。不仅可以收集人体的心跳、体温、身体姿势、动作和呼吸速率等信息。并进行相应数据分析.甚至还能指导活动不便的人做康复运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