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3,(14):44-44
“工资落实了,以后工作更有劲儿!”随着考核工作的完成,河北省肥乡县西南庄村村支书陶强高兴地领到了自己半年的绩效工资。长期以来,村支书既是村干部又是农民,既要顾!‘大家”又要顾“小家”,部分干部工作不安心、进取心不强。2011年以来,肥乡县探索推行“待遇工资化、经费保障化、工作专职化、服务常态化”的农村“四化”管理机制,把村干部的待遇由补贴制改为工资制,纳入县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2.
张方平 《党课》2008,(3):72-72
安徽省定远县针对村干部“工作难做、报酬难得、生活难过、晚年难度”等问题,建立了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以此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与活力。一是实行村干部结构补贴制度,具体由基本补贴和绩效补贴两部分构成。绩效补贴根据工作实绩进行发放,有利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湖北省远安县大力推行退职村干部生活补贴机制、在职村干部综合保险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切实解决农村干部后顾之忧。该县规定,对退职村干部,根据曾任职年限享受生活补贴。对在职村干部,任村支书、村主任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由县财政给予40%的补助,任其他村干部的,给予30%的补助;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10,(6):33-33
惠农区通过实行“12321”述职考核工作模式,实现了村干部业绩、工资兑现群众说了算,一改过去村干部工作由乡镇党委说了算、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甘谷县把加强村干部教育管理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着力在提高水平、提升能力、提树形象、提速业绩上下功夫,建立完善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星级管理、村干部工作记实制度,推行“四议三双”工作法,合理设置村干部绩效工资与奖励工资,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然而,随着村情和民情的不断变化,构建科学决策、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6.
包世权 《党的建设》2013,(12):48-48
村干部是农村工作的具体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担负着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漳县根据全县村级班子建设的实际,在积极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的基础上,试点先行、大胆探索,建立以“双诺”、“双评”、“双挂钩”为主要内容的“双管村官”绩效管理机制,对村干部实行年度目标承诺和岗位目标承诺“双诺”,开展乡镇党委评议和党员群众测评“双评”,把考核结果与工资报酬、进退留转“双挂钩”,有效加强了村级班子管理,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升了村级班子整体合力,促进了村级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10,(12):22-23
石嘴山市——四项措施提高村干部待遇2010年4月,石嘴山市采取四项措施,切实提高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大幅度提高村干部报酬标准。拿出近1000万元用于提高全市村干部的报酬标准,规定村干部的报酬按职务实行"基础补贴+绩效补贴",以县区为单位发放,年补贴额的平均数不低于该县区上年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8.
曹莉萍  吴健 《党课》2012,(3):66-66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不断完善村级干部考核管理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和帮扶救助机制,采取“四有”措施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定职责明目标,使管理有制度。全区以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统揽全局,建立了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奖励、民主评议等制度。二是推行结构补贴,  相似文献   

9.
为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稳定农村干部队伍,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栖霞市探索对村干部补贴实行全市统筹发放。这一做法,有效地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发了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热情。2007年,全市共对6221名村干部发放补贴1370万元。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会议指出,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  相似文献   

11.
永德县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扩大村“两委”换届成果。一是及时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对落选的村干部、村“两委”正职选为副职或聘为村文书的村干部、新当选的村干部分层次逐级开展交心谈心。目前,全县共开展交心谈心772人次。二是全面培训村干部。依托县、乡两级党校,围绕新农村建设、党建工作、村委会工作,加强村干部培训,特别是新任村干部培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如东县对村干部的年工资报酬实行了大胆改革,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打破过去平均主义的分配机制,试行组合工资制,从而大大激发了村干部的活力,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一、组合工资结构的内涵 组合工资的结构是依据每个村干部所任职务、工作年限、完成任务、工作实绩等情况,规定村干部工资由基础工资、规模工资、效益工资和奖励工资四个部分组成。 1.基础工资:具体由职务工资和工龄工资两项组成。职务工资又分为三档:村支书每月90元;村长、总帐会计每月80元;一般部门干部每月55元。工龄工资每一年一元,以实际工作年限计算。  相似文献   

13.
<正>龙里县通过建立待遇保障、风险保障、素质提升、表彰激励和容错纠错"五项机制",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建功立业。一是建立待遇保障机制。明确驻村待遇,落实休假制度,对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等次的驻村干部,派出单位给予每人每月1100元交通和生活补助,乡镇补贴200元;对年度考核评为"优秀"等次的,年终目标绩效奖按一等奖标准上浮20%进行兑现。  相似文献   

14.
正大英县突出"四个从严",着力破解村干部档案在建、管、用等方面难题。责任落实从严,着力破解"无人管"。县委组织部将村干部建档工作写进年度组织工作要点,列入党建季度巡查重点,要求11个乡镇分类建立在职村干部、离任村干部、后备村干部档案,将建档工作纳入县委党建年度目标考核。标准把握从严,着力破解"怎么建"。邀请县档案局专业人员,就村干部档案资料的收集、审核、整理、归档等工作进行专题培训,帮  相似文献   

15.
李勇华  汪燕青 《探索》2011,(5):67-72
政府给村干部发“工资”和支付养老保险的村干部“公职化”政策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学界普遍担心这会对村民自治制度造成实质上的损害。通过对浙江省部分乡村的实证研究可以认为:“公职化”对村干部的角色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村干部的利益代表性更加政府化;对乡一村关系也产生了影响,村干部更加听命于政府。但从总体上看,“公职化”政策没有对现有的乡一村关系造成实质性改变,它只是强化了既有的乡镇主导的乡一村关系。另外,“政府全额支付”模式下村干部的利益代表行为政府化更加显著,“部分支付”模式下的村干部对“公职化”政策更取赞成态度。对此的政策建议主要是:应强化对村干部的以村民利益为导向的广大村民参与的考核这一关键环节,村干部“工资”以“政府部分支付”模式更适宜。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08,(5):50-51
近期,我市孝南区出台了《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办法(试行)》,决定对任职时间较长、正常退职的850多名村主职干部、1200多名村副职干部,每人每年按相应标准给予固定的生活补贴。此举在孝感市农村基层引起了极大反响。  相似文献   

17.
宁阳县宁阳镇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派单,按事定分,动态考核”的原则,探索实行农村党支部书记“派单式”考核机制,统筹发放支部书记工资补贴,激励村两委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干事创业、引领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07,(6):9-9
四川省新津县近日出台了一套农村基层干部激励制约机制,用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这些激励措施包括: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生活待遇,提高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村(涉农社区)干部的津贴;建立村(社区)干部考核机制,推行“固定报酬+绩效报酬”制度,将县定标准增加部分的50%作为固定补助,50%作为绩效报酬;在现行社保政策范围内,为城镇社区基层干部办理养老及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淮滨县改革村干部的酬劳制度,各村组除村支书、主任、会计三人处理日常事务、享受固定补贴外,其他全日制干部一律为误工补贴,按出工的钟点计酬。在开展计生、征收“三提五统”等工作时,只有参与工作的村、组干部方能按天计酬,全县3000名村干部转为“钟点工”,仅此,一年可减轻农民负担500万元。500万元,一笔不小的经济帐,减轻农民负担是党和政府迫切关心的事情,也提倡多年、执行多年,然而为何在有些地方减而不轻,效果不显,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减而又增,变本加厉,当然有措施不严、方法不当、执行不力等诸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20.
双江县注重加强村干部的管理与培养,三项举措激发村干部活力。一是拓宽用人渠道,使村干部工作有“信心”。鼓励优秀村干部积极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2003年以来,有3名优秀村干部通过公开招考被录用为乡(镇)武装部长,3名村干部参加公开招考被录用为公务员。二是推行村干部考核制度,使村干部工作更“用心”。按时足额兑现生活补贴,使村于部的工作更积极主动。三是健全党内激励保障机制,使村干部工作更“安心”。落实《村“两委”干部离任补助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